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若琦(廣西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講師)
人在退休之后,會感到體內各個器官在逐漸衰老,各種疾病也找上門來。因此,通過運動鍛煉來保持身體活力、延緩衰老,那是非常必要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骨質密度的降低,脆性骨折風險會增高,老年人很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除此之外,骨關節(jié)退變,骨質增生,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也都一一找上門來。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統(tǒng)的衰退會造成肌肉萎縮、骨質減少,進而引起肌力減退,運動能力、平衡能力下降,步行緩慢,骨脆性增大、易骨折,最終導致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下降。因此老年人要注重防止骨骼的衰老,以保持身體的活力。
規(guī)律的日常鍛煉,可以幫助老人維持身體功能,減輕關節(jié)疼痛,讓心情更加愉悅、睡眠質量更高,提高老年人記憶力。所以,骨骼鍛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持之以恒,同時循序漸進調整運動強度,而不能一下子就加大運動強度或降低運動強度。
心臟對于人體來說相當于一臺“發(fā)動機”,它就好比是一個強健的、不知疲倦的、努力工作的超級水泵,將富含“氧”分的血液,帶到全身的每一個地方。
據了解,心臟功能一般從50歲左右開始衰退,肥胖、高脂血癥等人群是心臟病的高危人群。稍微做點家務、出門走幾步路就喘不上氣,出現心慌、胸悶、氣短等癥狀,可能是心功能老化的表現。延緩心臟的衰老能有效預防其他疾病的產生。
慢跑、有氧健康大步走是鍛煉和強健心臟的好辦法,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統(tǒng),還可以增加“好”膽固醇,降低患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慢走也是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打太極拳也很有用,它們有助于鍛煉心肌。
醫(yī)生建議老年人每天保證兩個小時運動,這樣可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應得到平衡,從而對心臟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加,大部分人都出現了失眠、健忘的情況,做事也力不從心。這些表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是瑣碎的小事,但它們是大腦衰老的表現。隨著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的功能也跟著減退,從而對記憶力和大腦功能造成影響。所以,預防大腦衰老應越早越好。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呈現出一個曲線變化,從幼年到青春期,思維速度穩(wěn)步提升,中青年時到達巔峰,中年后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這種處理速度的下降很可能是由于腦中白質的磨損。當信息在神經纖維之間傳遞速度下降,人的認知能力也會衰減。
有些人如果出現剛說過的話一下子就忘記了、描述物體變得困難、睡眠質量變差、行走時身體顫抖、愛出汗、常感覺心慌、比起以前更加急躁等情況,那就說明大腦可能開始衰老了。另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加速大腦衰老,如過分依賴電子產品、吸煙、飲酒、習慣性熬夜等。我們人體幾乎所有的器官都要聽從大腦的指令,大腦的衰老會使其他器官的運行速度減慢,器官功能減弱。因此,延緩大腦衰老非常有必要。
而跳舞是一項很好的活動。老年人在跳舞時,需要在身體運動的同時對舞步、節(jié)奏、韻律、姿勢等內容進行學習記憶,大腦與身體同時得到了鍛煉。因此,老年人經常跳舞,有助延緩大腦衰老。當然,老年人跳舞還得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把握好活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