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國
摘? 要:魯單9088是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選育的國審玉米新品種,在中國東南區(qū)、黃淮海、西南區(qū)、華北區(qū)等區(qū)域都可種植。魯單9088具有高產、穩(wěn)產、廣適、多抗等優(yōu)點,具有較高的推廣利用價值。為發(fā)揮魯單9088的高產潛力,對該品種進行了密度和施肥研究。結果表明,魯單9088在肥水較好的條件下,以密度75000株/hm2和皖北地區(qū)夏播6月20日播種產量最高。
關鍵詞:玉米品種;魯單9088;密度;播期;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97-2
魯單9088是山東省農業(yè)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選育的高產多抗雜交玉米新品種,已通過國家和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平均株高266cm、穗位100cm、穗長17cm、穗粗4.8cm、禿頂0.6cm、穗行數(shù)13、行粒數(shù)31粒、出籽率87%、千粒重393g??垢邷責岷?級(相對空稈率平均1.0%)。全生育期98d左右,比對照品種(鄭單958)遲熟1d。該品種根系發(fā)達,莖稈堅韌,高抗倒伏,活稈成熟,抗病性好,經接種鑒定抗小斑病、抗莖腐病、高抗南方銹病。抗高溫熱害2級。2009、2010年參加省品種試驗,產量均居于參試種第1位。2015年阜陽市示范中畝產達到702.7kg,比對照組增產11.5%,居該組第1位。在蒙城縣新品種試驗中產量達12945kg/hm2,居20個參試品種排名第1位。為更好發(fā)揮該品種的優(yōu)勢,研究其配套栽培技術,為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本試驗于2017年在安徽省宿州市夾溝農場農科所試驗基地進行,土壤土質為砂漿黑土,前茬作物為小麥,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
1.2 試驗材料 玉米品種魯單9088由安徽華成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種子發(fā)芽率≧93%,純度≧97.0%,凈度≧99.0%,水分≦13.0%。
1.3 試驗設計
1.3.1 密度試驗 以審定密度67500株/hm2為基準,以7500株/hm2為1個密度階梯,設置:審定密度減少7500株/hm2、同審定密度、較審定密度增加7500株/hm2、較審定密度增加15000株/hm2等4個密度處理,每個處理8行,行長8m,采用60cm等行距種植,3次重復,四周按密度67500株/hm2種植保護行。
1.3.2 播期試驗 以種植密度67500株/hm2為基準,分別于6月5日、6月10日、6月15日、6月20日和6月25日設置5個播期處理,每個處理8行,行長8m,采用60cm等行距種植,3次重復,四周同密度種植保護行。
1.4 試驗管理 小麥收獲后夏直播,各處理均按設計密度人工點種,3粒點播,無空穴,播種后噴灌。出苗后3葉期間苗,6葉期定苗。播種時使用紅四方玉米專用控施復合肥(28-6-8)750kg/hm2,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25kg/hm2。生育期內遇旱澆水,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生產。成熟期在每個密度處理的未取樣中間行連續(xù)取20穗考種,取樣后中間3行全部收獲計產,折成14%標準含水量計產。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種植密度對產量及產量因素的影響 各處理實收單產10024.5~12600.0kg/hm2,田間性狀及考種調查統(tǒng)計見表1。隨密度增加,穗粒數(shù)、千粒重不斷下降,但千粒重下降趨勢不明顯,所以增產主要是通過增加密度來實現(xiàn)。
2.2 不同播期對生育期的影響 玉米是喜溫短日照作物,如果出苗時期與日照長度由長變短的時期(夏至)吻合,這對玉米的生長發(fā)育,特別是生殖器官的分化和發(fā)育非常有利。玉米不同播期對生育期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苗期和灌漿成熟期的長短,對玉米生長中期影響相對較小。
3 結論
(1)魯單9088在肥水較好的條件下,以密度75000株/hm2產量最高,但是隨著密度增加,穂位高、空桿率都在增加,也增加了倒伏的風險。建議在高肥水條件下,密度控制在75000株/hm2;在中等肥力條件下,密度控制在67500株/hm2左右。
(2)皖北地區(qū)魯單9088夏播在6月20日播種產量最高,達10815.0kg/hm2;其次在6月15日播種,產量第2;在6月5日播種產量最低。在6月5日盲目搶墑過早播種,容易感染粗縮病和遭遇揚花期(7月下旬—8月上旬)高溫干旱,導致嚴重減產。
(3)建議皖北地區(qū)魯單9088玉米品種最佳夏播時間在6月15日—6月20日,播種密度控制在67500~75000株/hm2為宜。
(責編:楊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