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教師進修學校 遼寧 盤錦 124000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不想帶教材上課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學生覺得是信息技術主要學的是操作,老師上課時會演示操作過程,只要看看就能會了,不需要帶書;二是因為信息技術這個學科自身的問題,教學材料基本上每年都在修正和改進,有很多的老師認為部分教學內容不適合的時候,很有可能會改變教學內容,顯示教學的內容就會與當時的課本脫節(jié),這就會加劇學生不帶教材上課的情況。
信息技術發(fā)展到現(xiàn)在,教學教材已經(jīng)發(fā)展的比較成熟了,這個問題慢慢的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老師們需要熟悉教材,要完全吃透教材。其次,信息技術教材是由許多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領域中多有建樹的優(yōu)秀教師一同精心編撰出來的,這些人有的是一線的教師,有的是擅長理論分析的專家,由他們構成的團隊,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但是和個人教師的想法比起來,一定是更加規(guī)范、更加嚴謹,更符合實際的教學情況。所以,在教育教學中盡量不要脫離教材,教師們可以自行加工或重構。最后,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時候,會自己閱讀課本,查找操作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們自學能力的很好的方法。這樣的話,教師就在課前盡量安排課題,讓學生在閱讀課本的時候自行摸索。在課堂上也要多強調幾次課本的重要性,讓學去們養(yǎng)成習慣。
在剛接觸信息技術的時候,大多數(shù)的學生因為日成生活中的經(jīng)常接觸各種信息媒體,都會對信息技術很感興趣。不過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學習,部分學生會覺得不過如此,因而學習興趣大為下降。
這種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還是信息技術任課教師本身的問題,或者是教學方法搞錯了,或者是教學態(tài)度不夠認真,這才導致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漸漸減少。也有可能是一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期望過高,才導致這種結果的。比如,有些學生一般會把信息技術課與玩游戲或者上網(wǎng)聯(lián)系在一起。還有,有的學校的硬件設施不行,電腦根本不夠學生用,網(wǎng)絡連接不穩(wěn)定等等原因,也會對學生有影響。有些其它學科的教師或者班主任自身并不重視信息技術,在日常的教學言行中會有意無意的影響學生的。
其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認真的組織好每一節(jié)課,利用好信息技術課程獨特的優(yōu)勢,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平時也要多注意部分對信息技術特別感興趣的學生的培養(yǎng),讓這部分學生帶動學習氛圍,促進整個班級的學習興趣。
也可以利用第二課堂,幫助學生在各種競賽中表現(xiàn)自己,通過先進典型影響其它的學生,甚至是老師。
首先要確定當堂課“合作學習”的目標。教師們所確定的合作學習的目標,就應該是小組中所有員要一同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是小組的成員無法獨立去達成的。所以在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所有小組成員的一起合作,分別完成自己的項目,才能實現(xiàn)整個目標。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拿出一道例題,讓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自行尋找解決辦法,就不是很好。而如果是制作一張圖片,就可以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小組的各個成員各自負責不同的任務,最后再由小組長的協(xié)調,完成任務。在分配“合作學習”的任務時,可以按照小組成員的擅長領域,分別執(zhí)行不同的任務,讓每個人都能發(fā)揮專長。在分配小組角色時,要細化各種角色,不過要注意各人在小組中承擔的任務雖然有所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小組長可以承擔管理角色,也應該有自己的任務,小組長的作用在于分配任務,主要起協(xié)調和幫扶的作用。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tǒng)利用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yōu)樵u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合作學習也是一個需要老師對學生和教學任務都充分了解,然后組織安排的一種教學模式,絕不只是簡單的分組讓學生們一起共同學習的模式。
教學反思,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yè)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F(xiàn)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這是一種分析教學技能的技術。它能促使教師的對教學更為積極主動,可以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那么我們需要要反思什么呢?在一節(jié)課的過程中,要有重點的反思。例如,采用了一個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或模式,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優(yōu)點有什么不足,缺點有什么需要改進。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如教學目標的制訂方面,教學策略方面,教學過程組織的嚴謹程度等方面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