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敏
指導專家·盧玉森(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教授)
讀者王女士的來信:
“自從進入45歲后,突然感覺身體好像變矮了,做家務也腰酸背痛,小腿還經常抽筋,背也不挺了。市面上有一大堆針對更年期的補鈣產品,我真的需要嗎?”
營養(yǎng)分析:像王女士這樣的情況,大部分進入更年期的女性都會遇到。更年期女性出現以上表現,往往與身體鈣流失有關。人體骨骼中的鈣不斷地在骨、血中進行動態(tài)流動,鈣的這種動態(tài)過程受人體內分泌和維生素D等多方面因素的調節(jié)。雌激素有阻止骨流失的作用,女性到了45歲左右,隨著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這種作用減弱,造成骨質的丟失。到了絕經期后雌激素水平更低,鈣的流失更加驚人。同時,更年期女性戶外運動不足,使得維生素D在體內的合成受到影響,這也加劇了身體鈣質的流失。
更年期女性嚴重缺鈣可能會導致脊椎彎曲,彎曲的脊椎會壓迫內臟器官,造成駝背贅腹的體態(tài),嚴重時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和呼吸困難。更嚴重的是,當受到輕微外力時,甚至在無明顯外力的情況下即可發(fā)生骨折。因此,更年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關鍵期之一。
讀者張女士的來信:
“我知道更年期要補鈣,所以三餐都盡量多吃牛奶、雞蛋、豬骨湯等,難道還要再補鈣嗎?”
營養(yǎng)分析:相對于藥補,大家可能更偏向于食補,認為多吃牛奶、雞蛋、骨頭湯等高鈣食物就能滿足身體所需的鈣。僅靠食補真的可以嗎?我們來看一組數據:更年期女性平均每日鈣適宜攝入量為800~1000毫克,以每天需要800毫克鈣為例,則需攝入:雞蛋約20個,或牛肉約6千克,或牛奶約700毫升,或豬骨頭湯約400碗。但事實上,中國人平均每日從膳食中攝入的鈣量僅為400毫克左右,離推薦的適宜攝入量相去甚遠,還需額外補充400~600毫克鈣。
更年期女性鈣質流失的問題較為嚴重,此階段女性對鈣的吸收能力開始減弱,骨鈣丟失增多而鈣吸收減少。因此,補鈣的關鍵是保證每日有足夠鈣量的攝入。像張女士這樣,除了在日常飲食中選擇鈣含量高的食物外,還應配以一個可靠的、高濃度的鈣制劑來滿足身體所需的鈣質。
讀者李女士的來信:
“進入更年期,健康的警報越拉越響。我和姐妹們經常一起討論補鈣的事,可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要看成分,有的說要看廠家,常常不知道怎么選。到底什么樣的鈣片才是我們這個年紀合適的選擇呢?”
營養(yǎng)分析:其實,想要選到更對的補鈣產品很簡單,只要對照以下三點就可以了。
首先,選擇擁有600毫克鈣含量+維生素D配方的鈣片。中國人除正常飲食之外,每天需額外補充600毫克左右的鈣,才能保證體內鈣質充足。因此600毫克鈣含量的鈣片會是相對好的選擇。同時,為了讓鈣質被更好地吸收,就需在600毫克鈣含量的基礎上添加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增強將鈣質主動運送到細胞內的能力,從而減少補鈣過程中的“鈣浪費”,有效促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對尿鈣的重吸收及鈣在骨骼內的沉積。
其次,選擇碳酸鈣鈣源。市面上的補鈣產品一般有碳酸鈣、葡萄糖酸鈣、乳酸鈣及檸檬酸鈣等不同類型的鈣鹽。鈣鹽進入體內后,會溶解釋放元素鈣,元素鈣含量越高,代表可供人體吸收的鈣質就越多,其鈣鹽的性價比也就越高。碳酸鈣不僅在元素鈣含量和吸收率上是相對較好的鈣源,而且與其他鈣源相比,碳酸鈣鈣源本身的污染概率小、純凈,不含鉛、砷、鈉等礦物質,適合更年期女性長期服用。
第三,選擇經過時間和臨床驗證的品牌。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補鈣品牌往往才是更好的選擇,它的背后凝聚著多年的專業(yè)技術及管理上的積累,嚴格的臨床檢驗,和眾多消費者的親身驗證,產品安全性以及質量都更有保障,更值得信賴。
讀者趙女士的來信:
“我吃鈣片有5年了。最近聽朋友說,長期補鈣不好,會有副作用,服用補鈣產品應該補補停停,是這樣嗎?”
營養(yǎng)分析:鈣是強健骨骼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yǎng)元素,充足的鈣攝入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礎措施。同時,鈣對骨骼的作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你一直堅持補鈣,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并未明顯感受到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癥狀,就表明你補的鈣是有效的,它已經在慢慢幫你抵御年齡帶來的缺鈣煩惱。研究證明:補鈣3年后若停止補鈣,2年后就會恢復到未補鈣前的狀況。因此,更年期女性補鈣不僅要足量,更要打“持久戰(zhàn)”,否則就會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