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云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對農業(yè)的發(fā)展和農作物的種植結構非常重視,對于農業(yè)性國家來說,農作物的種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近些年,我國對于玉米的需求量激增,玉米的種植面積每年成增長趨勢,但在種植過程中由于技術不到位,信息不對等等因素導致每年的玉米都會被病蟲害影響,產量也會因此下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一些常見在玉米種植中病蟲害案例現象,并提出了相關有效的解決措施。
在我國玉米是第三大糧食作物,也是勞動人民餐桌上最為常見的食物,玉米的生產產量,關系著國計民生和溫飽問題,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國的玉米抗病蟲害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由于推廣了可以從根源防治病蟲害的玉米品種,所以很多傳統玉米常見的病蟲害,都已經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國種植栽培的玉米大多是單抗性品種,基本不會出現遺傳病蟲害的情況,因此一些外部疾病會越來越嚴重,普遍影響了玉米產量的提高和玉米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如何防治外部疾病,已經變成了玉米種植部門的首要研究課題。
1、常見的玉米疾病及出現原因
在我國,由于玉米種植范圍較廣,用量較高。因此病蟲害發(fā)生的現象也較為普遍,在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病蟲害發(fā)生,今研究玉米的病蟲害現象,受各種條件因素影響,天氣氣象、品種栽培條件都是影響病蟲害發(fā)生的原因,玉米病蟲害發(fā)生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90年代以來,由于玉米產量急劇提升,推廣無遺傳病的玉米大量種植,過去常見的黑穗病,大小斑病,灰葉病都已經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
①玉米絲黑穗病
根據玉米的患病率來計算,玉米的收成與損壞率,玉米絲黑穗病是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種疾病,一般在穗期表現典型癥狀,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發(fā)病,往往全株無收成。只有提高玉米絲黑穗病治療技術和處理辦法,才能確保每年玉米種植區(qū)域的產量。
②青枯病
在玉米種植中,青枯病也是非常嚴重的病蟲害現象,這種病害普遍出現在玉米生長的中后期階段。青枯病表現嚴重會對玉米造成很大傷害,是玉米種植期中病蟲害中最具殺傷力的一種病害,不僅會給農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大量降低玉米產量。玉米青枯病一般在灌漿期發(fā)病,由下而上擴展,呈青枯狀。發(fā)病時并株莖基部變軟,內部空松,遇風易倒折,有的還會表現為果穗下垂,穗柄變軟,不易剝離,采收時極為困難。苞葉也會出現青枯狀,跟系明顯發(fā)育不良,根少而短,會逐漸變黑腐爛,將莖稈切開會發(fā)現髓部空松,病穗的籽粒排列松散,極易脫落,粒色灰暗無光澤。而青枯病造成的原因是由于水分攝入過度而導致。
③玉米灰斑病
玉米的灰斑病主要發(fā)生在玉米成熟期的葉片、葉鞘及苞葉上,發(fā)病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斑點,逐漸會擴散為淺褐色條紋或不規(guī)則的灰色到褐色長條斑,這些褐斑與葉脈平行延伸,病斑中間灰色,病斑后期在葉片兩面均可產生灰黑色霉層,并會在葉片背面產生霉菌現象,也就是病菌大面積霉化現象。
④玉米褐斑病
玉米的褐斑病主要發(fā)生在葉片、葉鞘及莖稈上。先在頂部葉片的尖端發(fā)生,最初為黃褐色或紅褐色小斑點,病斑成圓形或橢圓形,嚴重時葉片上全部布滿病斑,在葉鞘是哪個和葉脈上出現較大的褐色斑點,發(fā)病后期葉片的病斑處呈干枯狀。這種病發(fā)病是由于病菌在玉米的莖葉上以休眠的形式而存在,在生長期中溫度較高的七八月份濕度也相對較大的時候,陰雨較多時,病菌會重新活動起來,在殘存的地方,發(fā)生病變和霉變。
2、病蟲害防治措施
①選擇合適的玉米品種
在玉米種植初期,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品種來種植,對于玉米的生長,無論是前期的發(fā)苗,還是植株的生長,品種的選擇,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也會關系到種植過程中的種種現象和玉米產量的高低,因此,因地制宜才能避免發(fā)生病蟲害或其他現象,目前在玉米種植改良的過程中,部分病癥的抵抗力較強,無論在何種地區(qū)或品種中,病害都會普遍出現,只有在種植之前,對病害進行前期預防,預防方法可以將除濕劑和除銹劑與玉米種子攪拌在一起來,來增加種子的安全性,種苗的健康成長也是保證玉米產量一種方法。
②選擇適合的播種時間
在玉米種植中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農作物的生長來說,只有在合適的時間播種,才能提高產量。對玉米來說,同樣也是這樣,播種的時間要恰當,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在播種的過程中,為了能夠給玉米提供更加健康的生長環(huán)境,播種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如此,種子周圍土地的溫度是否適宜,也會影響玉米產量的高低。因此,在選擇種植的品種與種子時,應該結合當地環(huán)境與土壤情況,根據空氣的溫度與濕度來選擇最適宜種植的玉米種子。否則,在土壤水分較高的地區(qū)選擇不吸水的玉米種子,這會導致發(fā)芽困難,對日后的成長不利。若是播種時間過晚,還會出現植株養(yǎng)分不夠,質量偏低,病蟲害普遍出現,會大量降低玉米產量等現象。
在玉米種植的過程中,還可以選擇相應的防治措施。在玉米病蟲害出現的第一時間,及時防治,就可以讓玉米在生長期處在相對較安全的狀態(tài),這不但需要大量的玉米種植經驗,還需要采取及時的防治措施和齊備的藥物。玉米生長中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及時處理才能保證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總之,以上就是玉米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現象及解決措施,在不同的生長周期,玉米會出現不同的病蟲害。不同的玉米品種,對于病蟲害的抗病性與病發(fā)性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在各地玉米種植中一定要及早預防,做好準備,來應對生長過程中的各種病蟲害現象。只有做好應對措施,積極了解玉米生長環(huán)境與情況,才能提高玉米的產量,才能保證每年玉米的收成。
(作者單位:451200河南省鞏義市農業(yè)農村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