何瑋琪
小小縣城,群山環(huán)繞,圈成我心中的一方凈土。山巒連綿起伏,近的,能清晰地看見松柏的輪廓,蒼翠欲滴,秀麗挺拔,仿佛是畫家用深深淺淺的綠色勾勒而成的畫卷;遠的,則在視線盡頭,如纖眉皺起,纖眉深處,縷縷輕煙淡淡升起,在遠遠的晴空劃出自然的一筆,寫意一般。
在這寧靜的山城小縣里,流傳著不平凡的故事。相傳,公元1516年,贛南盜賊蜂擁而起,他率領(lǐng)書生和偏裨前往討伐,蕩平為患數(shù)十年的匪亂,戰(zhàn)畢,設(shè)置崇義縣,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提及崇義,都會想到他——王陽明,原名王守仁,明代哲學(xué)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陽明心學(xué)”的提出者。如今的崇義人民崇尚仁義,就源于陽明先生的教化。
我懷著無比敬畏的心情在崇義陽明博物館追溯陽明先生的一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龍場悟道這一場景:在陽明洞前,陽明先生素衣白裳,盤膝而坐,瞇著眼睛,凝神思索。惟妙惟肖的石像,讓我仿佛看到了他37歲時,從少年天才,到中年頹廢,甚至差一點命喪貴州龍場的歷程。直到那一年,他住在一個山洞里苦苦思索,終于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思想如同劃破夜空的閃電,悟出了他最重要的三個理論之一——吾心自足。意即我苦苦思索這么多年,原來答案就在我自己身上,答案就在心中。陽明先生,我憶您那求知若渴、探求良知的心路歷程。
在縣城的每家每戶,只要抬首眺望南方,總能看見座落在那里的陽明山。連綿起伏的山勢,像是高聳的駝峰,既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佳視角,又有“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無限感慨,也有“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體驗。身在此山中,我眼前又浮現(xiàn)了當年陽明先生那從容淡定、奇謀取勝、彈指之間不費一兵一卒43天平定叛亂的身影。此心不動,萬事從容,陽明山仿佛就是陽明先生那頎偉的身軀,剛強又正直,撐起了一花一草、一樹一嶺,撐起了安定太平,完美地踐行了“知行合一”。陽明先生,我憶您那沉著冷靜、堅毅果決的不屈品格。
江南,此時正值雨季。雨聲,時而輕緩,時而熱烈,但無論是怎樣的雨,陽明山腳下的陽明湖總會包容它,就似陽明先生那顆博大包容的心。陽明湖面仿佛明鏡,愈經(jīng)雨水的洗禮愈顯明凈,好似陽明先生那純凈的眼睛,清澈得可以凈化任何一個人,淡淡的目光中似乎蘊含著許多真理,飽含著他光輝奪目而又曲折艱難的一生。淅淅瀝瀝的雨水沖散了泥土,沖亂了花兒,但唯獨不會也不可能沖淡一點兒陽明先生留下的印記,反而更加升華了他那不朽的精神!陽明先生,我憶您那包容的心和明凈的眼!
雨聲如故,群山如故,陽明先生亦如故。
陽明先生雖只在塵世中輾轉(zhuǎn)了短短幾十年,但火光卻愿為了描摹他的容顏,燃盡時間;月亮卻愿為了換他枕邊月圓,歷經(jīng)輪回;我亦愿為了讓世人了解我最憶的陽明先生,用盡筆墨。
我心光明,亦復(fù)何求?
‖江西省贛州市崇義縣章源中學(xué)‖指導(dǎo)教師:王立紅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對于崇義這座小城,作者選擇了王陽明先生來書寫。當下,王陽明的“心學(xué)”很受推崇,在歷史上,他是個出色的思想家、哲學(xué)家。明武宗正德年間,因為宦官擅政,正直的王守仁謫貶至貴州龍場,路途中又遭人追殺,但這大大小小的災(zāi)難并沒有打倒他,反而磨煉了他的心性,讓他領(lǐng)悟到了“吾心自足”的道理。他明白,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便問心無愧。龍場在當時還是個未開化的地區(qū),但王守仁沒有氣餒,他根據(jù)風(fēng)俗開化教導(dǎo)當?shù)厝?,受到民眾愛戴。除此之外,他還是位出色的軍事家。他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正德十四年間,他以非凡的能力和智慧,僅僅用了一月之余的時間就平定了叛亂,還給百姓一片太平的天地。群山如故,風(fēng)雨如舊,不管時間過去了多少年,不管那段歷史離我們多遙遠,王陽明先生的其人其事都值得我們?nèi)プ鹁础⑷黜灐?/p>
【適用文題】走近歷史名人;懷念______;崇拜……(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