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華
(浙江樹人大學 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310015)
朱德熙(1982)將狀態(tài)形容詞分為五小類,其中第三類是“煞白、冰涼、通紅、噴香、粉碎、稀爛、精光”等[注]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73頁。。從構成上看,它們通常由單音節(jié)語素X加上單音節(jié)的形容詞語素構成,因此可以被稱為XA式狀態(tài)形容詞。XA整體具有描寫性,相當于普通話的“很A”“非常A”或“A得很”的意思。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在漢語方言中廣泛分布,龔娜(2011)考察這一類形容詞在漢語方言中的地理分布,認為在湘語、贛語以及客家話、徽語中數(shù)量較多[注]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第87-93頁。。筆者在調查分析母語武岡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基礎上,嘗試對漢語方言中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的性質作進一步分析。
武岡地處湘西南,武岡話屬于湘語婁邵片武邵小片。武岡境內方音不完全一致,以縣城為中心,包括轅門口辦事處、迎春亭辦事處、龍?zhí)镟l(xiāng)、鄧元泰鎮(zhèn)、龍溪鎮(zhèn)、文坪鎮(zhèn)、大甸鎮(zhèn)、頭堂鄉(xiāng)、安樂鄉(xiāng)以及灣頭橋鎮(zhèn)部分村,居民所操口音俗稱“城里話”,一般作為武岡方言的代表。本文所說的武岡方言指的就是“城里話”。武岡“城里話”語音系統(tǒng)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聲調5個:陰平44;陽平12;上聲31;陰去45;陽去24。第二,聲母28個:p、ph、b、m、f、v、t、th、d、l、、h、、s、z、、h、、、、、k、kh、g、、x、、?。第三,韻母31個:、i、u、y、、i、u、?、i?、u?、y?、o、io、ai、uai、ei、uei、iu、u、iu、~、i~、n、in、un、yn、、u、u、y、·。武岡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共計73條(見表1)。由表1可見,武岡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呈以下五個特點。
1.詞根A都是單音節(jié)形容詞語素,都可以獨立成詞。與龔娜(2011)[注]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第87-93頁。一文的代表點方言長沙話不同的是,武岡方言中“長寬高深厚”都可以進入XA式。不過,其修飾成分X都很受限制,一般限于“天”。
2.從音義一致性的角度看,X大都本字確定。X共計42個,其中確定的本字一共25個,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X是名語素,即:墨、雪、天、筆、梆、鐵、風、腈、藨、冰。第二類,X是形容語素,即:通、緋、稀、精、嶄、鋒、纍、苦、清、焦、溜、大。第三類,X是動語素,即:滾、飛、噴。而本字不確定,只能音標記音的共17個,但仍有3字的實義大體清楚,即:“□iu24青”的本字很可能是名語素“竹”;“□kei45□thi?45”中的“□kei45”本字很可能是武岡話中指稱冰的名語素“□kei45子”中的“□kei45”;“□tiu44圞”中的本字很可能是形容詞性語素“周”。如此,上述42個X中,X的意義實在的共計28個,占總數(shù)的67%??梢?,武岡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的X大都意義并不空靈,語源較為清楚。
表1 武岡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表
①該字與武岡方言中“竹”讀音一致,疑本字作“竹”。
②該字與武岡方言中“周”讀音一致,疑本字作“周”。
③武岡方言中“kei45子”指冰。
注:表中“+”表示存在重疊形式,“-”表示不存在。
3.X與A的搭配關系大都是一對多的關系。即:稀——稀瀉、稀爛、稀散;天——天高、天長、天寬、天深、天厚、天多、天大、天遠、天早;滾——滾開、滾;嶄——嶄新、嶄齊;梆——梆硬、梆緊;清——清甜、清像;焦——焦干、焦?jié)?;溜——溜熟、溜滑;□lin45——□lin45尖、□lin45光、□lin45;□ia44——□ia44碎、□ia44??;□lau44——□lau44薄、□lau44空、□lau44松、□lau44軟、□lau44嫩、□lau44粗、□lau44輕;□thi?44——□thi?44渾、□thi?44苦、□thi?44臭、□thi?44潤。
4.XA前面不能跟程度副詞組合,不論絕對與否。如“梆緊”不能說成“蠻(很/相當/太/有點子)梆緊”。XA全部可作謂語,如“她臉緋紅”;全部可作補語,如“她臉凍得緋紅”。XA后全部可加“咯”形成“XA咯”格式,整個格式可作定語,如“緋紅咯臉”;作謂語,如“她臉緋紅咯”;作補語,如“她嚇得臉緋紅咯”。XA大都可加中綴“巴”構成“XA巴A”式形容詞,“巴”起衍音的作用,整個格式表示程度進一步加深,表示貶義的感情色彩,如“清甜巴甜”表示甜的程度過分。
5.XA中的X不宜被視作詞綴。首先,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的X大都具有詞匯意義,并不虛化。如上已述,73條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共有42個X,其中X具有實際意義的共計28個,占總數(shù)的67%。它們可以是名語素(如:雪、墨)、形容語素(如:稀、精)、動語素(如:噴、飛)以及詞性不明語素(如:□pi?24淡)等。其次,X大都具有該類語素的語法功能,位置并不固定,有的可以單說,是自由的。比如,名語素:墨(水)、墨筆、筆墨;一堆雪、沙雪、雪菩薩;動語素:噴霧、噴水、井噴;滾開、翻滾;形容語素:稀飯、□la44稀。再者,語法功能一致的詞綴應該語法形式一致,如普通話的“阿-、老-”。而武岡方言中XA式形容詞的X的形式并不一致,比如“□sn45白、□ka31白、雪白”“通紅、緋紅”“飛快、鋒快、風快”等。最后,詞綴一般不大重疊,前綴也不大可能后加。武岡方言中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大都可以構成“XA巴A”的重疊式。
關于漢語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的性質,龔娜(2011)認為:“X定性為詞綴,XA式為附加式合成詞?!盵注]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第90頁。這一論斷的依據(jù)主要有三個方面,即方言中的X意義空靈,表示程度的加深,多數(shù)語源不是很清楚,且地域色彩鮮明。研究湘語的學者,如張小克(2004)[注]張小克:《長沙方言的“bA的”式形容詞》,《方言》2004年第3期,第274-283頁。、羅昕如(2006)[注]羅昕如:《湘方言詞匯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陳永奕(2008)[注]陳永奕:《長沙方言單音形容詞生動式研究》,暨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8頁。等都贊成這一看法。而另一部分學者,如伍云姬(1999)[注]伍云姬:《語音要素在詞匯語法化進程中所擔任的角色》,出自《漢語方言共時與歷時語法研討論文集》,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曾毓美(2001)[注]曾毓美:《湘潭方言語法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彭蘭玉(2005)[注]彭蘭玉:《衡陽方言語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等,則認為X是用來表現(xiàn)A的程度的實語素,且還將X與A按不同結構關系分為并列(焦干)、偏正(雪白)、動補(繃緊)、動賓(噴臭)以及X語義不明(撇淡)等若干類。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在其他漢語方言如贛語、客家話、徽語中也大量存在,以下進一步考察其他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的性質。
在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的詞匯意義并不完全虛化。鄧英樹(2002)[注]鄧英樹:《成都話中的BA式狀態(tài)形容詞》,《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0期,第101-102頁。將成都話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X根據(jù)語義分為三類:一是X屬于詞綴,程度意義鮮活,形象色彩模糊;二是X屬于詞根,詞匯意義清晰,形象色彩鮮明,兼表程度意義;三是X屬于詞根,有清晰的詞匯意義,有鮮明的形象色彩,但沒有程度意義。肖萍(2008)將贛語吳城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的X分為兩大類,認為無論是Ⅰ類還是Ⅱ類,吳城方言的X與A在語義上都具有某種相關性。X最初都有著一定的詞匯意義[注]肖萍:《贛語吳城方言的XA式狀態(tài)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5-118頁。。饒長溶(2012)考察長汀客話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將充當X成分的語素分為名、動、形、擬聲語素四類,而且這些語素一般都有實義,有典籍可查,即使擬聲語素科(酥)、聒(硬),也有它擬聲所傳達的意義[注]饒長溶:《長汀客話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構成》,《龍巖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1-8頁。。饒文進而認為,長汀客話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前語素究竟有沒有實義,還很值得研究。石鋟(2013)也認為,普通話BA式雙音狀態(tài)形容詞中的B語素可分為名、動、形以及類程度副詞性語素四類[注]石鋟:《BA式雙音狀態(tài)詞的形成與演變》,《歷史語言學研究》2013年第六輯,第255-256頁。。
在漢語方言中,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的位置并不固定。贛語大冶話里有兩種不同的狀態(tài)形容詞,XA式、AX式狀態(tài)形容詞都存在,如:噴香—香噴;抿甜—甜抿;繃緊—緊繃;冰冷—冷冰[注]汪國勝:《大冶話里的狀態(tài)形容詞》,《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第81-89頁。。長汀客話中,名語素:薄冰、冰窖;動語素:會烙、烙腳;形容語素:好斜、斜線等[注]饒長溶:《長汀客話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構成》,《龍巖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1-8頁。。董秀芳(2018)認為,在詞綴的認定問題上,并不是找不出意義的成分就是詞綴,詞綴一定要有詞法意義,要明確詞綴的定位性和規(guī)則性[注]董秀芳:《漢語詞法的類型特征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2018-06-29,http://www.hanyushi.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20&object_id=13097。。
在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同一個X可能有幾個語音變體,龔娜(2011)舉了長沙話的例子:□ia35苦的—□lia35苦的、咩mie31黑的—□mia31黑的[注]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第90頁。。陳永奕(2008)舉了部分長沙話的用例:濕——嗟ie33/45濕的、價ia33/45濕的、焦iau33/45濕的[注]陳永奕:《長沙方言單音形容詞生動式研究》,暨南大學2008年碩士學位論文,第21-22頁。。贛語大冶話里,汪國勝(1994)舉例有“雪白、嘎白、杏白、緋白”等[注]汪國勝:《大冶話里的狀態(tài)形容詞》,《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第81-89頁。。贛語吳城方言中,肖萍(2008)舉例有“巴干、繃干、焦干”、“撈軟、溜軟”等[注]肖萍:《贛語吳城方言的XA式狀態(tài)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5-118頁。。又如長汀客話中,饒長溶(2012)舉例有“霜黃、貢黃、黃”、“□烏、黢烏、□烏”、“濘滑、溜滑”等[注]饒長溶:《長汀客話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構成》,《龍巖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1-8頁。。
在普通話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通紅”可重疊作“紅通通”,“黢黑”可重疊作“黑黢黢”,“噴香”可重疊作“香噴噴”。在北京話中,“冰冷”可重疊為“冰(冷)冰冷”,“滾燙”可重疊為“滾滾燙”[注]趙元任著,呂叔湘譯:《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96頁;第205頁;第205-206頁。。在贛語大冶話里,XA可重疊為XAXA式,如:冰涼冰涼、緋紅緋紅、漆黑漆黑、清痛清痛[注]汪國勝:《大冶話里的狀態(tài)形容詞》,《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第81-89頁。。在贛語吳城方言中,XA的重疊式有三種:XXA、X咕XA、XAXA[注]肖萍:《贛語吳城方言的XA式狀態(tài)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5-118頁。。在長汀客話中,XA的重疊式是XXA,如:冰冰冷、離離滑[注]饒長溶:《長汀客話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構成》,《龍巖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第1-8頁。。其中,XXA式是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前語素的重疊式。
朱德熙(1956)認為,北京話霎白、冰涼、通紅……這一類形容詞,前一個音節(jié)已經(jīng)喪失原來意義,近于前加成分的性質,因此它們往往可以轉化為后加成分,比較:霎白:白霎霎,魆黑:黑魆魆,冰涼:冰涼涼……[注]朱德熙:《現(xiàn)代漢語形容詞研究》,《語言研究》1956年第1期,第83-111頁。對于此類現(xiàn)象,趙元任(2005)認為,重疊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變化,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語綴,Bloomfield就是這樣看待的。重疊之不同于一般語綴,在于它沒有固定形式,它采取所附著的形式,或者這形式的一部分[注]趙元任著,呂叔湘譯:《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96頁;第205頁;第205-206頁。。因而北京話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在一些著作里被看作是復合詞。趙元任(2005)將冰冷(冰涼)、漆黑、粉碎、碧綠、屁輕、神勇、雪白、鐵硬、賊亮看作是N-A復合詞,將飛薄、飛快、滾熱、滾燙、焦黃、噴香、鮮紅、通紅、透鮮看作是V-A復合詞,認為V-A和N-A一樣,不受程度修飾,但是可以有重疊式:滾滾燙、透鮮透鮮、冰(冷)冰冷[注]趙元任著,呂叔湘譯:《漢語口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196頁;第205頁;第205-206頁。。邢公畹等(1992)認為,雙音節(jié)的狀態(tài)形容詞都是偏正式的,前一個語素修飾后一個語素。其中,第一個語素是名語素的都有像某物一樣的意思,如:冰涼是像冰一樣涼。再舉一些例子:雪白、筆直、冰冷、漆黑、油亮。第一個語素不是名語素的,如:通紅、鮮紅、嫩綠、蔚藍、湛藍、煞白、滾燙、賊亮、稀爛[注]邢公畹、馬慶株:《現(xiàn)代漢語教程》,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241頁。。石鋟(2013)也認為,B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意義基礎是比擬,結構基礎是各類以單音性質形容詞為核心的偏正結構[注]石鋟:《BA式雙音狀態(tài)形容詞的形成與演變》,《歷史語言學研究》2013年第六輯,第255-258頁。。
總之,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不宜視作X為前綴的附加式合成詞,盡管有時說不清楚這個前加成分X的確切意義,但X表程度義,修飾A,X與A的組合屬偏正型復合詞的結構還是很清楚的。
以上論證了漢語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X不宜看作詞綴,然而必須承認,部分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的X確實語義模糊,有些難以找到本字,多用同音字記錄。武岡方言中共有73例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其中X共42字,有音無字的14字,占總數(shù)的33%。如:□lin45尖;□ia44碎;□lau44粗;□thi?44渾等。龔娜(2011)以“噴香”為例,認為XA式形容詞的演變經(jīng)歷了短語詞匯化、格式固化及X詞匯意義模糊化三個階段[注]龔娜:《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漢語學報》2011年第3期,第92頁。。肖萍(2008)認為,X最初都有一定的詞匯意義,由于當?shù)厥褂谜哳l繁地用其強化A性質的“量幅”程度,導致其他的語義特征不斷磨損,X漸漸地成為了一個表示程度的標記性符號[注]肖萍:《贛語吳城方言的XA式狀態(tài)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6頁。。石鋟(2013)認為,普通話BA式狀態(tài)形容詞語義變化的總趨勢是狀態(tài)意義的淡化,程度意義的強化,具體表現(xiàn)為B語素狀態(tài)意義的淡化、B語素意義的泛化和B語素意義的主觀化三個方面[注]石鋟:《BA式雙音狀態(tài)形容詞的形成與演變》,《歷史語言學研究》2013年第六輯,第255-258頁。。筆者認為,漢語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的演變大體遵循石鋟一文中提到的類似的路徑。
隨著X語素核心形象意義的淡化,人們逐漸想不起它原有的形象,部分X語素的字形會發(fā)生變化,如武岡方言中“風快”變?yōu)椤颁h快”。
在武岡方言中,“焦干”中的“焦”原有“干燥”義,跟“干”同義,“焦干”應被視作并列型復合詞。而隨著“焦”字原有“干燥”義的不斷磨損,“焦”語素核心意義逐漸泛化,但其組合能力逐漸擴大,可以用于跟“干”對立的“濕”字上,組合而成“焦?jié)瘛?。同理,由“稀爛”到“稀瀉、稀散”也跟“稀”語素核心意義的泛化息息相關。
在X語素意義淡化與泛化的過程中,伴隨的是X語素附加感情色彩意義的貶化。在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由不帶感情色彩的狀態(tài)性成分轉向帶有厭惡等貶義色彩的成分。在武岡方言中,“雪白”中的“雪”不帶有感情色彩,而“□sn45白、□ka31白”的“□sn45、□ka31”則明顯超出“雪”一般的程度,進而帶有過分、厭惡等主觀感情色彩。同理,“□thi?44渾、□thi?44苦、□thi?44臭、□thi?44潤”也有超出一般“渾、苦、臭、潤”的程度范圍,整個結構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與之相關的是,武岡方言中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大都可以形成“XA巴A”式的重疊形式,不管A的詞義如何,整個格式都帶有貶義的色彩,如“通紅巴紅”是說“紅得過分”,明顯帶有厭惡的主觀感情色彩。
綜上所述,漢語方言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中X語素核心意義的淡化、泛化、色彩義的貶化,是X語素語義模糊的原因,而語素核心意義的淡化、泛化和色彩義的貶化過程,伴隨的是X語素表示程度意義的強化,這一過程是X語素語法化的過程。對于那些X語素沒有經(jīng)歷語法化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來說,今天仍能輕易找出X的核心意義所在,X是實語素;對于那些已經(jīng)完成語法化過程的XA式狀態(tài)形容詞來說,X的核心意義已經(jīng)模糊,但X的程度意義強化,X仍舊不宜被看作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