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yīng)峰
孩提時期,最簡單、最有趣的事情,莫過于在水中撈月亮、在水邊煮月亮了。
在有月亮的夏夜,于村前的小河邊,捧一捧河水在手心,待水靜下來,一枚亮晶晶的月亮便在手心跳躍、蕩漾。當(dāng)水從指縫間漸漸流走,那枚月亮也悄然回到了河水中。再撈,亮晶晶的月亮又回到了手心里。
光撈月亮還不過癮,有時候,還會順著興致煮月亮。找來一個也許破損了的、卻能盛水的瓷碗,盛好水,擱在兩三塊架成中空的石頭上,月亮就悄然靜寂地躺在破碎卻閃亮的瓷碗中了。再放入幾只從小河中撈起的小魚、小蝦,就可以點(diǎn)上柴火,開始享受煮魚、煮蝦也煮月亮的樂趣了。一開始,碗中的月亮被魚蝦攪亂,不成形狀。不一會兒,水燙了,一切都平靜下來,月亮依然亮晶晶地躺在瓷碗里。再過一會兒,水煮開了,魚熟了,蝦紅了,月亮也冒著熱氣回到了河水中或天上。
就這樣,幾個小伙伴,在夏夜的月色里,坐在沁涼的河灘上吃著噴香的魚蝦。天上有月,水中有月,魚蝦也沾染著月亮的味道,那是孩提時代一件多么美妙、多么值得回味的事情?。?/p>
隨著歲月的流轉(zhuǎn)、時光的推移,這份純粹得如詩如畫的美好,依然凸顯在歲月的彼岸,卻只能養(yǎng)在心里、藏在記憶之中了。
時光烹煮著一切,塵世的味道越來越紛繁,更多的,是養(yǎng)在心底的月亮。
月夜,看著茫茫夜空中那枚寂寥得有些落寞的月亮,就有絲絲縷縷難了的情愫游離于心底。云總是被風(fēng)漸漸吹散,月色何嘗不是在生命中漸行漸遠(yuǎn)?這時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枚月亮養(yǎng)于心底。這不是為了照亮去時的路,而是為了可以在迎面而來的日子里,享有一份纏纏綿綿的思念。
當(dāng)思念化作文字在鍵盤上敲出聲響的時候,便有青苔斑駁、草木蔥蘢、花開花落,更有清風(fēng)拂面、秋葉飄落、素雪紛飛。如真似幻的文字,便成了從心底蹦出來的至美至媚的月亮。
養(yǎng)一枚文字的月亮,養(yǎng)一枚優(yōu)雅的月亮,讓月亮在思緒的紋理中,脫落成雨中紅蓮,脫落成雪中梅花,脫落得智慧而感性、雅潔而從容。如此一來,心有所依,情有所寄,所有蓬勃于生命之中的行云流水,就會殷殷切切,縈回左右,相伴成紅塵之中最曼妙的詩意、一生之中最安然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