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與沈燮元沈老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他家門外的胡同里。遠遠看見沈老走來,竟不敢相信這是一位已96歲高齡的老人——沒有拐杖,目光如炬,雖微駝著背,但依然精神矍鑠。主動伸出手與我相握時,甚至還能感受到一股略帶倔強的力量。
的確,沈老很倔強。獨自一人在南京生活的他,每周7天風雨無阻地去南京圖書館“打卡上班”。96歲的沈老內心有一種緊迫感,他給自己定下的工作目標,已經排到10年以后。
這位至今耳聰目明的老人是中國版本目錄學、文獻學領域的大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擔任《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主編,親身參與這部版本目錄學扛鼎之作的編纂。
編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年過八旬的沈老還重新?lián)炱鹎宕貢?、??睂W家黃丕烈題跋、詩文集的整理研究,專注編著大部頭的《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如今此書的整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將由中華書局出版。沈老介紹說,在拍賣市場上,凡經黃丕烈揀選、題跋過的古籍都身價倍增,是業(yè)界一級藏品?!笆慷Y居”是黃丕烈的藏書室名,《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就是整理的士禮居藏書題跋的集大成之作?!皬那骞饩w年間,就有人開始整理士禮居藏書題跋。民國年間,繆荃孫、王大隆也做過。但是這些整理的人多半還沒有看到原書,題跋都是請人代抄來的,有抄錯抄漏的現(xiàn)象?!鄙蚶险f自己很幸運,看到了許多原書和照片,他將把前人的錯誤一一修正。另外,沈老還發(fā)現(xiàn)了多篇繆荃孫和王大隆也沒見到的題跋,比如過云樓藏書里就有兩個黃丕烈題跋,他也將一一補足。
說起沈老的士禮居題跋研究,南圖的工作人員都知道,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飛到沈老的桌上。相關領域的學者,凡見到與黃丕烈藏書題跋相關的資料,都會想方設法送到沈老案頭,一則請他辨真?zhèn)?,二則可以收進這部最新的《士禮居藏書題跋記》,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完整的權威版本。如此浩大的工作量,完全由沈老一人獨立完成。
在旁人看來,花費幾十年埋進浩瀚枯燥的文字整理校正工作中,太過單調。對于從文字中找到樂趣的沈老來說,“嗜好不能太多,生活越簡單越好,能和古籍打一輩子交道,我的運氣真是好得不得了?!?/p>
古籍書市場的升溫以及拍賣等市場行為進入,讓古籍書的價格一漲再漲,甚至新印的古籍書價格都一路走高。雖然沈老家里的藏書應該早已價值連城,不過顯然他的重心不在藏書。有幸陪同沈老到他常去的古籍書店,才發(fā)現(xiàn)他更多時候像是去“蹭”書看。問完價格后,老人嘴里念叨最多的就是“買不起,買不起啊”。
我問沈老,《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做完后是否就能真正地退休,享受生活?沈老很是詫異:“休息做什么?工作還有好多沒有做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