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涌
【中圖分類號】R7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6-008-01
少年時,讀魯迅的《〈吶喊〉自序》,奇怪于他對中醫(yī)的反感。其中便提到他替父親抓藥,醫(yī)生開出了奇特的藥引:冬天的蘆根,經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對的,結子的平地木。
待到年齡稍長一點,再讀到他的《父親的病》,才知道原來不僅藥引奇特,藥方更奇,用了一種“敗鼓皮丸”,即用打破的舊鼓皮制成的藥丸。
當然,這奇怪的藥方最終并沒有治好魯迅父親的病,后來,他對中醫(yī)一直耿耿于懷,嘲諷中醫(y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
魯迅眼里的中醫(yī),是帶有成見的。不過,中醫(yī)藥方奇特,卻是不爭的事實。中醫(yī)最講究的是取材,藥材產地不同,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樣。因而,給魯迅父親開 奇 特 藥 方 的 醫(yī)生,非但不是庸醫(yī),反 而 應 該 是 名 醫(yī)(這一點魯迅文章里亦有說明)。又主張“醫(yī)者意也”,強調的是對癥下藥,因人而醫(yī),因人取藥。
說到奇方,相傳唐朝高僧石頭希遷就發(fā)明一副專治人心病的“十味奇藥”。
希遷和尚是唐朝的著名禪師,同時也是一位醫(yī)藥高手和養(yǎng)生大師。他活到了 91歲才無疾而終,可謂高壽。他養(yǎng)生的秘方就在于這味奇藥。而此藥的配方更是獨特,他開出的方子是:一、好心腸一條;二、慈悲心一片;三、溫柔半兩;四、道理三分;五、信行要緊;六、中直一塊;七、孝順十分;八、老實一個;九、陰騭全用;十、方便不拘多少。
石頭希遷以為,身病好治,心病難療。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心,精要在于“修性、積德、養(yǎng)心”,靠的是“正心”。只有心正了,才會“不勞主顧,不費藥金,不勞煎煮”,從而祛病健身,延年益壽。
人身體里的病痛,很多是由心病衍生而來。只要是人,都免不了貪嗔癡。如何驅除貪、嗔、癡,擁有一個明凈的精神世界,希遷和尚給出的藥引是:“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p>
病由心生,治好了心里的病,身體上的病自然就好治了。
(摘自《今晚報》2019年 4月 7日圖 /蘆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