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江月 劉彥樂
(威縣第二中學,河北 威縣 054700)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教師而言,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無聊,只是從讀音、基本用法等表層進行講解,缺乏邏輯和系統(tǒng)性。隨著人教版英語學習內容的增加、教材難度的加大,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逐漸感到吃力,他們天天花大量時間死記硬背,卻收效甚微,更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發(fā)散性思維工具,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激活思維,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聯(lián)想力。
20 世紀60 年代初期,思維導圖(又名腦圖、心智圖)被享譽“世界大腦先生”的英國著名心家、教育專家東尼·博贊(Tony Busan)所創(chuàng)。思維導圖就是一種放射性的思考方式,其以一個中心詞匯為起點,進行無數(shù)具有層次的分支,通過直觀的圖文并茂,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使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信息建立有效的記憶鏈接。它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
思維導圖是知識以圖式的形式在人腦中儲存的一種方式,把人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可視化,是一種可視化的教學和學習策略。它借助顏色、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基本、自然、易被大腦接受的規(guī)則,將大量的枯燥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使其系統(tǒng)化、重點突出、條理清晰、簡單易學。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難度,使學生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音是聽說的基礎,學好語音是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也有助于詞匯記憶。在初一英語語音詞匯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整理英文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律,使學生在新的詞匯學習中能快速正確拼讀。以長元音/u:/為例:如圖一所示,讓學生總結發(fā)/u:/音的字母或字母組合,選擇長元音/u:/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圖,以字母和字母組合o/oo/u/ou為二級分支,在三級分支上展示例詞,發(fā)現(xiàn)發(fā)音規(guī)律,音形結合,鍛煉拼讀,展開詞匯教學,可加快對語音的認識和單詞的記憶。
掌握好詞根詞綴是提高詞匯量的有效途徑,是科學記憶單詞最有效的方法,運用思維導圖教授詞根詞綴,能夠最大限度擴充學生的詞匯量。以詞根mean為例:選詞根mean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畫出一級分支的單詞meaning,meaningful和meaningless,二級分支注釋詞音、詞性和詞義。以詞綴-less為例,選詞綴-less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畫出一級分支useless,careless,hopeless,homeless,helpless,colorless等,二級分支注釋詞義。通過思維導圖將詞根、詞綴相同的單詞分組,這樣能夠將不同的詞匯串聯(lián)起來,幫助學生更高效地記憶單詞,提升學習者對詞匯的記憶程度及歸納能力。
初中英語詞匯中有很多近義詞、同義詞,其辨析不僅是教學的一大難點,學生學習上也容易混淆。通過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思導圖分類整合,圖文并茂、簡單明了,促進其掌握辨析同義詞、近義詞之間的關聯(lián),加強存儲記憶,發(fā)散思維。激活學生詞匯運用。以have/there be例:選“有”為思維導圖的中心主題,畫出一級分支的單詞have和there be,在二級分支進行辨析造句(見圖二)。將思維導圖運用在相近單詞的辨析中,能加深對詞匯的理解,激活思維。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能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詞匯網(wǎng)絡,使詞匯學習會變得更加的直觀清晰,不但有利于師生的教與學,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優(yōu)化教學;而且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聯(lián)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