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卷卷
小時候,最喜歡吃冰糖葫蘆,火紅火紅的山楂果裹著薄薄的透著清香的糖絲,甜蜜了童年的快樂時光。而串起長長的冰糖葫蘆的,則是那細細的竹簽條,若沒有竹簽條,山楂果也成不了串,自然也就無法去吸引我們去圍觀去品嘗了。
在作文的過程中,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如一顆顆山楂果,零星地散落著,這就需要有一支如竹簽條一樣的東西去串起這些小事,這就是線索。作文的“線索”能使文章條理清楚,文脈貫通?!伴L大的感覺真好”可以通過講述成長過程中一些印象深刻的事,來表達對成長的感受或感悟。如果能夠運用時間的線索串起三四件事,相信會讓文章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運用時間的線索來行文,可以這樣來進行:
既然是以時間為線索,那么作文之前確定記敘的時間跨度顯然很必要。一般來說,時間要根據作文的內容來定,寫《長大的感覺真好》,主要是記敘成長過程中的一些事情,在時間上跳躍性極大,那么成長的過程就可以以時間為線索來展開敘述,比如以小學階段為主,當然,也可以以某一個年級段或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為主,來表現成長的點點滴滴。
確定了時間的跨度后,可以將時間再進行細致的分解,使之成為幾個時間節(jié)點,我們可以將《長大的感覺真好》的時間,分解成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三個時間段,三個代表性的時間恰好能夠概括童年成長的歷程。運用細分時間的方法,可以將較長的時間跨度具體細分成三到四個最具代表性的時間段,讓時間的線索更加清晰。
確定了幾個時間段后,就可以組織作文的內容了。原則上,一個時間段可以選擇一到兩件具有典型性的事件來進行敘述,需要注意的是,只能選擇在此時間段發(fā)生的且能夠表現中心的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時間也好,材料也罷,都是為中心服務的,所以,選擇材料時,需要圍繞著中心來進行。為了方便寫作,我們可以先確定作文的中心,再去選擇材料。比如我們要表現“獨立,是長大的感覺”,可以圍繞著時間軸選擇三、四件和“獨立”相關的事情。例如:一年級時,參加研學夏令營,因為不會洗衣服,被同宿舍的同學嘲笑;三年級時,同學過生日,大家?guī)椭鴱埩_,“我”只能傻傻地看著;五年級時,獨立主持班級的六一活動取得了較好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