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大 洲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鈦硅酸鹽類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催化性能而受到研究者廣泛的關(guān)注[1-7].這類化合物,在雙氧水作用下,對有機物氧化反應(yīng)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8-10].1994年,Anderson等[11]分析出鈦硅分子篩(ETS-10)是由四面體硅和八面體鈦結(jié)合而成的具有大孔徑的骨架結(jié)構(gòu),該化合物在吸附和催化方面具有潛在的應(yīng)用價值.1997年,Liu等[12]報導了一種鈦以六配位TiO6形式存在的新型微孔鈦硅酸鹽(JLU-1).Au摻雜鈦硅骨架化合物(TS-1)可以有效提高H2和O2直接與丙烯環(huán)氧化反應(yīng)的穩(wěn)定性和活性[13-17].
與其他層狀材料相比,層狀鈦硅酸鹽層間相互作用力較弱,插層反應(yīng)較易進行.合成鈦硅酸鹽方法較多,但較為復雜.本文采用溶膠—凝膠法,以四氯化鈦作為鈦源、白炭黑作為硅源,在堿性條件下合成層狀鈦硅酸鹽(LTS),對樣品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研究,為層間引入客體分子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四氯化鈦(TiCl4)、白炭黑(SiO2)均購自國藥集團有限公司;氫氧化鈉(NaOH)、無水乙醇(C2H5OH)均購自北京化工廠;自制二次蒸餾水,以上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且未做純化處理.
SHIMADZU XRD-6000型X-射線衍射儀,日本島津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Nicolet Impact-410 FTIR型紅外光譜儀,美國Nicolet公司;Perkin-Elmer TG-7型熱重分析儀,美國Perkin-Elmer公司;HITACHI H-8100型透射電子顯微鏡,日本 HITACHI公司.
氮氣保護下,在通風櫥內(nèi),取1 mL TiCl4,迅速轉(zhuǎn)入50 mL蒸餾水中,密封攪拌5 h,得到乳白色溶液(標記為溶液A).取3.5 g NaOH溶解于60 mL蒸餾水中,繼續(xù)加入5 g白炭黑,溶液加熱至沸騰,冷卻,得到溶液(標記為溶液B).
將溶液A與溶液B混合攪拌6 h,得到白色凝膠物.將凝膠物置入反應(yīng)釜中,于180℃下晶化2 d,洗滌,離心過濾,40℃干燥1 d,最終得到層狀鈦硅酸鹽,標記為LTS.其反應(yīng)式如下所示[15]:
TiCl4+NaOH+SiO2→Na4Ti2Si8O22·4H2O.
取適量樣品置于瑪瑙研缽中,研磨至低于360目的粉末,把樣品粉末均勻地灑入制樣池中,用小抹刀輕輕攤勻,壓緊,使粉末在窗孔內(nèi)堆好,然后用把粉末輕輕壓緊,采用日本島津公司SHIMADZU XRD-6000 型 X-射線衍射儀進行連續(xù)掃描,Cu-Kα(λ=0.154 18 nm),電壓35 kV、電流30 mA,掃描范圍5~40°,掃描歩寬0.02,每步時間10 s.
本文的試樣制備方法是KBr壓片法,取干燥樣品1 mg LTS和100 mg KBr,按同一方向用力研細,研磨后,混合樣品倒入到壓片模具中鋪均勻,使用壓片機壓好片后,就可以表征樣品的紅外光譜.樣品的紅外光譜圖利用美國Nicolet公司 Nicolet Impact-410 FTIR 型紅外光譜儀進行測量,KBr 壓片,測量范圍 400~4 000 cm-1.
稱量0.011 2 g樣品裝入陶瓷坩堝中,打開循環(huán)水泵通循環(huán)水30 min,通氮氣30 min后,以上開始數(shù)據(jù)采集,啟動熱分析系統(tǒng),調(diào)節(jié)升溫速率為10 ℃/min,溫度范圍為25~600 ℃.樣品的熱重分析在 Perkin-Elmer TG-7 型熱重分析儀上進行,美國Perkin-Elmer公司.
取少量干燥樣品研磨成粉末,置于紅外燈下烘烤1 h,于酒精中超聲分散15 min,用移液槍滴2滴于碳支持膜銅網(wǎng)中,采用日本 HITACHI公司HITACHI H-8100 型透射電子顯微鏡進行實驗,加速電壓200 kV.
LTS樣品的XRD譜圖如圖1所示,在2θ=7.7°、16.9°、20.0°、25.0°、33.8°處出現(xiàn)較強的衍射峰,與鈦硅酸鹽衍射峰基本吻合,說明合成的樣品 LTS為純相結(jié)構(gòu).其中,2θ=7.7°、16.9°、25.0°、33.8°共4處出現(xiàn)等間距衍射峰,說明樣品LTS呈現(xiàn)高度有序的層狀介觀結(jié)構(gòu).
圖1 X-射線衍射圖
LTS樣品的紅外光譜圖如圖2所示,在1 672 cm-1處出現(xiàn)的吸收峰歸屬于H2O分子彎曲振動,在3 208~3 690 cm-1處的吸收峰歸屬于—OH的伸縮振動.在925~1 415 cm-1范圍出現(xiàn)的吸收峰歸屬于Si—O—Si的不對稱伸縮振動,在420~810 cm-1范圍出現(xiàn)的吸收峰歸屬于Ti—O鍵的彎曲振動和SiO4的對稱伸縮振動,說明合成的產(chǎn)物為鈦硅酸鹽.
圖2 紅外光譜吸收圖
LTS樣品的熱重分析如圖3所示,LTS樣品存在3個失重過程,在150℃之前失重2.5%,歸屬于樣品表面吸附水的丟失;在150~200℃失重5.5%,歸屬于層間結(jié)合水的丟失;在低于600℃時結(jié)構(gòu)相對穩(wěn)定,高于600℃時,其層狀結(jié)構(gòu)開始坍塌,形成不穩(wěn)定相.
圖3 熱失重分析圖
LTS樣品的透射電鏡結(jié)果如圖4所示,LTS樣品呈現(xiàn)片層狀結(jié)構(gòu),其微觀形貌為片層狀,其層間距約為5 nm,為插層反應(yīng)奠定了基礎(chǔ).
圖4 透射電鏡圖
本文在堿性條件下,采用白炭黑作為硅源、四氯化鈦作為鈦源合成層狀鈦硅酸鹽,其層間距約為5 nm,相比于劉美玭等[2]報道中的層狀鈦硅酸鹽,本文的方法較為簡單,合成產(chǎn)物層間距較大,為較大的客體分子插層反應(yīng)提供依據(jù).鈦硅酸鹽獨特的結(jié)構(gòu)和組成特征使其在分子篩材料在多相催化氧化和膜分離領(lǐng)域具有潛在的應(yīng)用前景.同時,鈦硅酸鹽在紫外光區(qū)有潛在的光催化活性,通過嵌入其它骨架過渡金屬離子或不同陽離子交換改性,降低鈦-氧鏈帶隙能,可以拓展其同晶取代物在紫外—可見光區(qū)的光催化性能,良好的應(yīng)用性能使得鈦硅酸鹽的研究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