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
27歲的王村村試圖為豬實現(xiàn)一個夢想。他在重慶的山頭上找了一塊草坪,在附近農(nóng)家買了一頭160斤左右的豬,又請來70多位學生,每三四個人負責一個氦氣罐充氣球。四個小時后,他們充了一兩萬只氦氣球,綁在一起,系在那頭豬的身上,然后——
即將離地的時候,豬跑了。
代替豬站在一兩萬只氣球底下的,是王村村。他彎著腰,努力保持重心向下,氣喘吁吁地對著鏡頭說:“我拉不動了,快點來(幫忙)?!?/p>
事情的結(jié)果顯然和王村村之前的設想不大一樣。在他的想象中,這本該是件浪漫的事。可到最后,“周圍人都在看你的時候,你整個感覺,就像你和豬結(jié)了一個婚”。
時隔一年多,王村村再次回憶起那個場景,搖頭笑了:“有一瞬間覺得我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小朋友。”
這條讓豬差點飛起來的視頻,在微博上收獲了135萬點擊量,4600多個點贊。彈幕上,不時蹦出來“超浪漫”,或是“無聊至極”。如今的王村村已經(jīng)是坐擁近350萬粉絲的微博大V,但依然很難給他的身份下定義——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他是網(wǎng)紅,是視頻博主,也是一個在衛(wèi)生間種水稻、給石榴籽選美的人。
當然,有一個總結(jié)一定不會錯:王村村,一個無聊的人。
幾乎所有最無聊的問題都能在王村村這兒找到答案。比如,一顆草莓到底有多少顆籽?
答案是289.2顆。
那是三年前,王村村買了一盒草莓,選了大小平均的十顆。他用鑷子小心地把草莓籽去掉,一邊去,一邊數(shù)。數(shù)了五顆后,他總共得到1446顆草莓籽,平均每顆草莓289.2個籽。然后,他把這些沒了籽的草莓一口吃掉。
“就是好奇?!蓖醮宕逯两穸己茈y給這種無聊的事找出更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種好奇心從小就有。小時候,他好奇蜻蜓是什么味兒,就把蜻蜓抓來烤著吃。他好奇喂豬用的豬潲水是什么味,也拿來嘗嘗,“還挺好吃”。
在那條數(shù)草莓籽的微博下方,有網(wǎng)友開玩笑:“火龍果也去籽吧?!蓖醮宕暹€真照做了。他把火龍果切成37塊長方片,挨塊清理。清理到第11塊時,已經(jīng)花了三個小時。白天還要上班的他困得撐不住,認輸了。
雖然敗給了火龍果,但王村村成功干過這些事:
他花了六小時,知道了一碗大米大概有16250粒。
他試圖舔完一根拳頭大小的巨型棒棒糖,三個小時后,他的舌頭腫了,口齒不清。他把沒舔完的棒棒糖用真空包裝起來,貼上“傳家寶”“目前還沒傳到下一代”的字樣。
他在快餐店點了30包大薯條,把它們倒在兩個托盤上,一個人吃。這么做的原因是:“只是突然覺得,我生命中應該有那么多薯條?!?/p>
這都是王村村在2016年做的事,他把它們定義為“古典主義無聊”。那時,王村村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月薪三四千,在天通苑與人合租一個房間,房租2200元,每人負擔一半。
更早的時候,他在法國讀金融專業(yè)。2015年,父親做生意失敗,為了不增加家里負擔,王村村選擇退學。另一個促使他離開校園的原因是,當時國內(nèi)互聯(lián)網(wǎng)蓬勃發(fā)展,移動支付更是造就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每次回國,他都有種“被時代潮流拋棄”的擔心。
退學后,王村村和朋友做一款資訊類APP,首先面臨的問題是,第一批用戶從哪兒來?于是,王村村開始研究微博,想借此吸引頭批用戶。他在微博上寫詩、發(fā)布設計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記錄養(yǎng)薩摩耶的日常。他去微博大號下面搶熱門評論,甚至為萌寵博主@回憶專用小馬甲寫過一首詩——確切來說是段子。他還花70多塊錢在淘寶上買了1.5萬名僵尸粉。
王村村第一次在微博上發(fā)布與無聊有關(guān)的事,是2015年。彼時,他發(fā)了一張喝養(yǎng)樂多的照片。有網(wǎng)友評論,為什么喝養(yǎng)樂多還要用吸管?他開始和網(wǎng)友較勁,把吸管編成了桃心、風車、星星……他把這條微博命名為“我與網(wǎng)友的戰(zhàn)爭”。后來的舔棒棒糖、數(shù)大米都屬于“我與網(wǎng)友的戰(zhàn)爭”系列。
還有一次,有人在評論里開玩笑:“給你幾根鋼筋,你是不是能編出個鳥巢?”王村村接受了“挑釁”。他用手機搜出鳥巢的建筑圖紙,一番研究后,發(fā)現(xiàn)鳥巢是24對鋼珠加上周圍鋼筋結(jié)構(gòu)的排布。他花了兩個小時,用電鉆、鋼絲做出了迷你版鳥巢。這條微博收獲的轉(zhuǎn)發(fā)量終于突破了100。這也讓王村村“第一次覺得用點腦子也能干點什么事”。
這些看似無聊,與網(wǎng)友對著干的舉動,逐漸成為王村村最受歡迎的微博。在他看來,選擇無聊只是一個定位,“你做這個東西,它總需要一個定位,只是我選了無聊而已”。
“你本身就是一個無聊的人嗎?還是為了迎合?”
王村村猶豫了:“我不太能下這種判斷,我不太知道。我只能說我是一個挺有耐心的人,也可能有點軸。”
數(shù)大米粒、數(shù)草莓籽、舔棒棒糖,這些作品被王村村稱為古典主義無聊。因為它們都是標準化的無聊——無論誰聽到這些事,都會感嘆一句“好無聊啊”。2016年,王村村發(fā)布的一系列古典主義無聊作品,幫助他收獲了300多萬粉絲(他強調(diào),里面包含系統(tǒng)給的僵尸粉)。
也大概在那一時間段,“無聊”逐漸衍生為一場全民運動。2014年11月18日,成都舉辦了中國首個“發(fā)呆大賽”,要求選手在兩個小時內(nèi),不能動、不能笑也不能睡著,否則將被淘汰。隨即,發(fā)呆大賽先后在重慶、上海、北京等地舉辦。王村村參加了上海的比賽,并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賽后他發(fā)現(xiàn),“第一,無聊其實是挺專業(yè)的一個事情;第二,我在無聊這個領(lǐng)域有天賦”。
可到了2016年底,他再翻看自己之前的作品,“突然(覺得)好沒意思”?!疤騻€棒棒糖能火,這個世界是不是有問題?這樣的東西除了有流量之外,意義在哪兒呢?”
他開始審視自己。整個2017年,他發(fā)微博的數(shù)量驟減,甚至一個月不更新。
他告訴朋友,接下來很長時間內(nèi)不會有廣告收入。他把父母在重慶留給他的一套房賣了,用這筆錢來維持“無聊事業(yè)”。最焦慮的時候,他會“失眠”“想死”。他把那段時間定義為“必須要經(jīng)歷陣痛的過程”。
那一年,王村村只做了兩個自己滿意的作品,一個是用氣球讓豬飛起來(盡管豬跑了),花了十萬塊錢;另一個是關(guān)于重慶火鍋的惡搞短片。他給自己定了個標準,以后做的任何東西,都要在很多年之后,還能拿給自己的孩子看。
“我開始想在我的東西里找一個我自己的位置,和我自己真的想表達的東西。”王村村說。
幾個月前,王村村在家打碎了兩只日式碗。他想利用碎片做點什么,但他沒想到好的創(chuàng)意。于是,他把碎片打掃起來,放在桌上顯眼的地方,讓自己每天都能看到它。
“按正常的話,大家會把碎碗扔掉?!庇浾呓o了個普通青年的做法。
“不,你有點反抗精神好不好?!?王村村反駁,“是碗碎了,你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把它扔了?!?/p>
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加工這兩只碗,但依然沒有得到最好的方法。“這個碗是被生活打碎的,我應該把它打得更碎,然后再去把它拼起來,我會覺得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p>
如今這已經(jīng)成為王村村的思維習慣,或者說是他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生活中,他遇到任何問題,頭腦都會自動開啟思考模式,還能做點什么嗎?還有其他的解決方式嗎?
類似作品被他定義為“現(xiàn)實主義無聊”。比起古典主義無聊,這些作品與生活有更密切的關(guān)系。生活是隨機的,作品也是隨機的。“現(xiàn)實主義無聊才是長久的,因為那真的是你的生活?!?/p>
在現(xiàn)實主義無聊的驅(qū)動下,王村村的想象力閥門被重新開啟了。
一次,他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彩票機,覺得好玩就下單了。半年后,他突然想到一個創(chuàng)意。他用它定期舉辦個人福利彩票,一張彩票100塊。如果沒中獎,那筆錢就進入獎池攢起來,直到中獎,再把所有錢一次性取出。截至目前,王村村的獎金池已經(jīng)有3700塊獎金。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這筆錢沒準兒會成為他的養(yǎng)老金。
王村村把大腦形容為“運行的后臺”,盡管第一時間并不知道怎么處理碎碗、彩票機,但是大腦在默默思考。如今,他的家里堆著四驅(qū)車、遙控車、飛鏢、釣魚玩具。或許未來某天,他就能找到利用這些物品的全新方式。
王村村家的半面墻上,掛著500色的彩色鉛筆。當時,他每個月收到一盒,總共收了20個月?!拔夷X子里一直想著,應該拿它來做點什么。已經(jīng)擺了很久了,我還在處理這個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