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衛(wèi)東
內蒙古新聞出版廣電局501臺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70
卡塞格倫天線是雙反射面天線,主反射面是旋轉拋物面,副反射面采用旋轉雙曲面設計,副反射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主反射面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天線的加工精度直接影響天線的電氣性能指標。501 臺12 米天線主反射面鏡面精度≤0.5r.m.s(均方根),副反射面鏡面精度≤0.15r.m.s。此外,天線的總裝調測精度也是至關重要的,以確保實現(xiàn)天線的高效率、高增益和低旁瓣的優(yōu)良性能。12 米天線的電氣性能指標主要有天線方向圖、天線增益、天線旁瓣特性、天線極化隔離度測試。
天線方向圖是天線輻射功率在偏離中心不同角度的相對信號大小,表示天線在不同角度的增益值。天線方向圖有直角坐標系和極坐標系表示法,在天線技術指標測試中被廣泛使用。
天線方向圖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參數(shù)之一是半功率角,也稱3dB 帶寬。天線半功率角指從輻射峰值點向軸兩側下降3dB 點的角寬度,即主葉瓣上場強為峰值點場強的1/√2=0.707 時的角度,此時功率下降為中心點一半。拋物面天線波束的半功率點寬度近似為70λ/D,λ為工作波長,D為天線直徑,也可以從天線方向圖中測得。和上述3dB 帶寬類似的還有10dB 帶寬,在方向圖中也經常用到。收發(fā)兩用天線的方向圖包括:發(fā)射方向圖和接收方向圖測試。
發(fā)射方向圖包括:方位和俯仰方向圖測試。501 臺使用東經125°衛(wèi)星進行測試,調制器發(fā)射單載波信號,測試不能使用調制波,信號電平為-19dBm,上變頻器發(fā)射頻率為5935MHz,并在輸入端加30dB 衰減器,四端口網路接垂直極化端口,固態(tài)功放發(fā)射功率為2.4 瓦,要確保功率合適,保證測試具有一定的動態(tài)范圍。步驟為:將12 米衛(wèi)星天線對準該衛(wèi)星,天線當前方位角是160.85°,俯仰角40.92°,極化-10°。首先,俯仰角固定不變,方位角從當前角度變化正負2°,將天線手動調到158.85°,即從158.85°開始轉動到162.85°結束。接著使方位角變化正負16°,即從144.85°開始轉動到176.85°結束。接下來方位角不變,讓俯仰角變化正負1°,從39.92°開始轉動到41.92°結束。使俯仰角變化正負12°,從28.92°開始轉動到52.92°結束。對端測試站使用自己的衛(wèi)星天線接頻譜儀測試501 臺發(fā)射天線方向圖。圖1 是衛(wèi)星公司使用正負3°角度范圍做的方向圖,表1 為圖1 測試得到的數(shù)據(jù)。表1 中12米天線的半功率角為0.25 度,因此,日常工作時須保證很高的指向精度,時常要對天線進行自動跟蹤。圖1 的方向圖左邊第一旁瓣和右邊第一旁瓣分別為-14.493dB 和-14.894dB,低于14dB,滿足相關要求。
圖1 方位偏離主軸3 度時的方向圖
接收方向圖也包括測方位和俯仰方向圖,使用衛(wèi)星自己的信標信號做測試信號,501 臺12 米天線在四端口網絡接矩形波導轉同軸接頭,通過電纜連接頻譜儀,通過頻譜儀進行測量。與發(fā)射方向圖測試角度一樣,一般窄角度用偏離主軸正負3 度,寬角度用正負15 度測試。
表1 方位偏離主軸3 度時主要測試數(shù)據(jù)
頻譜儀設置方法:將頻譜儀的span 值設置為0,相當于進行時域的分析,此時頻譜儀相當于一臺示波器,頻譜儀橫坐標單位是時間,sweep 設置為50秒(根據(jù)天線轉動時長設置該值,一般要大于天線轉動的時長),使用single sweep 即單次掃描。使用clear write 和Black A 配合使用完成測試。Res BW 設置在100~300Hz 為宜,帶寬相對要小,以提高單載波的動態(tài)范圍,便于觀察測量,同時不能太小如10Hz,信號不能進入頻譜儀中頻濾波器,無法測量。VBW 設置在100~200Hz。
天線增益跟天線的口徑有關系,也跟天線的波長有關系,還有跟天線的效率有關系。天線的效率是一個固定值,從50%~75%。一般的天線能達到50%,好一點的天線能達到60%,最好的天線可達到70%。增益跟天線口徑的平方成正比,跟波長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說跟頻率的平方也是成正比的。同樣的工作條件下,12 米發(fā)射天線和6 米天線相比的話,增益要高4 倍或者說增益大6dB??趶皆酱蟮奶炀€,它的增益越高。工作頻率越高的天線,增益越高。利用下面的公式,即可計算天線的增益:
其中:AZ3 是方位方向圖3dB 波束寬度(度),AZ10 是方位方向圖10dB 波束寬度(度);EL10 是俯仰方向圖10dB 波束寬度(度);EL3 是俯仰方向圖3dB 波束寬度(度);上述4 個角度都可以在方向圖中測出。G 是待測天線增益(dBi);Lf 是主反射面的精度誤差導致的天線增益損失。La 代表饋源插入損耗(dB)。表2 為501 臺12 米C 波段天線在發(fā)信和收信時所測得的增益。表2 中12 米發(fā)信天線和收信的增益分別為56.36 和53.42,高于該指標的技術要求。
另一種使用天線實測方向圖計算天線增益的方法是積分法,采用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數(shù)學公式求各包絡與橫坐標所形成面積之和,矩形分割各包絡再積分計算面積。本文不再做詳細介紹。
天線方向圖主瓣以外的波瓣為旁瓣。旁瓣應抑制到盡可能低的水平,就如能量守恒,要確保能量要集中到主瓣上,而旁瓣要少,這樣才能產生更高的增益。但是它的功率不可能完全集中在主瓣上,可能分布在主瓣以外的旁瓣上,所以叫旁瓣。廣電總局要求第一旁瓣要低于主瓣14dB,即在功率上要低于主瓣25 倍。旁瓣包絡的要求為一個分段函數(shù)即:超過下述包絡的同極化和交叉極化旁瓣峰值電平不應多于10%。
29-25 lg(θ)dBi(1°≤θ≤20°);
表2 12 米天線增益測試數(shù)據(jù)
-3.5 dBi(20°≤θ≤26.3°);
32-25 lg(θ)dBi(26.3°≤θ≤48°);
-10 dBi(θ≥48°)。
廠家技術人員通過使用電子經緯儀調整12 米天線副反射面的調整桿來滿足第一旁瓣低于主瓣14dB 的要求,可能需要進行多次調整,測試時廠家技術人員通過3 次精調副反射面實現(xiàn)了這一要求。通常要對方位和俯仰均做旁瓣包絡測試,使其指標都滿足要求。圖2 為方位偏離主軸15 度時的旁瓣特性。圖1 為方位偏離3 度時的旁瓣特性。圖1 和圖2 中左右第一旁瓣均滿足低于主瓣14dB 的技術要求,旁瓣包絡也符合上述分段函數(shù)的要求。
圖2 方位偏離主軸15 度時的旁瓣特性
為了提高衛(wèi)星轉發(fā)器的頻譜效率,通常采用正交頻率復用,這樣一來就必須保證其反極化泄露盡可能的小,以免影響轉發(fā)器上的反極化業(yè)務。同樣,如果是接收天線,若極化隔離不好,接收主極化信號的同時會收到反極化信號而影響正常使用。因此,必須保證有足夠的極化隔離度保障正、反極化信號的正常使用。我國規(guī)定天線的極化隔離度大于33dB,即反極化信號降低了1995 倍。12 米天線雖然是電動調整極化,通過天線控制器可實現(xiàn)遠程控制其旋轉,但是必須與中國衛(wèi)通公司密切配合將極化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指標大于33dB 的要求,一般衛(wèi)通公司會找一個沒有反極化業(yè)務的頻點進行調整和測試。圖3 為方位偏離主軸3 度時的交叉極化隔離度測試,其中X-pol(Co-pol-1dB)Left 表示主軸左側增益下降1dB時正反極化隔離度為-32.6356dB。X-pol(Co-pol-1dB)Right 表示主軸右側增益下降1dB 時正反極化隔離度為-30.7796dB。表3 為12 米天線交叉極化隔離度測試結果。從表3 可以看出,發(fā)射和接收極化隔離度符合技術要求,同時也符合總局的要求。
表3 12 米天線交叉極化隔離度測試結果
圖3 方位偏離主軸3 度時的交叉極化隔離度測試
12 米天線雖然滿足了上述電氣性能技術指標,按照衛(wèi)星公司的要求,在天線進入在線播出系統(tǒng)前,還需要進行極化調整并對載波上行功率進行標定。
為保證測試期間,內蒙古衛(wèi)視載波使用的頻段內,無非法載波的惡意干擾。501 臺使用備份系統(tǒng)在S5 轉發(fā)器上行測試單載波并對12 米天線的極化隔離度進行調整,然后由12 米天線上行內蒙古衛(wèi)視載波進行功率標定。鑒于501 臺當前使用11米天線工作時功放輸出功率為200W,考慮到今后主備天線切換時,無需調整輸出功率,便于播出操作,12 米天線工作時,功放輸出最好也為200W。
在501 臺測試時,告知工作在同轉發(fā)器的湖北地球站、青海地球站密切注意各自載波的播出質量。
(1)測試開始前,衛(wèi)星公司電話通知總局監(jiān)管中心和S5 轉發(fā)器用戶上行站。
(2) 501 臺將在 S5 轉發(fā)器3801.2MHz(衛(wèi)星公司指定)頻點上使用其備份系統(tǒng)上行單載波,上行單載波前將功放的衰減設置最大,避免上行單載波功率過大,影響S5 轉發(fā)器業(yè)務載波的正常工作。
(3)衛(wèi)星公司對501 臺的12 米天線極化隔離度進行調整,天線的極化隔離度應大于33dB。
(4)衛(wèi)星公司電話通知S23 轉發(fā)器的湖北、青海地球站,內蒙古地球站進行載波功率標定。
(5) 501 臺調整 12 米天線極化后,在 S23 轉發(fā)器代發(fā)內蒙古衛(wèi)視載波,功放輸出功率設置200W。
(6)衛(wèi)星公司根據(jù)“功帶平衡”原則、轉發(fā)器非線性特性、抗干擾需求和同轉發(fā)器用戶功率分配情況,最后綜合考慮后確定我臺功放的輸出功率,完成對我臺12 米天線上行載波功率標定。
(7)電話通知總局監(jiān)管中心測試完成。
上述測試項目是衛(wèi)星天線入網測試中必測項目,但是測試項目不限于上述項目內容,還有天線噪聲溫度、天線移動范圍測試等項目,這些不是本文關注的焦點,在這里不再介紹。衛(wèi)星地球站的發(fā)信天線通過上述指標的測試基本就滿足了衛(wèi)星網絡的運營要求,可以進行衛(wèi)星傳輸業(yè)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