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 目的 評價整體健康管理模式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康復的影響。方法 60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 按就醫(yī)順序先后對患者進行編號, 單號為管理組, 雙號為對照組, 每組30例。
管理組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血糖平均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平均拆線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切口甲級愈合情況。結果 管理組患者術前血糖平均達標時間為(5.1±2.3)d, 平均拆線時間為(5.8±2.2)d, 均短于對照組的(9.3±4.2)、(7.5±2.6)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者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1.1±0.1)次/人少于對照組的(2.2±0.8)次/人,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 切口甲級愈合率86.67%高于對照組的63.3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 可以縮短患者術前血糖達標時間, 減少患者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提高切口甲級愈合率。
【關鍵詞】 乳腺癌;2型糖尿病;整體健康管理模式;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7.093
乳腺癌與糖尿病存在密切關系, 一項以116488例女性患者為觀察對象的研究結果顯示, 合并2型糖尿病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比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增加17%, 絕經(jīng)女性更明顯, 乳腺癌和2型糖尿病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1]。臨床上手術為治療乳腺癌的最佳方法, 乳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大, 圍手術期如管理不當, 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控制好血糖, 將會延遲手術日期, 術后更易發(fā)生并發(fā)癥, 影響治療效果。因此, 做好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患者圍手術期的管理,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使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極早康復是醫(yī)務人員共同關注的焦點, 也是針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目標, 更是保證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根治手術成功的關鍵。本研究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本科的60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就醫(yī)順序先后對患者進行編號, 單號為管理組, 雙號為對照組, 每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入院時空腹血糖≥7.0 mmol/L, 均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2];具有完全認知和行為能力;自愿參加。排除標準:認知功能障礙患者;1型及其他糖尿病者;合并高血壓及心、肺、肝、腎及其他急性并發(fā)癥者。
1. 2 方法 由病區(qū)管床醫(yī)生采集患者的資料并負責檔案的管理。對收入科室的所有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病情檔案, 并錄入微機進行信息化管理。兩組患者每天均監(jiān)測血糖譜(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干預:患者由病區(qū)普通護士進行入院健康教育及術前、術后飲食指導, 醫(yī)師根據(jù)患者血糖, 給患者口服降糖藥二甲雙胍或三餐前皮下注射中性胰島素。管理組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以病區(qū)高級職稱醫(yī)師為組長, 組織、協(xié)調(diào)各項工作, 由糖尿病??谱o士對患者及家屬術前、術后進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指導(既采用集中授課、發(fā)放教育處方、健康教育手冊、進行小組討論、個別指導、經(jīng)驗交流等多種方法進行健康教育), 醫(yī)師根據(jù)患者的血糖, 調(diào)整給藥種類及方法。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血糖平均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平均拆線時間、并發(fā)癥(皮下積液)發(fā)生情況、切口甲級愈合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前血糖平均達標時間、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及平均拆線時間比較 管理組患者術前血糖平均達標時間為(5.1±2.3)d, 平均拆線時間為(5.8±2.2)d, 均短于對照組的(9.3±4.2)、(7.5±2.6)d,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者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1.1±0.1)次/人少于對照組的(2.2±0.8)次/人,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切口甲級愈合情況比較? ?管理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 切口甲級愈合率86.67%高于對照組的63.33%,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3. 1 加強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對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關乎患者的康復, 更會影響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質(zhì)量。皮瓣壞死是乳腺癌根治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 發(fā)生率很高, 合并糖尿病患者發(fā)生率則更高, 國內(nèi)報道為51%~71%[3], 國外為10%~60%[4], 術后皮下積液是引起皮瓣壞死主要危險因素[5, 6]。早期、及時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和管理, 不僅有助于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 使患者及家人對其所患疾病有個整體、正確的認識, 從而提高患者的醫(yī)從性[7-12]。
3. 2 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的益處 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 是將患者、家屬作為一個家庭單元和整體來實施健康管理。在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健康管理的過程中加入家屬的參與, 給予家屬充分的乳腺癌及糖尿病防治信息、知識、技能的指導與宣教, 使家庭健康管理能力顯著提高, 形成了家庭健康全面支持促進系統(tǒng), 及時糾正了患者不良的行為和生活習慣, 對患者術前血糖控制、術后患肢功能鍛練及出院后的遵醫(yī)行為起到督催和幫助作用[13-15]。因此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 不僅縮短了患者術前等待時間, 更降低了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死亡風險、提高了切口甲級愈合率。
綜上所述, 對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整體健康管理模式, 可以縮短患者術前血糖達標時間, 減少患者低血糖發(fā)生次數(shù), 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提高切口甲級愈合率。
參考文獻
[1] Michels KB , Solomon CG , Hu FB , et al. Type 2 Diabetes and Subsequent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Diabetes Care, 2003, 26(6):1752-1758.
[2] 錢榮立. 關于糖尿病的新診斷標準與分型.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00, 8(1):5-6.
[3] 李建章. 大片游離植皮在T_3乳腺癌手術中的應用——(附16例分析).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1991, 11(2):85-86.
[4] 陳國林, 王鳳軍, 薛英威, 等. 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壞死的預防.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01, 21(4):228-229.
[5] 余麗麗, 孫彩霞.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3, 11(5):811-812.
[6] 智亮輝, 王少文, 易小龍, 等. 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3, 25(11):56-58.
[7] 劉玲, 曹鑫, 唐榕英, 等. 自我管理教育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分析.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9):1248-1249.
[8] 劉廷臻. 46例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研究.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3):98-99.
[9] Wang RJ, Lu LJ, Jin LB, et al.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southwest of China. Medical Oncology, 2014, 31(1):788.
[10] De HE, Bai J, Liu J,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Molecular & Clinical Oncology, 2015, 3(3):607.
[11] Huang X, He D, Ming J, et a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omotes cancer cells adhesion to vascular endothelium via ICAM-1 and VCAM-1 upregulation. Breast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 2016, 155(3):441-455.
[12] Zhang S, Guo LJ, Zhang G, et al. Roles of microRNA-124a and microRNA-30d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umor Biology, 2016, 37(8):1-7.
[13] Zhi-Hua LI, Luo YH, Gong Y,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d molecular subtype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 mellitus.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 2011, 12(9):2183-2188.
[14] Behrouzi B, Mohagheghi MA, Sadighi S.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urvival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hospital-based cohort study.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Apjcp, 2017, 18(9):2485-2491.
[15] Chang YL, Sheu HH, Lin SY, et al. Good glycaemic control is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8(1):
1-8.
[收稿日期: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