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維菌素與3種化學殺蟲劑復配對麥二叉蚜的聯合毒力

      2019-07-23 08:40:58董文陽王超杰桑夢科蘇栩陳爽朱振西陳錫嶺張百重
      植物保護 2019年2期
      關鍵詞:麥蚜阿維菌素

      董文陽 王超杰 桑夢科 蘇栩 陳爽 朱振西 陳錫嶺 張百重

      摘要為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延緩抗藥性,實現化學農藥的減量增效,我們探討了阿維菌素分別與吡蟲啉、啶蟲脒和氟啶蟲胺腈復配對麥蚜的聯合毒力。結果表明,阿維菌素與吡蟲啉有效成分比3:1,13:9,1:2,1:4,1:7時,其共毒系數分別為148.2,152.6,132.2,156.2,157.3,最佳配比為1:7,其LC50為O.485“g/mL;阿維菌素與啶蟲脒有效成分比15:1,5:2,1:1時,其共毒系數分別為155.3,198.9,139.1,最佳配比為5:2,其LC50為0.255ug/mL;阿維菌素與氟啶蟲胺腈有效成分比2:1,1:3,10:19,其共毒系數分別為241.3,176.3,206.4,最佳配比2:1,其LC50為0.222ug/mL。不同藥劑以增效顯著的配比混配使用,為麥蚜的有效防治和農藥的減量使用提供了更好的途徑。

      關鍵詞麥蚜;阿維菌素;殺蟲劑復配;聯合毒力

      中圖分類號:S481.9文獻標識碼:B DOI:10.16688/j.zwbh.2018096

      麥蚜是為害麥類的主要害蟲,它不但通過口針刺吸作物汁液,而且還傳播黃矮病毒病,造成麥類黃矮病盛行,小麥受害后,植株早衰、千粒重降低,有的甚至會全株死亡,小麥減產,品質下。小麥在我國北方地區(qū)是主食農作物,因此,麥蚜的防治尤為重要。全世界為害麥類作物的蚜蟲有32種,我國主要有麥長管蚜Sitobion avenae、禾谷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麥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麥無網長管蚜Acyrthosiphon dirhodum(Walker)等。黃淮海麥區(qū)以麥長管蚜、禾谷縊管蚜為主。長期以來,我國麥蚜的防治主要以化學農藥為主。主要包括新煙堿類、擬除蟲菊酯類和氨基甲酸酯類等化學殺蟲劑。但化學殺蟲劑大量、持續(xù)等不合理的使用,勢必造成麥蚜產生抗藥性,另外,麥蚜繁殖量很大,世代交替速度快,造成麥蚜對常用殺蟲劑產生了較高的抗性。

      阿維菌素作為一種無公害微生物源農藥,殺蟲譜廣,主要用來防治蟲體小、世代多、易出現抗藥性的刺吸性害蟲如害螨、木虱、蚜蟲等。其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易被土壤吸附,不會淋溶,無殘留,不會污染環(huán)境,在生物體內也無積累和持久性殘留。農藥復配劑在現代農業(yè)病蟲草害防治和新型農藥的研制和使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殺蟲劑的合理復配是延緩或克服害蟲抗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以提高藥效、降低成本。阿維菌素與化學殺蟲劑復配,一是可增加速效性,阿維菌素殺蟲速度較慢,但持效期長,與速效性殺蟲劑復配成的混劑,既有速效性,又有持效性;二是延緩害蟲產生耐藥性,因阿維菌素殺蟲作用機理特殊,與無交互抗性的化學農藥復配成的混劑能延緩害蟲產生耐藥性。

      因此,本研究以阿維菌素為主干藥劑,對其與吡蟲啉、啶蟲脒和氟啶蟲胺腈3種化學殺蟲劑進行復配,篩選出最佳配比,并測定其聯合毒力,以期獲得防治麥蚜的最佳防效,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更好地指導田問科學合理用藥。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試蟲

      供試蚜蟲來自中國農業(yè)大學昆蟲毒理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在溫度18~25℃,相對濕度大約50%~70%,光周期L∥D=17h∥7h的條件下飼養(yǎng)于養(yǎng)蟲籠中。飼養(yǎng)方法參照利用水培麥苗大量飼養(yǎng)麥蚜的技術。

      1.1.2藥劑

      98.54%啶蟲脒原藥(acetamiprid),96.00%吡蟲啉原藥(imidacloprid),98.20%阿維菌素原藥(ab-amectin),99.00%氟啶蟲胺腈原藥(sulfoxaflor),95.20%氧樂果原藥(omethoate)均來自深圳諾普信股份有限公司。

      1.2試驗方法

      1.2.1毒力測定

      生物測定采用玻璃管藥膜法,并稍加改進。先將氟啶蟲胺腈、吡蟲啉、啶蟲脒和阿維菌素分別用丙酮配制成2000mg/L的母液,使用時再用丙酮按等比或等差稀釋成5~7個濃度,每個濃度3次重復。用移液槍分別吸取200uL稀釋后的藥液加入到玻璃管(直徑1.8cm,高7.2cm,內表面積40cm2)中,立即滾勻。隨著丙酮的揮發(fā),藥劑會均勻附著于玻璃管內壁,靜置3h以上待丙酮完全揮發(fā)后用于生物測定,使用丙酮作對照處理。挑取20頭健康一致的無翅成蚜放入帶藥膜的玻璃管中,用紗布封住管口,在室內正常飼養(yǎng)條件下(溫度18~25℃,相對濕度50%~70%,光照L∥D=17h∥7h)飼養(yǎng),24h后檢查死亡率,只有一條腿動或完全不動者視為死亡,以對照死亡率小于10%為有效測定,并用對照死亡率進行校正。所得數據用POLO軟件進行分析,計算出氟啶蟲胺腈、吡蟲啉、啶蟲脒和阿維菌素等對麥二叉蚜的LG50。

      1.2.2殺蟲劑活性成分對麥二叉蚜的聯合毒力

      1.2.2.1殺蟲劑活性成分復配最佳配比的篩選

      采用交互測定法進行最佳配比的篩選。以單劑A、B的LCso為基礎,設11個濃度梯度及空白對照共12個處理進行測定,其中各處理兩單劑比例如表l(以各自LG50為100%,然后10等分,分別計算在各比例中的含量)。

      預期死亡率一A農藥LG50實際死亡率×A農藥所占比例+B農藥IG50實際死亡率×B農藥所占比例;

      毒效比率=實際死亡率/預期死亡率;

      毒效比率>1.25表現增效作用,毒效比率d0.75表現拮抗作用,毒效比率在1左右為相加作用。

      由表4可知,阿維菌素與啶蟲脒不同配比對麥二叉蚜的致死率高于各單劑的復配比例有9:1,8:2,6:4,5:5,4:6和2:8,以9:1致死率最高,達到81.35%,其中毒效比大于1.25的復配比例有9:1,8:2,4:6和2:8,具有增效作用,復配比例為9:1的時候,毒效比最大,為1.667。

      由表5可知,阿維菌素與氟啶蟲胺腈不同配比對麥二叉蚜的致死率高于各單劑的比例有8:2和4:6,以8:2致死率最高,達到80.21%,毒效比大于1.3的復配比例同樣為8:2和4:6,此2種配比具有增效作用,復配比例為8:2的時候,毒效比最大,為1.702。

      2.2阿維菌素與3種化學殺蟲活性成分對麥二叉

      蚜毒殺活性的協(xié)同增效作用

      經過測定阿維菌素與3種化學農藥復配的毒效比,確定了具有協(xié)同增效作用的配比組合,為了進一步測定這些復配組合的共毒系數,分別對各配比進行室內毒力測定,求出組合的LG50,然后結合其單個活性成分的LC50,計算共毒系數。

      由表6可知,阿維菌素與吡蟲啉有效成分比3:1,13:9,1:2,1:4,1:7時,其共毒系數分別為148.2,152.6,132.2,156.2,157.3,為增效作用,而1:1時,其共毒系數為119.7,為相加作用。當兩者有效成分比為1:7時,達到最大共毒系數157.3,LG50為0.485ug/mL。

      由表7可知,阿維菌素與啶蟲脒有效成分比15:1,5:2,1:1時,其共毒系數分別為155.3,198.9,139.1,為增效作用,而7:2時,其共毒系數為81.9,為拮抗作用。當兩者有效成分比為5:2時達到最大共毒系數198.9,LG50為0.255ug/mL。

      由表8可知,阿維菌素與氟啶蟲胺腈有效成分比2:1,1:3,10:19,其共毒系數分別為241.3,176.3,206.4,均為增效作用。當兩者有效成分比2:1時達到最大共毒系數241.3,LG50為0.222ug/mL。

      3結論與討論

      阿維菌素是一種新型抗生素,具有結構新穎、農畜兩用的特點,已有報道阿維菌素與其他化學農藥復配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國內評價農藥復配增效作用的方法主要采用共毒系數法。該方法可直接得到某個配比是否增效及增效程度,但在選擇兩單劑的配比比例時,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很可能出現所選擇的所有配比增效作用都很弱甚至出現拮抗作用的現象。因此可以先采用交互測定法進行最佳配比的篩選,再用共毒系數法,根據各藥劑的毒力值,計算出有增效作用的配比組合。

      本文在測定阿維菌素、吡蟲啉、啶蟲脒和氟啶蟲胺腈各單劑對麥二叉蚜毒力的基礎上,研究了阿維菌素與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胺腈的復配對麥二叉蚜的聯合毒力作用。結果顯示,阿維菌素分別與3種化學殺蟲劑配比恰當時均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其中,當阿維菌素與吡蟲啉有效成分比為1:7時,共毒系數為157.3,其LCso為0.485ug/mL;當與啶蟲脒有效成分比為5:2時,共度系數為198.9,LG50為0.255ug/mL。阿維菌素與氟啶蟲胺腈復配比例在2:1時,共毒系數最大為241.3,其LQo為0.222ug/mL。據報道,阿維菌素與吡蟲啉復配對梨木虱和菜蚜有較好防效。阿維菌素和氟啶蟲胺腈復配對瓜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任淑年將阿維菌素和啶蟲脒復配對白粉虱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首次系統(tǒng)研究了阿維菌素分別與3種化學殺蟲劑復配對麥二叉蚜的最佳配比及其聯合毒力。這將為針對麥蚜復配劑配方的篩選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但復配劑的劑型及田問試驗仍需進一步研究。農藥混劑的篩選不僅需要室內測定,而且需要田問藥效試驗的驗證,還要考慮田問環(huán)境和害蟲發(fā)生情況等因素。并且由于麥田新煙堿類殺蟲劑長期大量使用,麥蚜已經對其產生一定抗性。阿維菌素、氟啶蟲胺腈和吡蟲啉等殺蟲劑的作用機制差異較大,無交互抗性。因此,阿維菌素與氟啶蟲胺腈的復配藥劑可作為吡蟲啉和啶蟲脒的輪換藥劑使用,以延緩麥蚜對吡蟲啉和啶蟲脒的抗性發(fā)展。

      猜你喜歡
      麥蚜阿維菌素
      西藏高原小麥的病蟲害防治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
      河南小麥麥蚜的發(fā)生與防治
      吡蟲啉不同施藥方式對麥蚜防治效果及小麥產量的影響
      阿維菌素與螺螨酯對沾化冬棗截形葉螨的毒力篩選及田間防效研究
      配方施藥,為什么配制阿維菌素
      農家之友(2019年5期)2019-01-17 00:18:10
      基于Allee效應的麥蚜種群捕食-食餌模型的分析與控制
      不同殺蟲劑對麥蚜的控制效果研究
      EGSB反應器處理阿維菌素廢水
      犢牛阿維菌素中毒病例報告
      阿維菌素在稻米中的殘留檢測
      應用化工(2014年9期)2014-08-10 14:05:08
      苍南县| 渝中区| 白沙| 蓝田县| 米易县| 正安县| 荥经县| 景宁| 星子县| 肥东县| 九江市| 西贡区| 泸溪县| 仙游县| 油尖旺区| 普宁市| 白沙| 巩留县| 竹北市| 乐清市| 温州市| 甘谷县| 休宁县| 澄城县| 苏尼特右旗| 商河县| 额尔古纳市| 吉林省| 原平市| 绵阳市| 临夏县| 始兴县| 东平县| 泰宁县| 玉屏| 绍兴市| 宜宾市| 台北县| 桓仁| 无极县|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