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哈耶克的起落人生

      2019-07-17 08:39:30智宇琛
      傳記文學 2019年7期
      關鍵詞:哈耶克凱恩斯經濟學

      智宇琛

      中國社會科學院

      在中西方經濟學界,流傳著很多關于哈耶克的“神話”——其中最為傳奇的,莫過于他畢生致力于維護自由主義思想,并由此成為美國總統(tǒng)里根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國師”。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一書曾在歐美流行一時,很多擁躉有意無意地將他奉為神明,仿佛拿到了通往自由彼岸的船票。

      對于那些喜歡從“故紙堆”中撿拾過往之人的思想碎片,并試圖將其應用于自己人生的人們來說,經常會犯忽略前人生平際遇對其思想影響的錯誤。傳記作者的作用,往往就在于將所述對象的生平與思想相互連接,從而給讀者提供更加真實的思考素材。哈耶克很早就認識到,知識分散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通過價格、利潤、合同、交換和服務,能夠有序地將這些知識協(xié)調起來,宛若編織起滿天繁星,從而帶來繁榮和自由。然而,德國法西斯主義給他帶來了深重的創(chuàng)傷,讓他失去祖國。在異國他鄉(xiāng)追求學術人生的過程中,哈耶克帶著對納粹時期計劃經濟的恐懼與痛恨,用龐大的學術體系闡述了自由主義關于經濟、規(guī)則、秩序、法治和社會的觀點。某種程度而言,他用畢生的精力和才華,用自由主義給自己鑄就了一口“深井”,他在深井中仰望星空,換來了人生的跌宕和落寞。走進哈耶克的起落人生,我們也許能更分辨出,在他的思想中哪些是閃光,哪些是閃光下的陰影。

      在維也納學者希爾德·茲皮爾筆下,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是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不可思議”的歲月,“天才似乎是突然地涌現出來——尤其是在文學和哲學領域”。1866年普奧戰(zhàn)爭之后,帝國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亂和沖突,當時的維也納是全世界最大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輝煌的建筑、無窮的財富、高度發(fā)達的文化和藝術在這里匯聚。1899年5月8日,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就出生在這里。

      奧匈帝國的貴族分為兩級,第一級是統(tǒng)治日耳曼地區(qū)各公侯國數個世紀之久的皇室家族,第二級是在19世紀陸續(xù)冊封的貴族,“馮”是第二等級的第四等貴族;大體與英國的“爵士”相近。哈耶克的父系馮·哈耶克家族和母系馮·尤拉舍克家族都是貴族世家。哈耶克曾祖父的父親約瑟夫·哈耶克創(chuàng)辦了奧地利第一家紡織廠,因此發(fā)家致富,并于1789年被冊封為貴族;哈耶克的曾祖父海因里希和祖父古斯塔夫都接受了貴族教育,但家道中落,到哈耶克父親奧古斯特這一代,只能算得上中產家庭了。哈耶克的外祖父弗蘭茨·馮·尤拉舍克是奧地利著名經濟學家,與維也納大學奧地利學派鼻祖歐根·馮·龐巴維克是密友;哈耶克的母親繼承了豐厚的遺產,這樣就使得哈耶克全家生活富裕、衣食無憂。

      在小哈耶克的記憶中,外祖父家“壯觀宏偉,是維也納最美麗的住宅之一,總是一大家人共聚一堂,其樂融融”。哈耶克的父親是衛(wèi)生局的官員,同時也是一名植物學家。在童年時光里,父親帶著小哈耶克一起,收集了10 多萬件來自中歐、斯堪的納維亞、法國、突尼斯、希臘、埃及等地區(qū)的植物、昆蟲和礦石標本。在少年時光里,小哈耶克接受著貴族教育,愛好攝影、滑雪、帆船、攀巖、戲劇等等。閑暇時光,一家人經常去登山、遠足、野游。每天晚餐之后,他和母親會靜聽父親大聲朗讀席勒、歌德的劇本……平靜、幸福的生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來臨。

      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哈耶克還不滿15歲。當時奧匈帝國彌漫著震耳欲聾的“愛國主義”喧囂,哈耶克和父親都報名參戰(zhàn)。1917年3月,未滿18 歲的哈耶克被派往意大利前線,并在那里駐扎到1918年11月戰(zhàn)爭結束。在此期間,起居優(yōu)渥的哈耶克見識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他曾被炮彈削去部分頭皮和頭骨,也曾冒著“馬克沁機槍”的彈雨沖鋒陷陣,還冒著生命危險從偵察氣球上跳傘。最危險的一次,他所乘的戰(zhàn)斗機被擊中,僥幸撿得一條性命。年紀輕輕的哈耶克,就已留下彈跡刀痕,聽力受到終身損害,也留下了尸山血海的可怕回憶。

      當他在戰(zhàn)爭結束后再次回到維也納時,發(fā)現曾經盛極一時、權傾天下的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沙皇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和德皇帝國霍亨索倫王朝均已壽終正寢,東歐、中歐、南歐的政治版圖已面目全非。奧匈帝國失去了100 萬人口,新成立的奧地利共和國只是原來龐大帝國的一個角落。昔日繁華安定的維也納,如今卻是物價飛漲、饑餓橫行、疾病肆虐。過去的奢華生活早已不復存在,就連貴族封號的“馮”(Von)都被禁止使用。帶著迷茫和沮喪,哈耶克進入維也納大學,繼續(xù)他未完成的學業(yè)。

      一戰(zhàn)后的維也納大學經濟學系毫無生氣,名滿天下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已是風流如星散:卡爾·門格爾年紀太大不再任教,龐巴維克已經去世,維塞爾、米塞斯和熊彼特都在政府工作。雖然如此,這個著名的學派依然在恩澤它的后人。維塞爾重新回到了教授崗位上,“他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正是在他的引導下,我才得以踏入經濟學的門檻”——哈耶克這樣回憶這位長者。而后,在工業(yè)委員會工作的米塞斯為哈耶克找了一份收入不錯的政府工作,讓他得以完成學業(yè);擔任奧地利財政部長的熊彼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薦哈耶克到美國深造。

      哈耶克很快掌握了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若干精髓:人的需求是經濟的驅動力,一切經濟活動的核心是個人的行動、決策、價值和知識;人們由于需要商品所以對其價值進行評估,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濟體系決定了價格體系;價格體系影響著人生產財貨的活動,而財貨則可分為直接滿足人需求的第一級財貨和用來生產第一級財貨的其他財貨;社會制度或秩序是社會成員一致同意的“自然”結果,政府創(chuàng)設法律應當使個體能以最有利于創(chuàng)造財富的方式彼此互動,等等。這些理念也將成為哈耶克一生學術事業(yè)的重要基礎。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始終將人的經濟活動放在核心位置,并且非常重視市場的秩序以及由此形成的價格體系和商品結構——這種觀察角度與將經濟現象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其他方法存在著根本的不同。這種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使得哈耶克在接觸到經濟現實研究時,得以發(fā)揮出一整套獨有的經濟學理論。這一過程起步于1923年3月,在熊彼特和米塞斯的推薦下,哈耶克前往美國紐約大學擔任邁亞·精琦教授的研究助手。

      美國之行打開了哈耶克的眼界,讓他開始思考真實的經濟世界的運作。一戰(zhàn)之后,美國已經成為頭號經濟強國,掌控著貨幣政策的美聯(lián)儲在經濟運行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美國學習期間,哈耶克結識了全美經濟研究局局長、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韋斯利·克萊爾·米歇爾。米歇爾強調用經驗、統(tǒng)計和計量的方法研究經濟,這讓哈耶克受益匪淺。通過對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及經濟波動的研究,哈耶克逐漸將其所學的理論系統(tǒng)性地連貫起來,并逐漸開始形成自己對商業(yè)和經濟周期的觀點。

      哈耶克的童年和少年時期生活優(yōu)越、家庭富裕,這無疑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19世紀歐洲穩(wěn)定和自由競爭的經濟秩序。戰(zhàn)爭結束后,哈耶克家境一落千丈,他剛到美國時甚至到了幾乎身無分文的地步,每天只有去公共圖書館消磨時間,腳上疊穿著兩雙襪子以遮蓋破洞。巨大的落差給他造成了負擔和陰影,這也就不難理解當他觀察到越來越強大的美聯(lián)儲通過貨幣政策影響市場經濟時所產生的擔憂——貨幣越來越成為干擾“市場秩序”的重大因素。

      哈耶克于1924年5月回到維也納,又回到米塞斯手下工作。在此期間,他一直是米塞斯沙龍組織的研討班成員,其他成員還包括著名經濟學家戈特弗里德·馮·哈伯勒、弗里茲·馬克盧普、奧斯卡·摩根斯特恩等。他們一下班就聚在米塞斯的辦公室,討論經濟政策和理論,也偶爾討論哲學問題,之后就去維也納大學對面的金茲特勒咖啡館喝咖啡。每次討論時,米塞斯總會拿出一大盒巧克力供大家分享。

      1926年8月4日,哈耶克與海倫·貝爾塔·瑪利亞·馮·弗里奇成婚。此時,米塞斯再次提供了幫助,他想方設法創(chuàng)立了奧地利商業(yè)周期研究所,并讓哈耶克擔任所長——這不僅有利于國家經濟政策研究,更現實的考慮則是這位長者想幫助哈耶克提高經濟收入。在研究所工作期間,哈耶克發(fā)表了很多關于商業(yè)周期研究的論文,其中《儲蓄“悖論”》一文引起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萊昂內爾·羅賓斯的關注,并成為哈耶克獲得該學院教授職位的重要原因。

      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哈耶克將挑戰(zhàn)赫赫有名、如日中天的經濟學大師——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創(chuàng)辦于1895年,其經濟學系第一任主任是著名經濟學家埃德溫·坎南。創(chuàng)立之初,學院還云集了諸如哈羅德·拉斯基(著名政治學家、很多新興民族國家領導人的導師)、威廉·貝弗里奇(英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創(chuàng)始人)、克萊門特·艾德禮(后任英國首相)、格雷厄姆·沃拉斯(著名政治學家)等知名學者。

      萊昂內爾·羅賓斯是20世紀20年代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在1929年被任命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系主任時年僅30 歲。年紀輕輕的羅賓斯勵精圖治,致力于建立一個世界領先的經濟學系。在20世紀30年代,除了哈耶克之外,進入經濟學系任教的學者還包括數位后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如約翰·??怂埂⒘_納德·科斯、阿瑟·劉易斯、貝蒂兒·奧林、郎納·弗里施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維也納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成為當時古典自由主義的三大圣地。1931年哈耶克到任時,學院大約有3000名學生。

      從創(chuàng)立之初,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第一代學者就對劍橋大學沒什么好感,一直試圖“把經濟學理論和應用經濟學改造成不同于馬歇爾體系的經濟學”。羅賓斯就任系主任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與劍橋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1930年,英國首相麥克唐納任命了一個5 人的“經濟委員會”,負責評估大蕭條時期的經濟狀況,分析其根源并提出建議方案。羅賓斯和凱恩斯都是委員會成員,但兩人發(fā)生了重大分歧和激烈爭執(zhí)——羅賓斯拒絕在報告上簽字,而凱恩斯此后則拒絕與羅賓斯討論經濟問題。但是,羅賓斯當時的苦惱在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理論很難犀利地駁斥凱恩斯理論。就在這個時候,哈耶克的《儲蓄“悖論”》一文進入了他的視野。

      哈耶克

      與哈耶克一生的等身著作相比,《儲蓄“悖論”》一文無疑只能算得上“滄海一粟”。但哈耶克在此文中所闡述的觀點,使得他被羅賓斯挑選為挑戰(zhàn)凱恩斯的“先鋒官”。當時,凱恩斯認為英國的經濟衰退是由于人們消費不足,從而導致企業(yè)家沒有投資意愿,而英國維持金本位的政策又導致了貨幣緊縮,因此引發(fā)了持續(xù)性的衰退。其政策建議是采用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增加政府公共投資以拉動經濟。而哈耶克在《儲蓄“悖論”》中則認為,人為增加貨幣供給和需求,將導致企業(yè)家把資本投入短期消費品的生產,從而影響長期投資,造成投資結構扭曲;如此一來,只是一時延緩了經濟衰退,但在未來則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衰退和危機;其政策建議則是維持政府預算平衡和恢復金本位制。這無疑是對凱恩斯經濟學非常完整和深入的批判性觀點。

      如獲至寶的羅賓斯立刻安排發(fā)起了一場“大論戰(zhàn)”。1931年5月,就在“聯(lián)合調查委員會”結束使命后不久,由羅賓斯主管的《經濟學》期刊就發(fā)表了《儲蓄“悖論”》一文,緊接著哈耶克尖銳批判凱恩斯《貨幣論》的文章登載在8月的《經濟學》上。在凱恩斯反駁此文的文章于11月登出后,哈耶克在接下來兩期《經濟學》上連續(xù)發(fā)表了回擊及批判《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的文章——將近一年的時間中,哈耶克在《經濟學》期刊上出盡了風頭。

      這次大膽的挑戰(zhàn)讓默默無聞的哈耶克為英國經濟學界所知。實際上,哈耶克在1928年曾經到倫敦參加幾個商業(yè)周期研究所舉辦的國際會議,年方三十的他在那里結識了已經名滿天下的凱恩斯。次年,哈耶克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任教資格論文《貨幣理論和商業(yè)周期》贈送給凱恩斯。作為學術上的晚輩,哈耶克在凱恩斯的大本營向其發(fā)起挑戰(zhàn),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但對于哈耶克而言,離開由剛剛戰(zhàn)敗、需要償還巨額戰(zhàn)爭賠款的德國控制的奧地利,前往當時全球經濟中心倫敦擔任教授,且得到羅賓斯這樣頂級學術名家的支持,無疑有著無法抵抗的吸引力。凱恩斯在認真讀完哈耶克反駁《貨幣論》的文章后這樣寫道:“哈耶克并沒有帶著善意讀我的書?!?/p>

      作為一個來自德語國家而寄居在倫敦的流亡者,由于獲得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教職,哈耶克一家住進了倫敦郊區(qū)的漢普斯蒂德花園,購買了小汽車,融入了倫敦高級知識精英的社區(qū)。他對于加入貝美爾街的改革俱樂部非常享受——這是倫敦學者、公務員、編輯記者聚會的高級會所,也是《環(huán)游地球80 天》中的起點和終點。他每天去學校上半天課,跟學院的教授們相處融洽。他的學生們形容他是“穿著薄花呢外套、馬甲、高領夾克的老款式衣服,英語蹩腳但面帶微笑”,同時也是“寧靜、深思,非常安靜的人”。他和羅賓斯在學院組織了學術研討班,吸引了很多著名學者參加,這些研討班也帶給哈耶克一生難以忘記的美好回憶。

      在20世紀30 至40年代中期,為了能夠持續(xù)與凱恩斯“論戰(zhàn)”,哈耶克深入研究了資本和商業(yè)周期,并出版了《價格與生產》(1931)、《貨幣理論與商業(yè)周期》(1933)、《貨幣國家主義與國際穩(wěn)定》(1937)、《利潤、利息與投資》(1939)等著作。哈耶克資本理論的核心是,各種資本品的生產有著不同的順序,一定量的資本只能用于生產特定類型的產品;現代經濟的問題就在于利率被人為操縱,從而使得敏感部門的生產活動不取決于供求而取決于貨幣;以穩(wěn)定物價水平為目的的貨幣供應量變化,將導致真實的儲蓄和投資之間存在缺口,從而導致生產和市場的扭曲,最終也會導致衰退??傮w而言,哈耶克幾乎完全站在凱恩斯的反面,反對政府對經濟的任何直接干預,包括使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哈耶克的理論在分析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衰退時出現了嚴重的偏差,而且不難想象,在國際經濟體系崩潰、國內經濟混亂和衰退時倡導“無為而治”,無疑很難得到政府、學界和社會民眾的共鳴。他的學生(也是一位經濟學家)路德維?!だ渎浕貞浀溃骸?0年代初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幾乎所有人都是哈耶克的信徒,而到30年代后期只剩下哈耶克和我。”他的聽眾“煙消云散了”,幾乎都投奔到了凱恩斯的門下。到40年代初,哈耶克的觀點在學術界已經基本不被討論和引用,他不再有學術名氣,幾乎回到了默默無聞的狀態(tài),甚至一度起了搬回奧地利的念頭,卻終因二戰(zhàn)的爆發(fā)而作罷。

      綜上所述,只要被測物體在掃描過程中初始一段時刻是靜止的,就可以產生足夠的數據集供Hough變換檢測出來,最大限度還原標準投影序列。另一方面,如果被測物體在測量過程中始終不斷運動,則也可以利用中間數據找出相對停留時間最長的一個位置。

      對于這位異軍突起的年輕后輩挑戰(zhàn)者,凱恩斯則表現得非常有風度。他不僅認真地撰文回應哈耶克的觀點,而且在1931年至1932年間與哈耶克互通了11 次書信——每次都是凱恩斯主動寫信后哈耶克才回信。他們完全未能說服對方,甚至都沒能讓對方認為自己的立場具有很高的價值。

      1940年,不列顛之戰(zhàn)爆發(fā),倫敦無法再居住,學院遷往劍橋的皮特豪斯學院。學院的規(guī)模一再縮小——學生由3000 人減少至500 人,教授則從90 人減少至9 人。哈耶克一籌莫展,全家人只好擠在鄉(xiāng)下的村舍里。這時,在劍橋國王學院任教的凱恩斯伸出了援手,幫助哈耶克找到了一座改建后的大倉庫作為臨時居所,方得度過難關。哈耶克自己回憶道:“戰(zhàn)爭爆發(fā)時,凱恩斯是愿意并且能夠保護我們不受通貨膨脹沖擊的人,有他在,我覺得大快我心?!彼V沽苏趯懽鞯摹都兇赓Y本理論》一書——因為他原本計劃在書中批判凱恩斯。他的兒子拉里·哈耶克回憶說,在戰(zhàn)爭期間那些百無聊賴的晚上,他的父親和凱恩斯經常站在國王學院的房頂上,一起看著倫敦城上空璀璨如煙花的炮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哈耶克于1938年加入了英國國籍。他曾經費盡周折想到政府部門工作,但由于他原來是德國人,而且經常到歐洲旅游,因此始終未能如愿以償。倫敦經濟學院的師生日漸凋零,教學任務沒有那么重了,哈耶克于是有了充分的時間從事自己的研究。他原本是借著貨幣與商業(yè)周期的研究,并且“蹭著”凱恩斯的熱度得以揚名,但30年代后期在學術上的挫敗使他放棄了這方面的研究。他打算重新回到對經濟本質的思考,并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哈耶克的學術研究始終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對經濟運行中擁有知識和經驗的個人如何開展活動,以及怎樣形成經濟秩序等問題的思考;另一部分則是對“自由主義”的研究以及在此之下對各種現實秩序的批判。哈耶克非常清楚地感受到,納粹德國以及二戰(zhàn)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而與之相對的另外一個極端則是自由主義。哈耶克自己也承認,希望通過自己的學術獲得影響力——此后無論是政治家還是學者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會用他的自由主義標簽作為工具,尤其是在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后——這實際上也是他“求仁得仁”。但事實上,只有經濟學研究讓他得以謀生,而且某種程度而言,他始終過著清貧的生活。

      哈耶克經濟學的核心思想集中體現在《經濟學與知識》一文中,該文是1936年11月10日哈耶克在倫敦經濟學俱樂部的演說,并于次年2月在《經濟學》上發(fā)表。在這篇文章中,哈耶克首先提出了“知識分工”的概念——“我們見到的只能是由每一個分工的個體分別掌握的、零散的、不完整的知識,社會的經濟難題就在于如何利用不能完整地被個人掌握的知識的問題,其重要性不亞于勞動分工問題?!痹诠说亩x中,知識不僅指技術和信息,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知識分工和信息交流,個人經驗因素進入了經濟中”。哈耶克認識到,浮動的價格和利潤不僅能夠傳遞信息,也能夠協(xié)調人們的知識和行動,而價格體系的正常運轉,則有賴于產權、契約、交換和服務等機制。由此,哈耶克提出個人的均衡也是社會的均衡,社會均衡意味著“不同社會成員的知識和意圖越來越趨于協(xié)調,預期變得越來越正確”。

      如果不是生逢亂世,哈耶克沿著其經濟學思想研究下去,必定能發(fā)展出有別于凱恩斯主義的另外一套經濟學體系——后來發(fā)展出來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就是很好的證明,當然也可能是“智慧經濟學”等等。然而在二戰(zhàn)時的英國,戰(zhàn)時經濟部門都獲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普遍比其他部門取得了好得多的成就,人們也都期望政府在戰(zhàn)后經濟秩序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哈耶克的經濟學無疑顯得曲高和寡,而他從信仰和意愿上又不愿意進入凱恩斯理論的體系。因此,他選擇走向了經濟學之外的學術道路,而主題則來源于他所熟悉和深惡痛絕的德國在一戰(zhàn)后納粹主義的出現和演變。1940年至1943年間,他專心致志地寫出了《通往奴役之路》一書。

      《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一生的轉折點,在這本書面世前,他只是一個祖籍德國、流亡英國的默默無聞的學者,而這本書則讓他成為了全球知名人物。

      對于這本書的內容,我國經濟學界對其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復旦大學韋森教授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中文版)序言中介紹,哈耶克在書中提出:市場經濟是人類迄今所能發(fā)現的最有效率且較為理想的一種資源配置體制。此書還討論了計劃與法治、經濟控制與極權主義、保障與自由、納粹的社會主義根源、社會的物質條件與理想目標、現代社會中的道德與自由、聯(lián)邦制與國際秩序等問題。某種意義上說,哈耶克的經濟學思想與這本書的主旨之間,并沒有太多太深的關聯(lián)。

      《通往奴役之路》由英國勞特里奇出版社于1944年3月出版,并立刻引起了極大反響,各大報刊、雜志都爭相發(fā)表書評,首次印刷的數千冊圖書搶購一空,著名學者如喬治·奧威爾、阿瑟·塞西爾·庇古、理查德·托尼等都對此書發(fā)表過評論。這本書進入美國市場頗有曲折,有三家出版社都拒絕出版,其中一家甚至認為“這本書不適合由一家有聲譽的出版社出版”。總體來說,美國當時對自由主義處于壓制狀態(tài),這本書與大的政治氛圍格格不入。最后,還是芝加哥大學出版社一位同情古典自由主義的編輯威廉·庫奇將此書于1944年9月出版。

      在英國,讓這本書名聲大噪的是1945年大選中的一個插曲。在這次競選中,丘吉爾在攻擊工黨時引用了哈耶克的觀點:“他們的政策有違英國的自由理念,它要規(guī)定每個人在哪兒工作,做什么樣的工作,可以去哪兒,可以說什么,他們必然會淪為某種形態(tài)的蓋世太保?!惫h候選人艾德禮于次日在全國廣播講話時回應道:“這是在販賣一位奧地利教授弗里德里西·奧古斯特·馮·哈耶克的觀點?!焙芸?,各大報紙都報道了這件事,《通往奴役之路》成為了全國討論的熱點話題。當時,哈耶克對此事還沾沾自喜,他“在丘吉爾講話的第二天到改良俱樂部吃午飯,對自己的觀點如此受人重視感到很是得意”。不過之后幾年中,英國經濟學界普遍并不認可該書,一方面是因為英國深厚強大的傳統(tǒng)思想,一方面也因為這本書過于通俗,學術性不強。

      該書在美國的暢銷得益于《讀者文摘》,1945年4月,《讀者文摘》出版了該書的縮減版——當時《讀者文摘》在美國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媒體。1945年春天,芝加哥大學出版社邀請哈耶克到美國,開展了一系列巡回演講,《通往奴役之路》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暢銷書。5月20日那一周,該書在芝加哥、巴爾的摩、克利夫蘭、底特律、華盛頓等城市暢銷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不難理解,二戰(zhàn)即將結束,美國的商業(yè)社會將迎來繁榮,各商會、廣告公司和大企業(yè)都推崇這本書,其原因無疑是希望獲得更為自由的商業(yè)環(huán)境和政策。

      一朝成名之后,哈耶克開始了新的人生旅途。他1946年再次來到美國,訪問芝加哥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并開始著手申請美國大學的職位。同時,他希望恢復與表妹海倫妮的戀情。他跟海倫妮在大學時代就是戀人,在他于1923年到美國訪學期間海倫妮嫁了人,兩人在各自婚后依然保持聯(lián)系,在30年代期間兩人都考慮過離婚和再婚,但由于戰(zhàn)爭原因,1939年到1946年間兩人未能見面。哈耶克此時又開始考慮離婚的事情,而美國大學薪水較高的職位能夠支撐他離婚之后供養(yǎng)家人及生活的費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哈耶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每況愈下,他自己也坦承,“《通往奴役之路》讓我在英國經濟學界聲名狼藉”。而且,他與妻子海倫于1950年7月13日離婚,這不僅讓他自己充滿愧疚,也讓他與羅賓斯的友誼破裂,并且承受了極大的輿論壓力。哈耶克于1950年2月辭去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職位,再也沒有回到這里。

      在二戰(zhàn)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整體經濟治理改革中,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無疑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在二戰(zhàn)剛結束時,秉持新自由主義理念的學者卻如星辰四散,在各自國家也面臨巨大壓力。從出版《通往奴役之路》形成全球聲譽開始,哈耶克的學術生涯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他既是新自由主義的“寫意畫”大師,不斷勾勒出其大致的輪廓;同時他也不得不輾轉歐美,靠著教學的薪水謀生。

      1945年11月,瑞士商人阿爾貝特·胡諾爾德博士邀請哈耶克給蘇黎世大學學生發(fā)表演講,并宴請哈耶克與一群瑞士實業(yè)家和銀行家。席間,哈耶克告訴他們,他計劃召集一批志同道合的知識分子討論并重新界定自由主義,胡諾爾德和幾位商人許諾從財政上支持這個計劃。1946年,哈耶克在歐洲和美國進行試探,在胡諾爾德的財政和道義支持下,他決定于1947年春天在瑞士召開一次會議。

      會議于4月1日到10日在瑞士靠近韋維市的朝圣山舉行,來自10 個國家的39 人參加了朝圣山會議——其中哈耶克、弗里德曼、喬治·斯蒂格勒和莫里斯·阿萊斯4 人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哈耶克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了兩個核心論題:一是自由企業(yè)與競爭秩序之間的關系和自由經濟政策方案的具體內容;二是對反自由主義的歷史決定論和歷史相對主義的觀點展開討論。這次會議非常成功,因此與會者都認為應該繼續(xù)召開這樣的會議,并且創(chuàng)立一個常設學會。1947年11月6日,學社正式成立,就簡單地稱為朝圣山學社,哈耶克當選為主席,并在此后的12年中,一直擔任主席。

      在胡諾爾德博士的幫助下,哈耶克幾乎每年都在一個國家召開一次大會:僅根據1947年到1976年29年間的記載,朝圣山學社就在10 個國家和地區(qū)先后召開了21 次會議(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蘇格蘭、荷蘭、英國、美國、瑞士)。此后,新自由主義的各個學派,除了以哈耶克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以外,包括以弗里德曼代表的芝加哥學派、以盧卡斯為代表的理性預期學派、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和以拉弗、費爾德斯坦為代表的供給學派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朝圣山學社的影響。學社社員中有很多人身居要職,其中包括:前西德總理路德維格·艾哈德、意大利總統(tǒng)魯伊奇·伊諾第、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亞瑟·伯恩斯、美國國務卿喬治·普拉特·舒爾茨、英國外交部部長杰弗里·豪、意大利國防部部長安東尼奧·馬提諾、智利財政部部長卡洛斯·卡瑟斯、新西蘭財政部長魯斯·理察森和捷克總統(tǒng)瓦茨拉夫·克勞斯。有8 位學社社員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是:弗里德里?!す?、米爾頓·弗里德曼、喬治·斯蒂格勒、莫里斯·阿萊斯、詹姆斯·布坎南、羅納德·科斯、加里·貝克和弗農·史密斯。羅納德·里根1980年競選顧問團的76 位經濟顧問有22 位是朝圣山學社社員。

      美國的威廉·福爾克慈善基金會也資助了朝圣山學社的活動,并同意支付哈耶克在美國大學擔任教授的薪水。哈耶克選擇了芝加哥大學,但是芝加哥大學經濟系并沒有同意他的申請,于是他就在該校社會思想委員會擔任社會與道德科學教授。他的同事都說,哈耶克教授“隨和、拘謹、老練,從不恃才傲物,既是奧地利貴族又是純正的英國人”。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學期間與后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領軍人物、朝圣山學社社員弗里德曼關系很好,雖然兩人的理論來源不同,但對很多經濟問題有著一致的觀點。芝加哥大學的教學任務不重,哈耶克得以有精力寫出了《自由憲章》一書。

      這本書意圖對自由主義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說明自由的內涵和價值,全書包括“自由的價值、自由與法律、福利國家中的自由”三個部分。哈耶克希望這本書能夠復制《通往奴役之路》的成功,他給《時代周刊》和《讀者文摘》都寄去樣稿并寫了自薦信,希望他們能夠發(fā)表書評或者出版縮寫本,但對方都沒有同意。該書于1960年2月出版,但并沒有實現哈耶克所期望的熱賣。此時,芝加哥大學要求哈耶克于1964年退休,退休金很低,而且他也沒有從出版書籍中得到太多收入。為了維持生活,哈耶克于1962年離開了芝加哥大學,前往德國弗萊堡大學任教。

      弗萊堡是一座位于德國、法國和瑞士交界處,在高山與平原間的小城。哈耶克在弗萊堡大學可以延遲退休,還能拿到一筆退休金,對此他十分滿意。在弗萊堡大學就職演講中,哈耶克言道:“我不知道該感謝哪一顆幸運星,這座城市有幾百年都屬于奧地利帝國,因此到這里我就像回家一樣?!迸c第二任妻子的婚姻讓哈耶克覺得幸福,他們經常出去旅行,同時他也能夠時常去看望自己的孩子?;氐降抡Z世界讓他覺得與人交流十分輕松,學校論資排輩的傳統(tǒng)氛圍讓他處處受人尊重。

      教學和生活之余,哈耶克又為自由主義的基礎增加了一塊石頭——從1973年開始,他陸續(xù)出版了《法律、立法與自由》的三卷本著作。在這部書中,他希望更清楚地闡述自由與法律的關系,將他極其重視的法律之下的自由主義與“自由放任”區(qū)別開來。這部書并沒有得到多少關注,因為此時的哈耶克已經具有太高的知識水平,以至于全書匯聚了他關于政治學、經濟學、哲學、歷史學等諸多學科多年的研究和思考,過于艱澀難懂了。在寫作這本書期間,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聽力也幾乎喪失了。在寫作第二卷時,哈耶克惋嘆“我會盡最大努力在我離世之前寫完這套書”。

      哈耶克不善于理財,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過得幾乎捉襟見肘。1969年,因為薩爾茨堡大學愿意購買他的藏書,而且也同意他能夠繼續(xù)使用這些藏書,他于是調到薩爾茨堡任教。一位記者曾經報道過他在薩爾茨堡的生活:“他住在年久失修的近郊住宅區(qū),一邊住著一位退休的消防員,另一邊住著一位退休的鐵匠,從家里到市中心和學校都很不方便。哈耶克之所以選擇住在這里,是因為賣給薩爾茨堡大學藏書的那筆錢只夠買下這幢房子?!彼_爾茨堡大學經濟系規(guī)模很小,哈耶克在這里沒有什么朋友,也無法與美國的同事們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他自己也曾經談道:“除了少數幾個來上課的學生外,也沒有多少人對我的思想感興趣?!?/p>

      1974年10月,當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哈耶克與另一位經濟學家繆達爾共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時,他的美國同事和他自己都覺得十分意外。對于美國經濟學界來說,哈耶克的名聲還停留在40年代的《通往奴役之路》和60年代的《自由憲章》階段,自那之后,世界已經發(fā)生了風云變幻——繁榮強大的時代已近尾聲,越南戰(zhàn)爭成為難以抹去的陰影,高通脹和高失業(yè)率并存,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已難再發(fā)揮作用……對于哈耶克本人來說,他覺得自己“太老了,已經趕不上時代的腳步了”。

      獲得諾獎讓哈耶克重新聲名顯赫,他的身體也奇跡般地恢復了健康。就在第二年,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保守黨主席,并公開聲稱“諾獎得主哈耶克”是自己最重要的哲學導師,這讓哈耶克在英國名望大增,尤其是1979年撒切爾擔任首相后更是如此。盡管報紙和媒體大肆吹噓哈耶克為撒切爾夫人的幕后軍師,但事實上他們之間的交往并不密切。哈耶克曾經多次想為撒切爾夫人出謀劃策,并且多次將自己的著作和文章寄給她,但首相從未真正采納過他的建議,相反,有幾次還禮貌地進行了回絕。撒切爾夫人介紹哈耶克與里根總統(tǒng)見過一次面,里根表示他曾從哈耶克的一本書中“受益匪淺”。

      瑞典國王為哈耶克頒發(fā)諾貝爾經濟學獎

      1984年,在撒切爾夫人的舉薦下,哈耶克覲見了英國女王,并被授予榮譽友伴勛位爵位。覲見之后,他的家人和朋友為他舉行了晚宴,晚宴結束后,他又前往改良俱樂部。他的兒媳婦回憶道:“他頂著高頂的黑色大禮帽,拄著雨傘,笑容滿面地說,我度過了平生最幸福的一天?!?/p>

      哈耶克晚年經濟上稍微寬裕了一些,因此可以經常去英國看望他的兒女,也經常和海倫妮一起去維也納看望她的后輩們。他經常坐在一把舒服的椅子上烤火,腿上趴著一只貓,膝下孫子孫女們環(huán)繞嬉戲。在撒切爾和里根時期,哈耶克的收入狀況好轉很多,經常有報刊雜志向他約稿,他也經常受邀出席一些學術活動。有一次,他被采訪關于如何看待諾貝爾經濟學獎時說道:“我并不建議給經濟學家們設立什么諾貝爾獎,直到他們給我頒獎時為止?!彼蝗淮笮ζ饋?,“當然,這意味著人們突然都愿意聽你說話了?!?/p>

      在學術生涯的最后階段,他花了7年時間寫作《致命的自負》一書。與半個世紀之前的《通往奴役之路》相比,這本書仍然是在論證市場秩序的形成與個人自由的關系以及這個文明的基礎受到威脅的原因。但是,哈耶克的知識基礎已經變得極為龐雜,除原有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之外,他又從哲學、法學、歷史、語言學、文化人類學、生物學等各門學科中汲取證據,形成了一個既十分繁復又有邏輯一貫性的論證體系——晚年的哈耶克,已經成為了一個“知識貴族”,或是一個很古典的人物。

      在一次訪談中,他被記者問到其一生觀點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哈耶克說:“我不知道,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問題。我對生活的看法是,我們都在玩一種撞大運的游戲,而我的運氣整體來說還不錯?!彼膬鹤永铩す藙t回憶說,在生命的最后幾年,他的父親回顧自己的一生,認為“還算可以”,很多時候“慘淡經營”。

      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在維也納去世,葬在維也納北郊的林邊公墓。墓碑的石頭簡單而粗糙,上面只刻著幾個字:F·A·哈耶克(1899-1992)。

      猜你喜歡
      哈耶克凱恩斯經濟學
      哈耶克法治經濟思想及其方法論的批判分析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20:20
      簡明經濟學
      多賺兩只蛋的錢
      多賺兩只蛋的錢
      多賺兩只蛋的錢
      領導文萃(2020年2期)2020-03-17 09:21:58
      送餐的巫術經濟學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30
      經濟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48
      哈耶克經濟制度思想的哲學基礎簡析
      經濟學的優(yōu)雅
      海峽姐妹(2014年2期)2014-02-27 15:09:03
      大師的江湖
      新領軍(2013年6期)2013-04-29 00:44:03
      化州市| 渭源县| 宁远县| 白沙| 南部县| 南开区| 白山市| 文化| 彭山县| 云浮市| 偏关县| 乐清市| 广河县| 罗山县| 怀远县| 分宜县| 富平县| 临城县| 辉南县| 奉化市| 遵义县| 绥棱县| 遂溪县| 宝坻区| 喀喇| 通山县| 九江县| 大名县| 玉田县| 临泽县| 泾阳县| 巴彦县| 葫芦岛市| 株洲市| 张家口市| 正镶白旗| 莒南县| 陇西县| 永靖县| 乐安县|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