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時間
房角石生活在奧陶紀的中期和晚期,距今約4.7億~4.4億年。
體 型
房角石的體型巨大,是奧陶紀最大的肉食性動物。科學(xué)家估計,它有9米長,和一輛公交車的長度差不多。
速 度
房角石的身體套在一個沉重的外殼里,那么它是怎樣移動的呢?原來,房角石將水擠壓后,從頭部的噴水器官將水噴出,從而推動身體反向前進。房角石還可以調(diào)整噴水的角度,這樣它的身體就能朝任意方向移動啦。不過,由于龐大的體型和沉重的外殼限制,它移動的速度并不快。
獵殺技能
體型和移動方式?jīng)Q定了房角石不會對獵物直接進行追擊,它更擅長通過跟蹤和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
房角石還有8條觸須。這些觸須長約1米,表面沒有吸盤,分布著凹槽。房角石利用這些觸須捕獲并抓緊獵物,然后用類似鸚鵡那樣的利喙慢慢將獵物撕成碎片。
在遙遠的奧陶紀,海洋中生活著很多我們從未見過的生物。其中,有一種名叫房角石的生物,它長得很奇怪,看起來就像一支巨大的毛筆。不過,你可別打拿它寫字的主意,它可是一種兇猛的肉食動物,一不小心,你也許會被它吃掉哦。
滅絕原因
在奧陶紀末期,地球經(jīng)歷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當時,一束很強的伽馬射線襲擊了地球,導(dǎo)致全球變冷,海洋中的很多生物因此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房角石也沒能挺過這次生存的危機,由于食物短缺,再加上自身運動能力不足等原因,房角石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最后滅絕了。
綜合評價
房角石是當時海洋里的頂級掠食者,就連強大的巨型羽翅鱟都是它的盤中餐。房角石絕對是奧陶紀海洋生物的“王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