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儀
(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部分患者由于各種原因需要居家進行胰島素治療,為保證患者在家中可以正確的使用胰島素,筆者認為可對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為分析其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F(xiàn)報告:
將2017年4月到2018年8月在本醫(yī)院接受治療并經(jīng)醫(yī)生同意后進行居家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納入到研究中,共70例,隨機分成常規(guī)組(n=35)與康復組(n=35)。常規(guī)組中,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齡為43到80歲,平均年齡為(61.16±10.55)歲;康復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齡為41到79歲,平均年齡為(61.24±9.87)歲。兩組患者比較的結果為P>0.05,說明可做對比研究。
常規(guī)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告知患者胰島素的使用方法與保存方法;定期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對患者進行指導等。
康復組患者則應用康復護理干預,包括:①調(diào)查患者的性別、文化程度、年齡等,選擇最合適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樹立其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進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②每隔六天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血糖情況,并據(jù)此指導患者的胰島素使用劑量。告知患者胰島素的保存方法;叮囑患者要隨身攜帶胰島素筆,告知患者胰島素筆與筆芯的型號,要進行合理的選擇,并檢查[1]。③告知患者胰島素的正確注射位置,如腹部、臀部、手臂等,且不要連續(xù)注射同一個部位。在進行注射前要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與清潔處理,且要將藥液搖晃均勻后方可注射。④告知患者每天要進行三次胰島素測量,分別為早餐前、餐后兩小時與睡覺前,并記錄血糖水平,以便在隨訪時可以告知護理人員。⑤定期開展有關糖尿病與胰島素使用方面的講座,并邀請患者前來參加,期間與患者進行積極的交流,解答患者的疑惑與問題,鼓勵患者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講座結束后為患者發(fā)放宣傳手冊。⑥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與運動計劃,并告知患者家屬監(jiān)督患者實施。
①以調(diào)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了解程度進行調(diào)查,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患者越了解。②記錄兩組患者胰島素的錯誤使用行為,統(tǒng)計后比較。
以SPSS21.0軟件對兩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t檢驗運算計量資料, 檢驗運算計數(shù)資料。運算結果中的P值與0.05進行比較,若前者小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若后者小則無。
常規(guī)組患者的評分為(57.74±9.87)分,康復組患者則為(84.48±2.79)分。兩組患者比較,結果顯示存在明顯的差異(t=15.4236,P<0.05)。
記錄其錯誤使用情況并及比較,表1為記錄與比較結果,康復組患者的錯誤使用率低于常規(guī)組,且有明顯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錯誤情況比較
糖尿病是臨床上極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指患者的血糖水平超過正常值,多是由于遺傳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所導致的,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多食、多飲與多尿的情況,但患者的體重會減少,由于患者的血糖值長期過高,患者的組織器官會受到損傷,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有著極大的影響。
該疾病屬于慢性疾病,病程極長,且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中,部分患者由于身體情況,再加上無法承擔住院費用,因此會居家進行胰島素治療,對于這部分患者臨床上多以配合以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進行指導,但效果并不理想[2]。若患者缺少對疾病知識與胰島素正確使用方法的了解,則會導致患者的胰島素治療出現(xiàn)錯誤,不僅會對患者的疾病治療產(chǎn)生不良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筆者認為可對這邊付恩患者應用康復護理干預,通過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通過飲食護理,為患者制定科學且健康的飲食方案,有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3];通過運動護理可使患者定期進行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并控制血糖;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可使患者對疾病樹立正確的認識,并掌握胰島素的正確使用與保存方法,提高治療效果。為分析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研究結果中,康復組患者的胰島素錯誤使用率與疾病知識知曉程度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且差異明顯(P<0.05)。兩組數(shù)據(jù)對比結果充分體現(xiàn)了對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島素治療應用康復護理干預的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將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島素治療中的效果良好,可對患者的胰島素使用進行指導,減少錯誤使用率,提高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應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