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來林
【摘要】目的:探討中醫(yī)內科治療慢性氣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6例慢性氣管炎病人,為了便于比較,將全部患者分組:研究組(13例)和對照組(13例),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yī)治療措施,給研究組患者采用中醫(yī)治療方案,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5周,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經過統計分析,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是84.6%,研究組患者的為100%,經比較,研究組治療效果明顯比對照組要好,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5.38%,研究組患者中沒有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概率為0%,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比對照組患者的要低,兩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方法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是一種有價值的治療措施。
【關鍵詞】中醫(yī)內科;慢性氣管炎;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5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7-070-02
引言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上一種比較普遍的呼吸道系統疾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慢性咳嗽、咳痰或者是伴有喘息,最常見的癥狀為呼吸困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時間很長,具有較高的發(fā)病概率,并且疾病的復發(fā)概率高,若病情嚴重的患者還會發(fā)展為阻塞性肺氣腫或肺源性心臟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損害較大,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本院收治的慢性氣管炎患者26例,給對照組患者實施西醫(yī)治療方法,對研究組患者應用中醫(yī)治療方法,探究對于慢性氣管炎患者采取中醫(yī)內科治療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單位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6例慢性氣管炎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病人均依據《內科學》中的慢性氣管炎的診斷標準被確診為慢性氣管炎。將這26例患者分為兩組:研究組(13例)和對照組(13例)。對照組患者的基本情況:男性患者有6例,女性患者有7例,患者的中位年齡為(63.07±7.15)歲,平均病程為(7.61±5.90)年;研究組中有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6例,平均年齡為(52.68±8.64)歲,平均病程為(7.34±6.23)年。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相關數據情況,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均具備比較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的治療措施為西醫(yī)治療方法,主要方法為為患者應用補充抗生素的方法實施治療,為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氣管舒張藥物等治療,這些均是臨床常規(guī)應用的方法,并且,醫(yī)生還要對患者輔助實施臥床休息、吸氧等治療方法。
1.2.2 研究組
采取的治療措施為中醫(yī)內科治療:主治醫(yī)師需將患者按照其臨床癥狀分為4個類型,然后應用相應的中醫(yī)內科治療措施。
1.2.2.1 肺腎兩虛型慢性氣管炎
這類病癥的患者臨床癥狀為干咳沒有痰,干咳或者是痰較少,痰液是比較黏稠的,就好像鹽粒那樣,不容易咳嗽出來,若患者長期運動,可能會發(fā)生胸悶氣短的臨床表現;舌苔較為光剝或者舌苔較少,舌質發(fā)紅;患者容易發(fā)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頭暈眼花等表現。治療方法為:15g麥冬、30g太子參、6g五味子、6g茯苓、6g陳皮、6g半夏、10g批把葉、12g熟地黃、6g甘草。
1.2.2.2 腎虛型慢性氣管炎
這類患者的疾病癥狀為輕微的活動患者就會感覺胸悶氣短,并且具有鎮(zhèn)咳、痰液較多的癥狀;舌苔呈淡白色樣;夜晚尿頻而多,常伴有腰酸腿軟等臨床表現。治療方法:15g白術、15g附子、10g甘草、15g熟地、25g黨參、10g陳皮、25g淮山藥、肉桂10g、茯苓20g、半夏15g、澤瀉15g、豬苓10g。
1.2.2.3 肺虛型慢性氣管炎
肺虛型患者的臨床癥狀多為痰液多呈白色,并且痰液具有粘性,清晰可聞患者泡沫狀的痰干哆音或者鳴音;患者的舌苔呈薄白色樣。治療措施:6g白前、15g半夏、6g紫莞、12g茯苓、6g灸甘草、12g蘇子、12g杏仁、15g厚樸、12g百部、12g桔梗、12g灸麻黃。
1.2.2.4 脾虛型慢性氣管炎
脾虛型患者的臨床癥狀多為脈象平緩或滑;連聲咳嗽,夜晚加重,白日減輕;痰液多呈現黏稠狀,且痰量偏多;患者的舌苔發(fā)白;食欲不振、飯后腹脹、大便塘軟、面容虛腫等。針對脾虛型患者的治療方案:五味子9g、黨參12g、山藥20g、白術9g、黃芪20g、茯苓9g、甘草3g、防風6g。以上4種中藥內科治療方案均要用水進行煎煮后應用,每天1劑,早晚2次應用,1個治療療程為5個星期,具體服用劑量可依照患者的實際癥狀進行適當增減。
1.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的疾病癥狀顯著得到了緩解,經過檢查顯示患者的肺部功能恢復到正常水平,且肺部哮鳴音全無為顯效。有效是指經過治療患者的疾病癥狀緩解了,經檢查肺部功能改善明顯,并且肺部哮鳴音稍微有所緩解。無效:治療后患者的情況沒有改變,甚至患者的情況變嚴重了。
1.4 統計學措施
統計學軟件版本為SPSS18.0這個版本,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的形式來表示,應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應用χ2檢驗,若P<0.05則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4.6%(11/13),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100%,經比較,兩組結果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氣管炎的臨床表現多為持續(xù)性氣喘、咳嗽或咳痰等,患病初期癥狀較為輕微,冬季易發(fā)作,待到春暖之后多有緩解。運用西醫(yī)方案治療慢性氣管炎盡管臨床療效較好,但“治標不治本”,病情容易反復。隨著近幾年來空氣污染的日益惡化,我國慢性氣管炎的發(fā)病率不斷提高,盡早探討出新的治療方案對于提高慢性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十分必要。
結語
本研究對本院26例慢性氣管炎患者進行了研究,對照組給予西醫(yī)治療方案,研究組給予中醫(yī)內科治療方案,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不良反應發(fā)生概率為0%。因此,中醫(yī)內科治療方案對于慢性氣管炎的療效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云松.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08).
[2] 王震.中醫(y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6(5):113-114.
[3] 蘇成軍.中醫(y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9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