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領域對音樂藝術的重視,為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小提琴藝術實踐不再是音樂院校的專屬課程,逐漸也在普通高校中展開教學活動。本文針對在普通高校中開設的小提琴選修課程,對非音樂專業(yè)的小提琴教學現狀以及基本功訓練的幾個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總結,并構建合理的教學觀和學習觀。
關鍵詞:高校小提琴教學;基本功訓練;教學觀和學習觀
眾所周知,小提琴藝術是一門“舶來品”。早在20世紀初,就已出現了一批小提琴專業(yè)的留學生,它標志著中國小提琴藝術的真正起步。任何一門藝術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傳承,小提琴這門藝術的傳承與學校教育密不可分。
1 課程設置及教學現狀分析
在普通非音樂專業(yè)的高校中,小提琴課程設置與專業(yè)音樂院校有著顯著的區(qū)別。其一,教學的對象不同,在普通非音樂專業(yè)院校中,選修小提琴課程的學生大多數是零基礎的。其二,專業(yè)音樂學院的小提琴教學通常采用一對一的教學,而在普通非音樂專業(yè)的高校中,一個老師需要教導由數十個學生組成的集體。
目前,在高校業(yè)余小提琴教學中存在著幾點弊端:
第一,作為一門選修課程,在課程的受重視程度上,遠低于專業(yè)音樂院校。例如在課時的安排量上有著明顯的落差。以某普通高校為例,小提琴選修課程僅兩周一次,一學年約36—40課時。
第二,學生的興趣不足。由于學習小提琴入門難,尤其在初學時,不僅演奏姿勢難以把握,音色也不夠優(yōu)美。雖然小提琴已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大多數學生只能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間接的方式接觸到它,在心理上容易產生距離。
第三,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小提琴作為一門全校性的選修課程,其教學對象具有隨機性。由于每個學生身體條件迥異,例如手指過短或過細,接受能力也有高低之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共性,也要充分考慮個性。
2 科學有效的基本功訓練
“樂器皇后”小提琴因其繁雜的演奏技巧被公認為教學門檻較高的樂器之一,但無論是專業(yè)的還是業(yè)余的小提琴學習,系統的教學方法對引導學生的學習、規(guī)避學習盲點是必不可少的。
2.1 持弓
關于持弓,有一套較為科學的方法,共分為五步,過程如下:第一步,將右手手掌朝上,五個手指自然伸張;第二步,弓毛朝上,弓尖在左,弓尾在右,將馬尾庫和弓桿交界處的凹處(觸桿點)放置于中指的第二關節(jié);第三步,小指頂住弓尾;第四步,拇指彎曲,將指肚偏右處斜頂觸桿點;第五步,食指、中指、無名指朝左彎曲,順貼弓桿,中指和無名指需斜放于馬尾庫,最后將琴弓翻轉,手掌朝下,握弓姿勢完成。
成人中最常見的問題是拇指關節(jié)塌陷。針對此問題,可以讓學生將拇指放于馬尾庫處適應一段時間,使拇指得到放松,學生熟悉這一動作后,再將拇指放回原處。
2.2 運弓
掌握正確的運弓方法是形成良好音色的前提條件。要使小提琴形成良好的共鳴與干凈的音色,在運弓過程中應該盡量讓琴弓垂直于琴弦運行。
運弓的教學可分步講解,簡單地總結為,上半弓:大臂不動,小臂、手腕和手指參與動作;中弓:大臂不動,小臂、手腕及手指參與動作;下半弓則由整個手臂參與動作。
2.3 左手手指的技能練習
針對左手的入門練習,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左手的手指操訓練,左手輕握拳,拇指在外,從食指開始,每個手指彎曲獨立做抬指的動作,練習的目的是鍛煉指根發(fā)力及每個手指的獨立性;第二步,琴身上的抬指練習,四指彎曲在琴身上做抬指的動作,用指肚敲擊琴面,發(fā)出清脆的敲擊聲。第三步,在指板的第一把位上進行抬指的練習。
3 構建合理的教學觀和學習觀
針對目前高校小提琴選修課程設置和教學現狀,須構建合理的教學觀和學習觀,才能使這一課程充分發(fā)揮其教學意義。
構建合理的教學觀應擺脫過分專業(yè)化的教學方式。傳統的小提琴教學通常以技能學習為主,但同時不能忽視小提琴藝術的娛樂性及其社會功能。高校非音樂專業(yè)的小提琴藝術教學應該更多地將重點置于素質教育的教學模式中。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采取欣賞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基礎技能的同時,得到審美的體驗。
在構建合理教學觀的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學習觀。與兒童的小提琴教學相比較,大學生有著更成熟的音樂心理。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定基礎的音樂審美觀,在音樂學習中有著更敏捷的思維,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但是,由于高校中學分管理的設置,容易使學生的學習產生功利性。因此,學生應避免為了學分而學的被動的學習觀,而應積極地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高校小提琴藝術的培養(yǎng),目的不在于培養(yǎng)技能超群的專業(yè)人才,而在于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yǎng)和藝術情操。在小提琴藝術的實踐中,體會音樂的律動感、旋律感及音樂結構的空間感等。通過合理的教學,使小提琴的藝術實踐成為其他專業(yè)學生的“他山之石”。
參考文獻:
[1] 洛秦主.小提琴藝術全覽[M].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2] 練宏.在實踐中思考成人小提琴教學[J].樂器,2008(03):46-49.
[3] 譚嘯.高校非音樂專業(yè)小提琴教學初探[J].麗江學院學報,2005(03):89-91.
[4] 樊海倫.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小提琴選修課學生的練琴興趣[J].樂器,2010(11):44-46.
[5] 田世英.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學漫議[J].人民音樂,2001(09):44-45.
作者簡介:李金萍(1984—),女,福建武平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小提琴教學與民族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