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作為信息獲取的重要方式,閱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關鍵的,教師應該努力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拓展閱讀材料的范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相關調(diào)查顯示,目前我國有80%左右的中學并沒有開設英語閱讀選修課,而部分開設選修課的學校中,很多學生沒有人很多讀過英語原著。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大多將學生局限在應試閱讀訓練的框架之內(nèi),并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合理設計閱讀教學的內(nèi)容,也沒有高度關注學生的閱讀興趣。原著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英語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英語原著閱讀的意義分析
之所以開展英語原著閱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國外的歷史文化,從而更好地投入學習,提升英語的整體素養(yǎng),也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健康成長。英語原著閱讀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英語原著閱讀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英語原著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種類繁多,能夠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閱讀需求。而《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讓學生盡可能從多個渠道獲取原汁原味的英語,深入體會英語的實際應用,也能夠進一步開發(fā)英語教學的課程資源。總之,開展英語原著閱讀是十分重要的。
1.2 英語原著閱讀也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特點
文化的載體是語言,語言也是文化的真實寫照。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必須深入了解英美民族文化的特點、背景、思維習慣或者表達方式,才能夠提升學習效率,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效果。而英語原著的語言材料是真實的,能夠增加學習者的學習經(jīng)驗,提升語言閱讀能力,應用能力和英語文化鑒賞力。另外,在英語原著的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很多的新鮮詞匯,能夠了解各種句型和語言現(xiàn)象,學生能夠自然習得某些語言形式,也能夠逐漸形成英語思維習慣。也就是說,原著閱讀既是語言學習的過程,又是語言應用的過程。
1.3 英語原著閱讀與個人發(fā)展的需求高度一致
目前,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是應付各種考試。近年來,中學英語閱讀的難度不斷增加,閱讀題在整個卷面占比較大。英語閱讀也受到了中學教學的高度關注。英語原著閱讀的開展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內(nèi)容,提高閱讀成績。
2. 英語原著閱讀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要充分發(fā)揮原著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就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 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原著閱讀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投入學習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傳授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并合理選擇原著,在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提高自學能力。例如,在讓學生閱讀《Jane Eyre》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作者Charlotte Bront的經(jīng)歷,提升學生的求知興趣,從而更好地投入閱讀過程之中。
2.2 要堅持泛讀為主,精讀為輔
學生信息獲取的重要渠道就是泛讀。泛讀涉及的范圍廣泛,學生可以通過快速的閱讀了解原文內(nèi)容。因此,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多采用泛讀的形式,但是對于其中的關鍵部分,教師要采取精讀教學的形式。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合理設計問題,幫助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也提高學生的答題技巧。
2.3 要將聽、說、讀、寫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
原著閱讀的重要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原著閱讀,指導學生開展多項活動,包括聽力訓練、角色扮演活動、精美片段誦讀等等。閱讀完成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寫讀后感或者讀書報告,讓學生從原著閱讀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2.4 要堅持課外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相結(jié)合
英文原著內(nèi)容較多,閱讀時間較長,單純的課堂時間是難以完成的。因此,原著閱讀過程中要將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課余時間閱讀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課堂討論、交流心得,獲得更好的提升??傊?,原著教學的開展應該逐步進行,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
3. 總結(jié)
中學英語教學中,原著閱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合理選擇原著類型,選擇難易適中的材料,將材料中生詞的密度控制在4%左右,并突出閱讀材料的趣味性。原著閱讀要堅持學生自愿的原則,不要勉強學生,給學生造成過大的負擔。教師要發(fā)揮指導者的作用,在學生原著閱讀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傳授閱讀方法和技巧,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傊?,原著閱讀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工具,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寬學生的視野范圍,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推動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和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山東省榮成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