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習作是小學階段讓學生感到困難,讓老師感到頭疼的事。一說到習作,學生往往覺得無話可說或者寫不長,寫不好。如何讓學生愛上習作?為了讓學生有話可寫,我做了以下嘗試,希望能幫助孩子將習作寫長寫好。
一、走進生活,做好積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作文就是練習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經(jīng)歷也比較少,相對來說積累也少得可憐??芍^是心中無事,肚中無貨!如何讓學生在習作中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最便捷的方法便是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積累各種素材。
雖說生活是一本無窮無盡的百科全書,但是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能力有限,即使再豐富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也無關痛癢,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積累。這時教師就要發(fā)揮引導作用,指導他們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細致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并把觀察到的東西,通過寫片段、日記、周記等形式加以記錄。這些積累下來的周記等都將成為他們?nèi)蘸髮懽魑牡膶氋F財富。
二、訓練說話,以說促寫
光有積累的素材還不行,如果不能用好,那就像茶壺里煮餃子——肚里有貨倒不出。這時教師要想辦法,打開學生話題的閥門,讓他們順暢地把心中的素材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
說話是寫作的基礎,“說”的能力越強寫作能力也越強。因此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訓練小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即“說”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1.誦讀佳作,培養(yǎng)語感
我常讓學生熟讀那些文詞優(yōu)美的文章,背誦文中的精彩段落,把規(guī)范而優(yōu)美的語言植入記憶倉庫,并融會貫通,優(yōu)化組合,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所以熟讀成誦并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在記憶的基礎上加以靈活地應用,讓文章煥發(fā)新的活力。
2.復述課文,訓練表達
復述課文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將所感知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訓練了他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口語交際,打好基礎
口語交際能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兩人對話,講什么內(nèi)容,另一方必須仔細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對答如流,詞能達意。在交流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詞語的運用也會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為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鼓勵模仿,提倡創(chuàng)新
學生有話可說并不意味著他就能夠?qū)懞昧曌?。在教學中,我常見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在口語交際時能夠侃侃而談,但是在習作時卻無從下手。如何讓學生既能說得好,又能寫得出呢?
學生之所以有話可說,卻寫不好,究其原因是他們不知道如何下筆,如何把自己心中的話寫出來。其實,他們就是缺少一個模型,一個模仿的對象。那是不是需要在習作之前給學生讀兩篇范文,讓學生跟著模仿呢?當然不是!這樣只會限制學生寫作的自由,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讓他們更加迷茫,一旦失去范文這根拐杖,他們將寸步難行。其實在教材中,有很多好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去模仿,教師應充分利用教材中好的文章,有意識地讓學生去學習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有的文章人物外貌寫得好,就可讓學生練寫一段外貌,有的文章一處景物寫得生動,就讓學生寫身邊的一處景物,有的文章開頭結(jié)尾相互呼應,就讓學生修改自己的一篇習作使它首尾呼應……經(jīng)過這些訓練以后,學生慢慢地掌握了一些習作的方法和技巧,而這些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這樣他們就可以輕松地將心中的話倒出來了。
四、重視評講,學會方法
在平時的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只重作文寫前的指導,只重視作文的批改,而往往忽略作文的評講。其實作文的評講在作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講評,我不采取傳統(tǒng)的由教師承包的做法,而是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的批改、講評之中。學生自己批改、講評作文的形式多種多樣,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評改、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在評改中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為了將作文評講工作落到實處,達到實效。我力求做到時間充足,內(nèi)容充實,可操作性強。每次學生在作文的評講課上都能得到具體可感的作文修改的指導,他們不僅掌握了寫作和修改的方法,也在參與中提高寫作的興趣,更能讓他們懂得好的作文是一遍一遍修改出來的。
五、自己動手,打扮裝飾
經(jīng)過評講的訓練之后,學生掌握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如何將這種能力變成寫作能力,最好的途徑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
在當下的作文教學中,學生寫作文往往只是敷衍了事,作文寫完了,基本上就放到一邊去。很少有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在提倡讓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同時,還制定了一些制度。比如讓學生互相簽名,就是讓同桌同學互相修改對方的作文,在修改后將修改人的名字簽在作文之后,謄抄作文時必須有同桌的簽名,才可以拿到作文本進行謄抄。如果出現(xiàn)問題,兩個同學同時問責。用制度的形式進行強化,從而養(yǎng)成學生修改作文的習慣。
教師如果能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注意學生寫作和修改方法的指導,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滲透習作的指導,我想一定能讓學生走出習作寫不長的泥潭。
參考文獻:
梁月紅.淺談培養(yǎng)學生自改習作的基本功[J].課程教育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