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
小時候做過很多和月亮有關(guān)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莫過于煮月亮了。
大概是在一個月圓之夜,我們一群小孩子玩了撈月亮的游戲。最小的那個孩子叫點點,他在最后把手伸進(jìn)河里撈出了月亮,然后很認(rèn)真地捧著讓我看。我們把月亮放在那個搪瓷盆子里,生著了火,開始煮起來。
那火在秋天里像一種語言,與盆子里的水交談。趙四兒的兜里有半塊沒有吃完的紅薯,就問我:“能不能煮月亮的時候,順便也煮一下這半塊紅薯?”我答應(yīng)了他。等那紅薯煮熟了以后,趙四兒讓我先嘗了一口,那紅薯果然很甜,我就說:“甜,有月亮的味道?!庇谑牵酉聛?,我們這些孩子都爭著吃。這些孩子吃過以后就都說甜,仿佛這塊紅薯真的有月亮的味道一樣。
再后來,我們在煮月亮的時候,還煮過蘋果、梨、李子、橘子、芋頭、山藥、胡蘿卜、荸薺、藕、花生、大棗。我們這些孩子,每一次煮完東西以后,都會向別人夸耀,那些食物有月亮的味道。
忽然就想起我的生活。從童年的某一個夜晚開始,我一點一點地成長為現(xiàn)在的樣子。我仿佛一直就是一個煮月亮的孩子,一邊煮月亮,一邊往盆子里加入灰塵、成長、心事、追求、思想。我不但在煮月亮,同時也煮了自己的時間,把那些歲月煮成溫暖的記憶,把莊稼煮成自己的文字,把城市煮成自己的家,把街道煮成了畫面,把路過或者遇到煮成了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