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仁 楊俊華 王國榮 尹華豐
1. 福建省莆田學院護理學院,福建 莆田 351100 2.福建醫(yī)科大學莆田市第一醫(yī)院教學醫(yī)院 莆田學院醫(yī)學院附屬莆田市第一醫(yī)院,福建 莆田 351100 3.福建醫(yī)科大學在讀研究生
骨質(zhì)疏松癥(osteoporosis,OP)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組織微結(jié)構(gòu)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其發(fā)病率已躍居重要慢性疾病的第7位,全世界仍存在每3秒鐘就會發(fā)生1例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OF)的現(xiàn)象。在2018年“世界骨質(zhì)疏松日”當天,即2018年10月20日,由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聯(lián)合相關單位在北京公布首次中國居民骨質(zhì)疏松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2]:一是中老年人群的OP患病率較高,性別分布差異明顯,50歲以上人群OP患病率為19.2%,男性人群僅6.0%,與其他國家基本持平,而女性人群卻高達32.1%,遠高于歐美國家;若僅統(tǒng)計65歲以上女性群體,OP患病率更是高達51.6%。二是中老年人群的低骨量率也較高,是OP的高危人群,其中50歲以上人群的低骨量率達46.4%,遠高于40~49歲組的32.9%。三是中國居民對OP認知普遍不足,20歲以上人群OP相關知識知曉率僅為11.7%,有檢測骨密度的僅為2.8%,其中50歲以上人群也僅為3.7%, 因此,如何對中老年人群進行簡便、經(jīng)濟、無創(chuàng)和有效地篩查OP高危人群是極為關鍵的。通過篩查OP高危人群,能夠?qū)P高危人群進行早期診斷,并對可能發(fā)生OF的概率進行預估,從而對發(fā)生OF概率較高的中老年人群進行及時有效的預防和干預。200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發(fā)布并推薦了一種應用臨床危險因子綜合評估個體發(fā)生OF絕對風險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xiàn)RAX)用于評估未來10年內(nèi)發(fā)生OF的風險概率(probability of a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PMOF)及10年內(nèi)髖骨骨折風險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PHF)[3-6]。本研究通過檢測股骨頸骨密度同時應用FRAX評估工具來進行預測莆田地區(qū)中老年的骨質(zhì)疏松骨折風險的差異,從而探討FRAX工具與由檢測股骨頸骨密度分析其未來10年內(nèi)發(fā)生主要骨折風險概率(PMOF)及10年內(nèi)髖骨骨折概率(PHF)的關系,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12月于莆田市第一醫(yī)院門診、病房以及體檢的人群388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218例,女性2663例。所有參與者根據(jù)每10歲為一個年齡段分為40~49、50~59、60~69、70~79、≥80歲5個組。研究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重、身高、BMI、BMD等用于FRAX軟件分析。
全部參與者采用美國雙能X線骨密度儀(Hologic,Discover A)進行骨密度測定,儀器每日進行常規(guī)質(zhì)控。按說明書專人檢測左側(cè)髖部的BMD值,以DXA結(jié)果為骨質(zhì)疏松癥的診斷金標準,T<-1.0為骨密度異常組(骨量低下和骨質(zhì)疏松),T≥-1為骨密度正常組。由專人將BMD值、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患者信息逐個錄入中國大陸模式FRAX網(wǎng)站,系統(tǒng)即自動生成每位參與者PMOF及PHF。
3881例參與者中BMD異常組1954(50.3%),BMD正常組1927例(49.7%)。兩組間基本特征的比較,BMD異常組患者的年齡較高、體重較輕、身高較矮及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低于BMD正常組(P< 0.001)。見表1。
表1 參與者基本特征比較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objects
在有或無錄入BMD的情況下,BMD異常組PMOF及PHF均顯著高于BMD正常組(P< 0.001),見表2。
表2參與者FRAX工具預測值統(tǒng)計
Table2Comparison of the outputs of the FRAX algorithms of the study objects
項目骨密度正常組(n=1927)骨密度異常組(n=1954)P值輸入BMD的 PMOF/%1.6(1.3~2.1)3.5(2.5~5.0)<0.001輸入BMD的PHF/%0.1(0.0~0.2)1.0(0.5~1.9)<0.001無BMD的PMOF/%2.1(1.5~3.0)3.4(2.2~5.3)<0.001無BMD的PHF/%0.3(0.1~0.8)1.0(0.3~2.4)<0.001
注:表2數(shù)據(jù)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Mann-WhitneyU檢驗。
3881例研究對象通過FRAX預測的PMOF與股骨頸骨密度T值之間呈負相關。錄入股骨頸BMD與否,其生成的PMOF、PHF與股骨頸骨密度T值均呈負相關(P<0.001)。錄入BMD后PMOF,BMD異常組值(3.5%)明顯高于BMD正常組(1.6%)(P<0.001);PHF則分別為1.0%與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無錄入BMD的PMOF,BMD異常組值(3.4%)明顯高于BMD正常組(2.1%)(P<0.001);PHF則分別為1.0%與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不同年齡段中,40~49、50~59、60~69、70~79歲組及≥80歲組的BMD異常發(fā)生率分別為28.9%、40.1%、53.9%、68.2%、76.2%。隨著年齡的增長,BMD異常發(fā)生率、PMOF及PHF也明顯升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見表3、表4、表5。
表3不同年齡分組骨密度異常發(fā)生率[n(%)]
Table3 incidence of abnormal bone mineral density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年齡組骨密度異常正常合計40~49211(28.9)518(71.1)729(100.0)50~59429(40.1)640(59.9)1069(100.0)60~69535(53.9)457(46.1)992(100.0)70~79446(68.2)208(31.8)654(100.0)≥80333(76.2)104(23.8)437(100.0)合計1954(50.3)1927(49.7)3881(100.0)
表4 主要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的風險概率(%)Table 4 probability of a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注:PMOF為非正態(tài),用M(P25,P75)表示,用非參數(shù)檢驗。
表5 髖骨骨折風險概率(%)Table 5 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
注:PHF為非正態(tài),用M(P25,P75)表示,用非參數(shù)檢驗。
隨著年齡增長,10年內(nèi)骨質(zhì)疏松發(fā)生概率PMOF和PHF呈升高趨勢,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OP是一種常見骨骼疾病,我國是OP的大國,居民對OP認知普遍不足,接受過BMD檢測的更少,因OP導致的骨折危害性極大,是老年人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OP是可防可治的,早期檢測BMD有助于OP的診斷,但普及率較低。FRAX評估工具國外已應用10多年[7-8],國內(nèi)近來也有多篇報道[9-13]。本研究3881例參與者中BMD異常組1954例(50.3%),BMD正常組1927例(49.7%)。其中<50歲人群729例,BMD異常者211例,占28.9%。BMD異常組人群與正常組比較,前者年齡較高、體重較輕、身高變矮較多和BMI較低(P<0.001),女性人群尤為明顯,BMD異常組則高達77.7%,與去年我國OP流行病學調(diào)查[2]相符。
本研究不同年齡段中,40~49、50~59、60~69、70~79歲組及≥80歲的BMD異常發(fā)生率分別為28.9%、40.1%、53.9%、68.2%、76.2%,平均50.3%,每個年齡段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用FRAX工具預測值中,80歲以上年齡段PMOF為6.4%,平均為3.5%;PHF為2.7%,平均1.0%。且隨著年齡的增大,BMD異常發(fā)生率,PMOF和PHF也逐漸升高。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F(xiàn)RAX預測的骨質(zhì)疏松性骨折概率與股骨頸骨密度T值之間呈負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不管有或無錄入股骨頸BMD值的情況下,其FRAX所預測的PMOF、PHF與股骨頸骨密度T值均呈相關性,從而提示FRAX篩查出來的結(jié)果與骨密度測定儀測定出來的結(jié)果存在相關,因此,在缺乏骨密度測定儀時,F(xiàn)RAX預測可以作為替代使用,用于中老年人群中篩查OP高危人群的一種替代工具。
本研究還顯示有無錄入BMD的情況下,BMD異常組中不同年齡段PMOF和PHF(%)均顯著高于BMD正常組(P<0.001)。但PMOF及PHF骨密度異常組的預測值分別為3.5%及1.0%,PMOF與北京市、南寧市、太原市、成都市等地報道的FRAX預測值2.3%~3.75%[9-13],較為相似,正如栗敏等[14]對應用FRAX骨折風險預測工具模擬評估不同國家人群骨折風險的臨床研究認為,即使概率最高的80歲以上我國老年人骨折概率也僅為6.7%,本組研究80歲以上PMOF也僅有6.4%。不符合臨床干預的參考價值,遠低于NOF標準或者美國及歐洲部分國家標準PMOF≥20%及PHF≥3%~5%[1,8,14],值得進一步探討。
因此,不管有無錄入股骨頸骨密度值,應用FRAX得出結(jié)果是所有參與者的未來10年內(nèi)發(fā)生主要骨折風險的概率,其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建議把FRAX作為一項骨質(zhì)疏松基本的篩查工具在我國缺乏骨密度測定儀時可推廣應用,但骨質(zhì)疏松骨折的發(fā)生概率較國外低,可能難以準確評估未來10年內(nèi)發(fā)生主要骨折風險的概率,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