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東,張崇波Cheng Dong,Zhang Chongbo
?
基于VB 6.0的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程序的設計
程 東1,張崇波2
Cheng Dong1,Zhang Chongbo2
(1. 北京汽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整車實驗室,北京 101300;2. 國家汽車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北京順義),北京 101300)
JT/T 1178.1—2018《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標準已正式實施,標準新增加了對載貨汽車載荷布置標識曲線配備的強制要求。一方面能夠指導車輛生產(chǎn)企業(yè)校核車輛允許裝載的情況,從而改進設計,另一方面可以指導貨運企業(yè)合理裝載,保證車輛運行安全。從標準要求出發(fā),利用VB 6.0設計了一款程序,能夠根據(jù)載貨車輛參數(shù)繪制出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簡化了標準中的繪制方法和流程,節(jié)約了繪圖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度。
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程序設計
JT/T 1178.1—2018標準實施,對載貨汽車載荷布置標識曲線有強制配置的要求,在依據(jù)標準方法檢測的過程中,利用Excel等軟件進行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較為繁瑣,需要先對曲線進行繪制,然后再判斷截取。通常情況下,標準的載荷布置曲線由5條曲線組成,在某些情況下由于車輛自身設計原因,實際繪制時,個別曲線無交叉;因此,實際的載荷布置曲線可能僅由3或4條曲線組成,人工做法一般是先繪制5條曲線,然后根據(jù)具體情況對5條曲線的相交情況進行判斷,再擦除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曲線,最終得到載荷布置標識曲線,人工處理過程耗時耗力,在實際工作中,為了簡化繪制流程,節(jié)約時間,利用VB 6.0平臺設計了一款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載荷布置標識曲線是以貨物質心位置為變量(橫坐標)計算最大允許裝載質量(縱坐標)的曲線[1]。貨運企業(yè)在裝載時,可以利用此曲線對載荷進行合理裝載,使車輛軸荷能夠滿足車輛安全運行的軸荷要求,對于減少道路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義。
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的繪制主要利用力矩平衡原理,以車輛其中一軸作為支點,計算另一軸上的受力情況,通過變換貨物的實際位置確定最大允許裝載質量。曲線需要滿足前軸、后軸(組)的軸荷不超過設計限值,總質量不超過車輛最大允許總質量,轉向軸、驅動軸(組)的最小載荷滿足設計要求這5個條件。由此可以畫出5條曲線,分別是前軸最大承載限值曲線a、后軸(組)最大承載限值曲線b、最大允許裝載質量限值曲線c,轉向軸最低載荷曲線d以及驅動軸最低載荷曲線e。各條曲線與貨物質心位置的函數(shù)關系為
式中:各變量符號含義均與標準JT/T 1178.1—2018中相同,并增加了車輛最大允許裝載質量max。各變量含義與單位見表1[2]。
表1 參數(shù)定義[2]
為了方便程序設計,先對設計流程進行梳理,分步進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程序設計流程圖
考慮到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需要較多的車輛參數(shù),從程序的易用性出發(fā),便于使用者快速理解各個參數(shù)的含義并將車輛參數(shù)輸入程序,借助VB 6.0的圖形界面將各個參數(shù)在車輛上的位置用圖示的方式標示出來,直接將數(shù)據(jù)填寫至圖示位置即可。程序最終界面如圖2所示。程序界面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輸入端和輸出端,考慮使用習慣,左邊設置為輸入端,即車輛參數(shù)輸入界面,右邊設置為輸出端,即載荷布置曲線界面。由于程序的專用性,只設置兩個命令按鈕,分別對應繪制載荷布置曲線功能和保存曲線的功能。
圖2 程序界面
2.2.1 變量定義及賦值
定義各個車輛參數(shù)值的符號和類型,并將輸入的車輛參數(shù)值賦值給各變量。將界面中顯示的各車輛相關參數(shù)定義為single(單精度)類型,便于計算。
2.2.2 坐標軸及網(wǎng)格線繪制
根據(jù)貨箱有效裝載長度和最大允許裝載質量來確定橫、縱坐標軸的最大顯示值,橫坐標最大值max設置為貨箱有效裝載長度,縱坐標最大值max設置為最大允許裝載質量+1,以便顯示曲線完全。利用Line函數(shù)語句繪制橫、縱坐標軸及網(wǎng)格線。
2.2.3 利用分段函數(shù)表示圖形
如圖3所示,假設載荷布置標識曲線上5條曲線a、b、c、d、e都存在,其交點對應的坐標分別為ea、ac、cb、bd,則可以將縱坐標裝載貨物質量的函數(shù)關系式表示為分段函數(shù),即
2.2.4 利用條件判斷語句確定曲線構成
利用式(1)~(5)可以求出ea、ac、cb、bd的表達式分別為
用If語句對ea、bd進行條件判斷,帶入相關車輛參數(shù)計算得到ea,如果ea<0,即曲線e,a在[0,max]內無交點,則令ea=0,即載荷分布曲線上不存在曲線e;如果帶入相關參數(shù)后求得bd>max,即曲線b,d在[0,max]內無交點,則令bd=max,即載荷分布曲線上不存在曲線d。利用條件判斷語句實現(xiàn)自動判斷,省去了人工繪制方法中先繪圖再根據(jù)具體情況修改擦除曲線的步驟,提高了效率。
2.2.5 曲線繪制和符合性判斷
利用窮舉法以步長0.001繪制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范圍為[0,max],得到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由于標準JT/T 1178.1—2018要求直線段的距離即曲線c宜大于0.2m或貨箱可裝卸長度的10%,可以利用cb和ac的差值來判斷該車載荷分布設計是否完善,如果其差值不符合要求,則輸出“直線段的距離過短,請對車輛設計進行調整”進行提示,然后繪制載荷分布曲線;如果差值符合要求,則直接繪制曲線。
2.2.6 程序優(yōu)化
為了便于使用者操作程序,每個參數(shù)不僅用圖示表達,還添加了參數(shù)提示,點擊每一個參數(shù)名,都會彈出該參數(shù)的含義說明。例如點擊ST參數(shù),會彈出其詳細說明,如圖4所示。
圖4 參數(shù)提示示例
2.2.7 程序測試
為了驗證程序繪制圖形的準確性,現(xiàn)以兩輛某型載貨汽車為例進行說明,樣車參數(shù)見表2。
表2 某型載貨汽車參數(shù)表
在程序左側輸入兩車輛參數(shù),點擊繪制載荷布置曲線,均出現(xiàn)提示“直線段的距離過短,請對車輛設計進行調整”,說明車輛載荷分布設計并不完善,有改進的空間。輸入樣車1參數(shù),程序運行結果如圖5所示,輸入樣車2參數(shù),程序運行結果如圖6所示。按照標準JT/T 1178.1—2018中方法在Excel中繪制這兩輛樣車的載荷布置曲線,所繪制的曲線未刪除多余線條,并用虛線表示多余線條,與程序運行結果進行比較,如圖7、圖8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兩種途徑得到的繪制結果并無差異,程序運行結果準確,通過驗證。測試過程中程序運行流暢,無錯誤提示,很好地完成設計目標,可以作為檢測的輔助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圖5 樣車1程序運行結果
圖6 樣車2程序運行結果
圖7 程序繪制和在Excel中繪制的樣車1載荷布置曲線
圖8 程序繪制和在Excel中繪制的樣車2載荷布置曲線
為解決實際工作中載荷布置標識曲線繪制不便的問題,借助VB 6.0軟件平臺設計編寫了一款簡單易用的程序,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自動繪制載荷布置標識曲線,提升了工作效率。
[1]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 1178.1-2018[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16-19.
[2]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營運貨車安全技術條件第1部分:載貨汽車》(JT/T 1178.1-2018)釋義[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8:102-114.
[3]孟德欣,謝婷,王先花.VB程序設計[M]. 1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52-59.
2019-04-09
U467.1
A
10.14175/j.issn.1002-4581.2019.03.008
1002-4581(2019)03-0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