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輝 江建新
中國嘉德今年3月舉辦的四季拍賣中推出天民樓藏瓷,其中一件“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紅加彩牡丹紋馬蹄尊(圖1)十分惹眼。這件清代景德鎮(zhèn)康熙御窯上乘之作,為唇口束頸,肩腹外張,內挖圈足,足端露胎處可見胎骨堅白細膩,通體施透明釉,釉面光潔清亮。器身分別飾以釉里紅和礬紅花卉兩朵,葉脈及葉飾以綠彩。該器當為康熙時期的特殊制品。馬蹄尊名字從何而來?其造型源于何處?又作何功能之用?
器物稱謂探究
關于此器物的稱謂,故宮博物院耿寶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有:“馬蹄尊又稱‘馬蹄水盂,分小口和廣口兩類,本品屬于后者?!笨梢姽⑾壬J為此類造型器物可稱之為“馬蹄尊”或是“馬蹄水盂”。而后者稱謂則似可推斷出它的功能可能與文房有關。
除上述著述外,筆者認為也可從清代官方檔案資料中尋找相關線索,或可從中找到更為直接的證據。根據《圖說清宮廷瓷器檔案·文房卷》“文房書案器物”條披露,查閱到數(shù)則有關類似造型器物的記載。如清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二年清冊》:“內務府慶豐司員外郎臣唐英今將乾隆二年分還存二色琢元瓷器佑計價值敬繕,黃冊恭呈御覽”:“計開二色琢器……第二桶:……霽紅半壁水丞(如圖2)二件(每件一錢笄價銀二錢)、霽紅扁式水丞二件(每件一錢笄價銀二錢)?!睂⑺《觎V紅水丞與“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紅加彩馬蹄尊進行比較,除了裝飾和尺寸不同,其造型基本上是一致的。
按文獻所記,此類造型器物當時稱之為“水丞”。因此,此次嘉德四季拍賣天民樓藏這件器物也應是“水丞”。再據相關研究,其認為此類造型“水丞”也可以稱之為“水盂”。王文澄先生于《書齋中的幾案之珍—水盂的發(fā)展演變》一文中介紹道:“水盂大致可以歸類為有嘴或無嘴兩類……無嘴的稱為水盂、水中盂、水丞等?!边@也就是為什么耿寶昌先生于《明清瓷器鑒定》一書稱之其為水盂之故,實為同一件器物的兩種稱謂而已。
來源及其功能
至于馬蹄尊式水丞的來源及其功能,根據民國時期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述:“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由來已久。古者以銅,后世以瓷。明清有蹲龍、寶象諸狀。凡物形而貯水不多則名滴,多名日盂?!庇纱丝芍?,馬蹄尊式水丞是貯水之用。又據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記載:“齋中長桌一,古硯一,舊古銅水注一,舊窯筆格一,斑竹筆筒一,舊窯筆洗一,糊斗一,水中盂一,銅石鎮(zhèn)紙一……”按此,可進一步得知水中盂或水盂屬于文房桌案書寫過程中之輔助用具。
若是單一從天民樓藏馬蹄尊來追溯其造型來源應是有點困難的,但從同時期同一造型器其他器物中尋找,似乎更具可行性。前述中提及此類馬蹄尊式水丞(盂)有兩類造型:一是小口、二是廣口。根據現(xiàn)已刊布資料,宋元明時期景德鎮(zhèn)窯并沒有燒造類似造型的文房水丞或水盂。但是有關此類水丞或水盂的使用方式,在已往資料可以找到功能。例如,清代官方文獻多次記載類似功能水丞或水盂使用,“霽青磁水丞一件……傳旨著配鍍金匙欽此。于正月十八日配做得霽青磁水盛一件……鍍金銅匙二件,首領太監(jiān)程國用持去交太監(jiān)杜壽收訖?!庇纱丝芍?,清代水盂或水丞皆配備匙使用,這一點與宋元明時期使用方法基本一致。例如,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張同之墓出土方形水盂(如圖3),其使用方法便是通過匙從水盂中汲取水。
有關此類馬蹄尊式水丞或水盂造型的來源,既然它不是由宋元明時期同類造型中演變而來,也就說明該造型的出現(xiàn)是清代首創(chuàng)。而作為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造的皇帝專屬文房器用,根據故宮博物院王光堯先生研究,它應是經由康熙皇帝授意,經由當時宮廷畫師或是造辦處設計,再通過木樣或圖紙等形式傳達到景德鎮(zhèn)御窯廠燒造。例如,《大清會典事例》卷二0一《工部五》“都水清使司·器用”條記載:“凡上用瓷器,照內頒式樣、數(shù)目,行江西饒州府燒造解送?!彪m然這則文獻是雍正時期官方檔案,卻可以佐證康熙時期御用器燒造情況也應如此。那么,馬蹄尊式水盂或水丞造型的來源很可能根據皇帝的喜好和審美要求而設計制作的。
歷史文化內涵
相對于清代其他皇帝而言,康熙皇帝的漢文化藝術修養(yǎng)是比較高的一位,尤其是書法造詣精深。根據《圣祖仁皇帝圣訓》卷五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十七日條記載:“學書須臨古人法帖……宮中古法帖甚多,朕皆臨閱……朕素性好此,久歷年所,毫無間斷也。”可見康熙皇帝習書之久,用力之深。由于康熙時期御窯廠相關活動資料的缺載,今天已經無法知道康熙皇帝是否親自參與了當時御用瓷設計。但有關當時御用瓷器的燒造,某些零星資料似可從側面反映一二。
根據清代劉廷璣《在園雜記》記載,康熙朝刑部主事劉源曾經呈瓷樣數(shù)百種進奉內廷。《清史稿》記載:“康熙時官刑部主事,供奉內廷……時江西景德鎮(zhèn)開御窯,源呈瓷樣數(shù)百種。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備諸巧妙。于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庇纱瞬浑y推斷出,即使無法知曉馬蹄尊式水盂或水丞等御用瓷是否有過康熙皇帝的親自參與,但以劉源為代表督陶官呈進御用瓷官樣應該是得到了康熙皇帝應允或是批復,爾后御窯廠按照官樣燒制成瓷。可見,出自劉源等督陶官之手官樣成瓷器用也就隱含了當時康熙皇帝個人偏好和審美取向。因此,馬蹄尊式水盂或水丞等文房用具的出現(xiàn)應是受到了皇帝個人喜好和審美影響下的產物,尤其與皇帝個人文化藝術修養(yǎng)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