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蕓
在太行山東部與華北平原交界的河北省平山縣,有這樣一個神圣的地方。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這里辦公,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新中國從這里走來——這個地方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當年,七屆二中全會后,中共中央從西柏坡啟程前往北平。惜別送行的父老鄉(xiāng)親,毛澤東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p>
如今,七十年滄海桑田,山鄉(xiāng)巨變。在脫貧攻堅大決戰(zhàn)中,革命老區(qū)平山于2018年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向全國人民交出了“趕考”路上的又一份答卷。
你瞧,在這條扶貧“趕考”路上,有一群青春身影“C位出道”,格外亮眼——一沓便簽條,記錄著一位團干部幫扶山區(qū)人民脫貧的責任與擔當;六十一個蔬菜大棚,見證著一位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帶領鄉(xiāng)親們致富的勇氣和毅力;四本日志本,承載著一位駐村第一書記努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信念與使命。
團平山縣委書記許江濤為這些“C位出道”的年輕人“點贊”。在他看來,圓夢追夢,在平山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青年要“C位出道”;引導幫扶,助力平山青年融入扶貧攻堅大局,團組織也要“C位出道”。
正是帶著這樣“C位出道”的信心和決心,奮斗在平山脫貧第一線的青年“趕考人”們用實際行動演繹著青春扶貧的精彩故事,用智慧與汗水書寫著助力脫貧的青春答卷,在平山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時代舞臺上當仁不讓,大放光彩……
說起團平山縣委青工部部長彭曉民,同事們都要夸一句“工作能手”——無論多繁雜的工作到了他那里都會被安排得妥妥當當。而彭曉民高效工作的秘訣,則是他案頭那一沓沓隨時更新記錄每日任務的便簽條。
2016年是彭曉民來團平山縣委工作的第一年,服從組織安排,他作為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組的一員來到平山縣回舍鎮(zhèn)西洪子店村進行對口幫扶。入戶走訪,挖窮根、找窮脈,駐村的經歷給彭曉民日后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2017年,彭曉民負責起團縣委的學業(yè)幫扶任務,也就是從那時起,他的工作便簽越記越多。
在彭曉民看來,做好學業(yè)幫扶一方面要“把好入口”,讓每一筆資金捐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完成學業(yè);另一方面則要“收好出口”,時刻關注受助學生動態(tài),助力他們更好成長成才。
據了解,整個平山縣劃分有23個鄉(xiāng)鎮(zhèn)、700多個村,建有20多所希望小學,每所學校的硬件配備、師資條件各不相同,每名貧困學生的情況也都不一樣。為了更精準地進行幫扶,彭曉民拿出了當年駐村工作時的方法,走進一所所學校、一戶戶貧困學子家中了解情況。工作任務繁重加上山區(qū)交通不便,有時一整天也只能走訪一兩個鎮(zhèn)。
一次,彭曉民和同事們赴平山縣崗南、南甸兩鎮(zhèn)入戶走訪,一大早就出發(fā)的他們完成一個鎮(zhèn)的走訪工作出來就已經是下午了。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度,他們決定繼續(xù)趕路,孰料途中忽遇大雨,車子在泥濘、崎嶇的山路上前行,一路磕磕絆絆很是驚險,卻沒有一個人抱怨。那天,完成所有走訪任務回到縣城,已經是夜里了。
“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我們必須做好走訪工作,核實好學生的家庭狀況,確定合適的受助對象?!迸頃悦窀嬖V記者。
辛苦的付出換來了豐碩的成果。據許江濤介紹,2018年,團平山縣委累計對接石藥集團、張家口銀行等單位、組織36家,開展“晨光助學行動”等公益活動42場,募集公益資金184.7萬元,資助貧困學生889人,幫助67名建檔立卡貧困生順利走進大學。
把好了學業(yè)幫扶的“入口”,也要管好“出口”,關注受助學生后續(xù)學習、生活動態(tài),隨時為他們成長成才提供幫助。為此,團平山縣委每年都會組織已經進入大學的受助學生回來座談,與他們聊聊大學生活,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細心的彭曉民還專門建立了微信群,方便學生們隨時聯系自己。
為了感謝團縣委的幫扶,一些受助學生送來了自己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彭曉民內心滿是欣喜和感動:“看到學生們得到幫助完成學業(yè),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我是真的替他們開心,感到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彼霓k公桌上,那一沓沓整齊擺放著的、記滿工作任務的便簽條分外醒目……
這位叫齊利沙的年輕姑娘站在你面前,美麗、淳樸還有一些靦腆,你不會想到她居然有那么多“頭銜”——全省助力脫貧攻堅青年典型代表、平山縣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作為平山縣華鑫蔬菜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這些稱號放在齊利沙這位遠近有名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身上可謂實至名歸。
齊利沙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還要從2010年說起。當時,眼看著農業(yè)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廣闊前景,頭腦靈活的齊利沙租了一百多畝地搞起了大規(guī)模露天種植。然而,由于欠缺經驗和技術,剛起步就虧了本。
怎么辦?齊利沙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了失敗原因,找準方向重新出發(fā)——她建起了透明拱棚,開始大棚種植綠色有機蔬菜。為了能夠順利獲得豐收,齊利沙專門聘請了農業(yè)技術專家前來指導,并且申請了綠色認證,注冊了自己的蔬菜品牌。就這樣,齊利沙的華鑫蔬菜專業(yè)合作社正式成立了,這次,她要帶著鄉(xiāng)親們一起走上富裕路。
一切都在慢慢步入正軌。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弟弟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給齊利沙帶來了沉重一擊。當時,得知弟弟被查出白血病后,剛剛生完二胎的齊利沙立刻啟程趕往北京為弟弟做骨髓移植。那段時間,齊利沙經常往返于北京和平山之間,一邊要挑起繁忙的工作,另一邊則要照顧弟弟和幼小的孩子,身心俱疲。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壓力大的時候她只敢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
病情兇猛,弟弟還是走了。內心崩潰的齊利沙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弟弟而滿心愧疚,她甚至想到過放棄事業(yè)??赡切└约阂黄鸶傻泥l(xiāng)親們該怎么辦呢?齊利沙在心里反復問自己。
“我知道我必須堅持,如果我放棄了,對不起鄉(xiāng)親們!”齊利沙挺過來了?;礊閯恿?,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獲得了豐收,給鄉(xiāng)親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齊利沙的61個蔬菜大棚累計帶動了4個村的35戶貧困戶脫貧。
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齊利沙并沒有止步于此。團縣委牽線搭橋,邀請專家組織起各 種農業(yè)技術培訓,齊利沙幾乎每場都要參加。培訓幫她打開了思路,齊利沙又種起了暢銷的瓜果,養(yǎng)起了經濟效益更高的林蛙,帶著鄉(xiāng)親們奔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像齊利沙這樣的青年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還有很多。據團平山縣委副書記王秋靜介紹,以“鄉(xiāng)村旅游”“農產品深加工”等為重點扶貧產業(yè),團縣委通過實施“團支部+致富帶頭人/農業(yè)龍頭企業(yè)+貧困戶”的“典型引領、群眾參與、組織托底”的合作模式,實現幫扶近400戶家庭,帶動26個貧困村1062人脫貧致富。
“對于這些青年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我們要給予充分支持?!蓖跚镬o表示:“團縣委要發(fā)揮優(yōu)勢,做好服務,幫助他們更好發(fā)揮青年典型引領作用,帶動鄉(xiāng)親們共奔富裕路?!?h3>四本日志本
“我在鄉(xiāng)鎮(zhèn)干過,有基層工作的經驗,一定能做好!”平山縣稅務局科員張亞飛立下了“軍令狀”——2018年6月,張亞飛作為第一書記來到平山縣孟家莊鎮(zhèn)老墳村,開始了駐村工作。
老墳村地處大山深處,距離縣城開車要走一個多小時,貧困程度大,留守人員多,村民們脫貧積極性不高,是平山扶貧難啃的“硬骨頭”。
為了讓工作順利開展,張亞飛決定先做通村民們的思想工作。在孟家莊鎮(zhèn)團委的協助下,張亞飛通過“走親”的方式挨個走進貧困戶家中,與鄉(xiāng)親們拉起家常,聊起“致富經”?!疤貏e感謝鎮(zhèn)團委的同志們,他們更了解村里的情況,有他們協助工作方便了不少?!睆垇嗭w說。
思想基礎打好了,接著就要干出實效。張亞飛牽頭在村里搞起了“五大產業(yè)”:其一,修溉水渠,助推當地花椒產業(yè)發(fā)展。老墳村的花椒種植以前是“靠天吃飯”,天一旱花椒必然歉收。為此,張亞飛協調相關部門修建了灌溉水渠,還請來農業(yè)技術人員指導,助推村里花椒產業(yè)發(fā)展,直接帶動起8戶貧困戶就業(yè)。其二,幫助完善村鎮(zhèn)自來水工程建設,讓村民用上“方便水”,喝上“放心水”。其三,修繕護村壩工程,防治水患。其四,修垃圾站、改建廁所,進行村容整治。其五,在村里主要道路安裝了25盞太陽能路燈,方便村民夜間出行。
在張亞飛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今年老墳村已經實現了整村脫貧,村民們都在感嘆村里環(huán)境好了,錢包變鼓了,生活質量也大大提高了。
回望一年的駐村工作,一幕幕情景歷歷在目:老墳村海拔相對較高,冬季十分寒冷,踏著結冰的路面、迎著風雪,張亞飛走進一戶戶村民家中;年邁的母親要做手術,當時面對緊急任務的張亞飛分身乏術,只能讓姐姐帶母親去看?。蝗ツ?月,妻子生二胎,張亞飛在預產期前兩天才匆忙趕回家,看到孩子順利出生后轉頭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張亞飛把每天的工作都記錄在日志本上,做好總結,寫下心得、思考。駐村兩年來,他已經寫完了滿滿四大本。
今年5月, 張亞飛獲得了團平山縣委頒發(fā)的五四青年獎章,這對他是一個極大的鼓勵?!拔壹热粊砹?,就要扛起這個擔子”,張亞飛說:“在這條扶貧‘趕考路上,要把卷子答好,要讓鄉(xiāng)親們滿意,青春才有價值!”
這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時代。一沓便簽條、六十一個蔬菜大棚、四本日志本的故事仍在繼續(xù),更多這樣感人的故事還在陸續(xù)上演,奮發(fā)有為的年輕人前赴后繼,勇往直前,以理想、信念、擔當、奮斗為筆書寫著人生的華章。
這也是一個氣象萬千的時代。面對機遇和挑戰(zhàn),青春該如何博出彩?這群奮斗在平山脫貧攻堅第一線的青年“趕考”人已經給出答案——在青春建功新時代的大舞臺上,青年不僅要穩(wěn)站“C位”,更要將“C位”站好!來吧,不要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攜手前行吧,用青春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