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摘要】目的: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對86例鼻咽癌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該組行放射治療,設為對照組,對患者治療資料做回顧性分析。另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設為觀察組,以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包括腫瘤消退率、淋巴結消退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腫瘤消退率為97.67%(84/86),淋巴結消退率為96.51%(83/86),對照組腫瘤消退率為88.37%(76/86),淋巴結消退率為86.05%(74/86),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17.635、18.01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4%(23/86),對照組為25.58%(22/86),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0.174),同時兩組均無骨髓抑制問題。結論: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能夠有效控制鼻咽癌局部病灶擴大問題,且安全性較理想。
【關鍵詞】復方苦參注射液;放射治療;鼻咽癌;淋巴結
【中圖分類號】R76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95-01
前言:鼻咽癌是一種較為多見的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居耳鼻咽喉各類惡性腫瘤的第一位??梢娪诒茄是豁敳亢蛡缺诘忍?。該疾病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易于炎癥混淆,中晚期確診治療難度大,目前多主張給予早期干預。分析表明放射治療效果理想,應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則能提升復發(fā)患者、晚期患者的療效,我院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為對照組,另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45例,女41例,年齡43-74歲,平均(62.8±5.3)歲。早期患者42例,中期患者28例,晚期患者16例。觀察組:男46例,女40例,年齡42-75歲,平均(62.7±5.2)歲。早期患者41例,中期患者27例,晚期患者18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經(jīng)組織活檢和核磁共振診斷,患者符合鼻咽癌的診斷標準。(2)研究定性:前瞻性部分,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回顧性部分,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3)排除中途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放射治療。應用x線治療設備,取面頸聯(lián)合野加下頸前切線野,面頸聯(lián)合劑量為40Gy,鼻咽劑量70Gy,頸部劑量70Gy。每3d進行一次治療,持續(xù)3個月。觀察組放射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在此技術上應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國藥準字Z14021230;山西振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進行輔助。每d用藥一次,取復方苦參注射液30mL,溶于0.8%氯化鈉溶液中。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滴注,控制滴注時間在1.0-1.2h左右。
1.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包括腫瘤消退率、淋巴結消退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其中不良反應包括常見治療反應,如炎癥、消化系統(tǒng)癥狀等,重點分析是否發(fā)生骨髓抑制問題。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腫瘤消退率、淋巴結消退率 觀察組腫瘤消退率、淋巴結消退率較高,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4%(23/86),對照組為25.58%(22/86),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X2=0.174)。觀察組出現(xiàn)炎癥反應11例、消化系統(tǒng)反應8例、其他并發(fā)癥4例,治療過后緩解,少量用藥后消失。對照組出現(xiàn)炎癥反應12例、消化系統(tǒng)反應7例、其他并發(fā)癥3例,治療過后緩解,少量用藥后消失。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xiàn)患者骨髓抑制問題。
3 討論
3.1 鼻咽癌
鼻咽癌的發(fā)病率存在區(qū)域性差異,在我國較為多發(fā),可見于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等處,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60%以上的患者于中晚期確診,預后不理想。該疾病的病因較為復雜,目前已知的致病因素包括遺傳、病毒感染、環(huán)境因素等。遺傳因素的影響早在20世紀已經(jīng)引起學者廣泛重視,存在家族病史的人員,罹患鼻咽癌的幾率較其他健康人員高40%-90%,親緣關系越近患病幾率越高。同時,黃種人較其他種族發(fā)病率明顯較高,以感基因包括1、3、11、12和17號染色體。病毒感染主要牽涉到EB病毒,大部分患者的病灶部位樣本中可見該病毒,此外也有學者發(fā)現(xiàn)冠狀病毒可能是鼻咽癌的輔助性發(fā)病因素。環(huán)境方面,如果長江以南尤其是珠江流域,鼻咽癌發(fā)病率較高,分為認為這與飲食文化等因素帶有關聯(lián)。鼻咽癌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鼻塞、涕中帶血、耳悶堵感、聽力下降、復視及頭痛等,早期不明顯,中晚期可見上述所有癥狀或部分癥狀[1]。
3.2 鼻咽癌的治療
有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鼻咽癌對放射治療較為敏感,因此放療是目前鼻咽癌的核心療法,治療有效率多在80%以上,患者局部病灶能夠得到有效抑制。也有學者分析發(fā)現(xiàn),當患者治療后復發(fā)時,依然采用放射治療,療效將明顯下降,多不超過40%。如果患者于中晚期確診,也難以通過放射治療予以單一應對,這使得包括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在內(nèi)的綜合療法得到重視[2]。
復方苦參注射液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散結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癌腫疼痛、出血的治療,該藥物的主要成分為苦參、白土苓,此外添加
聚山梨酯80、氫氧化鈉、醋酸等作為輔助??鄥⒌淖饔迷谖覈嗖酷t(yī)藥典籍中均有記載,可大致歸納為四個方面,即抗腫瘤、抗過敏、抗菌、驅(qū)蟲,在這對鼻咽癌患者的治療中,抗腫瘤作用為核心,借助生物堿類物質(zhì)起效。苦參的生物堿包括氧化苦參堿和苦參堿兩大類,此外還有少量的苦參烯堿、巴普葉堿、安那吉堿等,生物堿的的作用之一是抗腫瘤,其作用機理并不完全相同,基本方式為抑制微管蛋白的裝配,使有絲分裂行動受阻,病毒的分類受制,阻礙于分裂活動的中期,復制行為也無法常規(guī)進行,其生長活動陷于停滯。其他的生物堿還可借助不同方式實現(xiàn)腫瘤抑制,如巴普葉堿、安那吉堿等,具有選擇性抑制部分酶的能力,進而影響病毒組織之間的傳導以及蛋白分配,使其再生活動被抑制,DNA雙螺旋結構的轉錄處于混亂狀態(tài),病毒也會在此影響下漸漸死亡。白土苓可祛風,解毒,其藥理作用主要在于輔助苦參中的生物堿起效。有學者在對比研究中發(fā)現(xiàn),應用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鼻咽癌患者的腫瘤消退率、淋巴結消退率均可達到90%以上,且藥物作用機理在于抑制病毒,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過多擾動,因此治療的安全性也較為理想[3]。放射治療和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的作用機理不同,這意味著二者不會產(chǎn)生相互作用。
患者張某,男,59歲。2018年4月,以鼻塞、涕中帶血以及頭痛為主訴疾病入院治療,經(jīng)MRI診斷和組織活檢,確診為鼻咽癌。行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治療,8d后,患者疼痛問題緩解。繼續(xù)治療17d,MRI診斷顯示患者病灶區(qū)域明顯縮小,準予帶藥出院。隨訪生活質(zhì)量良好。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腫瘤消退率為97.67%、淋巴結消退率為96.51%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6.74%,未發(fā)現(xiàn)骨髓抑制問題。對照組腫瘤消退率為88.37%、淋巴結消退率為86.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5.58%,也未發(fā)現(xiàn)骨髓抑制問題。這表明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的安全性和療效理想。
綜上所述,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放療,能夠有效控制鼻咽癌局部病灶擴大問題,且安全性較理想,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徐秋平,傅紹艷,袁松松.復方苦參注射液輔助同期放化療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2、骨性堿性磷酸酶及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9,19(01):39-41.
[2] 連利霞,孔存權,雒建超,等.核黃素磷酸鈉聯(lián)合復方苦參注射液治療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7,25(24):3957-3961.
[3] 金迎迎,包興,馬秀龍,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聯(lián)合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療效及其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6,27(21):3474-3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