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
(大連市友誼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01)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血管阻塞或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病[1]。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為探討兩種藥物在治療冠心病方面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差異,我院對106例患者的臨床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進行分析研究(納入時間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患者均符合WHO關于冠心病的相關診斷標準[2],排除有肝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惡性腫瘤、有出血傾向及對藥物過敏的患者。依據(jù)便利抽樣法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齡46~78歲,平均年齡(62.35±2.64)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2.15±0.54)年,觀察組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61.97±2.56)歲,病程6個月~6年,平均病程(2.23±0.61)歲。
1.2 治療方案:觀察組患者在抗凝、調(diào)脂、擴冠等基礎性治療[3]的基礎上進行氯吡格雷治療:給予患者氯吡格雷75毫克/次,口服,每天1次,4周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在冠心病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阿司匹林治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100毫克/次,睡前服用,每天1次,4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臨床療效評定標準:①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得到控制,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靜息心電圖恢復正?;蚪咏!"诤棉D(zhuǎn):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緩,心功能有所改善,患者靜息心電圖ST段回升超過0.03 mV,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由平坦轉(zhuǎn)為直立或T波變淺20%以上。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和心電圖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甚至病情惡化。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各項觀察指標變化情況,主要包括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排血量(CO)、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和左室收縮末內(nèi)徑(LVESD),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心功能變化情況及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以P<0.05表示組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經(jīng)過不同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8.6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0%,兩組患者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藥物治療前后心功能各項觀察指標比較: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心功能各觀察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功能比較(±s)
注:干預前,P>0.05;干預后,P<0.05
組別 時間 CO(L/min) LVEF(%) LVEDD(mm)LVESD(mm)對照組(n=53)治療前 5.05±0.45 38.79±5.62 62.37±5.75 46.55±5.41治療后 5.97±0.64 49.26±5.95 52.45±5.41 37.16±5.37治療前 5.03±0.5037.56±5.41 63.18±4.55 46.63±5.68治療后 5.53±0.7243.47±6.57 58.48±3.98 42.24±6.29觀察組(n=53)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有4例患者發(fā)生胃黏膜出血,3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不適等胃腸道反應,1例患者出現(xiàn)皮疹等過敏反應,3例患者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75%(11/53);觀察組有5例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納差等胃腸道反應,2例患者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21%(7/53),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冠心病是心血管內(nèi)科常見病及多發(fā)病,臨床上以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現(xiàn)為主[4],多見于老年人,病死率較高。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對老年心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夠失活P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絲氨酸乙?;瑴p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降低血小板聚集率[5]。但多數(shù)老年患者身體狀況不佳,并發(fā)癥和危險因素也逐步增多,長期服藥極易引起胃黏膜出血[6],安全性較低。
氯吡格雷是噻吩吡啶類抗血小板藥物,能夠在肝臟內(nèi)被激活,競爭性的結合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防止血小板與ADP結合,同時還能夠阻斷由ADP引起的血小板的活化擴增[7],導致血小板無法聚集,有效降低血小板凝聚率,進而降低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堵塞,達到治療目的。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阿司匹林,且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使用安全可靠。綜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阿司匹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