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權(quán)城
摘要:美國著名作家托馬斯·哈里斯在其著名懸疑小說《漢尼拔》中,塑造了漢尼拔、史達琳等一眾鮮活的人物形象,使用了異于常規(guī)寫作形式的創(chuàng)新手法。本文從肖像描寫、語言行動描寫兩個大方向,意圖探索《漢尼拔》中的特殊人物刻畫手法,揭示托馬斯·哈里斯突破陳規(guī)的寫作技法。
關(guān)鍵詞:漢尼拔;人物描寫;寫作技法
中圖分類號:151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080-01
一、前言
托馬斯·哈里斯寫作《漢尼拔》小說,在情節(jié)上推陳出新的同時,也注重刻畫小說人物的形象。尤其是在對《漢尼拔》小說人物的肖像描寫和言語、行動描寫中,傾注了極多心力,將自己的描寫能力發(fā)揮得十分精彩。
二、簡練且故意留白的肖像寫法,引導(dǎo)讀者自己完善人物
托馬斯在《漢尼拔》中,對人物的肖像描寫,筆墨少,留白多。小說伊始,女主角克拉麗絲·史達琳的登場:身材苗條,穿一身工作服,扛著包,步履矯健。這明顯區(qū)別于其他作家在介紹人物時,都大幅花費筆墨來描繪人物外形特征的行為。不僅僅在塑造女主角時使用了外形留白的手法,托馬斯在塑造小說其他人物時,也喜歡對他們的形象進行留白。巴尼是小說主角漢尼拔·萊克特的護工。托馬斯在塑造巴尼的形象時,只給了一句:巴尼的眼睛是分得很開的,顯得有些不大自然。讀者不太能從托馬斯·哈里斯的筆下了解到人物的具體面容形象,只有少許的描寫可供想象。這是托馬斯在塑造人物時的特色,也是他創(chuàng)造鮮活人物的基點。
托馬斯在《漢尼拔》中減少了人物外形的描寫,意在傳神,而不是描繪人物的外在形象。托馬斯非常善于把控讀者的心理,明白讀者閱讀懸疑小說,更關(guān)注的是情節(jié)本身,便把放在人物外形上的筆墨省去許多。小說里,帕齊探長的人物外形,只有“蒼白的面孔”一詞來描繪,傳神的塑造出帕齊在面對家族恥辱后的憤懣不平心理。甚至主要的反面角色梅森,只有“像鱗甲一樣的頭發(fā)”,但是給讀者傳達出了一種可怖的感受,讓人不禁害怕。寥寥數(shù)語,緊扣人物的核心形象,只有一兩個突出的外形特點,其余的便不在多描繪,猶如畫龍點睛,傳神但無形,其余的描寫人物外形特征部分讓讀者只能在自己的思想里完善。
簡練的肖像描寫,引導(dǎo)讀者在心理上完善對小說人物的印象,達到千人千面的奇效。寫作《漢尼拔》時,托馬斯省略了漢尼拔、梅森、克倫德勒等主要人物的外形特征,卻讓每一個人物都帶有特征。讀者是生活中的讀者,在沒有作者來定位人物外形的時候,讀者是會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來主動填補空缺的。讀者在心理上填補信息的過程,就是托馬斯在引導(dǎo)讀者的過程,因為托馬斯提供了人物的突出特征。在整個填補過程結(jié)束后,讀者能從自己的視角上,得到絕不重復(fù)的克拉麗絲、克勞福德等一眾人物。這和想象作者已經(jīng)塑造完成的人物截然不同,也是托馬斯的最終目的,讓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獨一無二。
三、減少常規(guī)的心理描寫,通過言語、行動來闡釋人物性格
《漢尼拔》小說通篇只有少量心理描寫,以人物的故事中的語言與行動為主。在托馬斯的精心鋪設(shè)下,小說女主角史達琳追捕漢尼拔,先緝捕伊芙爾達,再面對媒體刁難,緊接著就要向上司克倫德勒報告線索。另外小說很重要的一條暗線,護工巴尼的驚險經(jīng)歷,也是緊湊而不容消停。小說事件接踵而來,托馬斯不給人物們喘息的時間,期間沒有史達琳的心理想法展示,這樣的敘事筆法在《漢尼拔》中處處可見。把人物放在緊湊的故事中,只有一眾人物面對事件的反應(yīng),他們的所思所想?yún)s特意留下空白。人物在心理上的留白,托馬斯把小說角色們的心理用行動和語言表達出來。女主角史達琳遭到上司性騷擾,托馬斯沒有賦予史達琳厭惡的心聲,卻讓她“把椅子挪開了距離”,來展現(xiàn)她對上司的心理厭惡。與此相當?shù)膶懽鞴P法展現(xiàn),還存在于漢尼拔在圖書館里徜徉,沒有寫出漢尼拔對圖書館的看法,卻有他徹夜朗讀書籍和查看舊書的行為描寫,巧妙體現(xiàn)他熱愛探索新知的性格。托馬斯擅長用行動、語言替代敘述人物心理的筆法,還在《漢尼拔》中展示了多種運用:卡洛追捕漢尼拔的緊張被密集的行動替代,瑪戈面對巴尼的不快用運動來發(fā)泄。
心理活動減少后,《漢尼拔》里人物的形象因為活靈活現(xiàn)的反應(yīng)而鮮明起來。讀者在閱讀《漢尼拔》時,關(guān)注點被集中在人物的“神”上,而非“形”。萊克特博士的外形被作者托馬斯給模糊化,但是讀者仍然可以想象得到主角萊克特的神態(tài)與儀容。漢尼拔是托馬斯筆下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就是因為他的行動和語言反應(yīng)異于常人卻猶如在讀者眼前一般的臨場感。不僅如此,女主角史達琳,美爾森的妹妹瑪戈等人物,也都在減少描述其心理活動,大量突出個人反應(yīng)的過程中,得到近乎形神兼?zhèn)涞乃茉?。巴尼的精明、奇爾頓的惹人厭煩,克倫德勒的低俗性格,全在托馬斯的描繪手法下熠熠生輝。
托馬斯的人物描寫手法,綜合了美國現(xiàn)代作家的技法,同時也有他自己的取舍,從而形成了極具個人特色的人物刻畫手法,讓讀者沉迷于小說創(chuàng)設(shè)的世界中,也同時讓讀者愛上《漢尼拔》中的一個個鮮活的人物。
托馬斯在《漢尼拔》中對人物的創(chuàng)新刻畫手法,其作為美國小說界的一個新階段寫作大膽探索,對美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作品的創(chuàng)作有著范圍頗廣的影響,也豐富了人物描寫手法方式,對美國文學(xué)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文學(xué)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