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暑假里,單位來了兩個實習的大學生。一個小白被派給了張工,一個小沈被派給了陳工。
我們單位主要負責學校的基建、場地和房屋維修工作,因此暑期正是單位最忙的時候。即使天氣再熱,也必須跑工地、抓項目。每天跑完工地,一身汗,一臉油,那都是很正常的事。
小白和小沈第一天上工地,就遇上了今年夏天的第一個高溫日,中午回單位,兩人的衣服后背都濕透了。沒過幾天,小沈就開始嚷嚷吃不消了。好幾次,我們都發(fā)現他沒跟陳工上工地,而是躲在辦公室里,邊吹空調邊玩電腦游戲。
有一天,我的電腦突然上不了網了,看看同事們的電腦都挺順暢,我自己搗鼓了半天也沒弄好。正好看到小沈坐在那里玩游戲,我想年輕人應該對電腦技術比較精通,就想請他幫個忙,幫我看看。
沒想到,小沈一臉的不樂意,嘴里還嘀咕著:“我是學建筑專業(yè)的,不是計算機專業(yè)?!北凰@么一說,我頓時啞口無言,只能識相地退了回來。
中午時分,小白回來了。在食堂偶然聽到我和同事說上不了網的事,馬上很熱心地對我說:“吃完飯我?guī)湍纯窗??!边@下輪到我不好意思了:“你剛回來,還是好好休息一會兒,下午又得跑工地了。”
“沒事兒,我年紀輕,不累?!?/p>
放下飯碗,小白就忙活開了。半小時以后,他笑瞇瞇地對我說:“好了,可以上網了?!蔽疫B連表示感謝,小沈卻很客氣:“這有什么,不過就是舉手之勞。”
實習期還沒過一半,大家就對兩個實習生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判:小白謙虛好學,吃得起苦,更吃得起“虧”。他不怕每天在外面跑,日曬雨淋他也照樣工作得很帶勁。對不是自己分內的事,他也同樣干得妥妥帖帖。
可是小沈就不同了,特別計較。別說分外的事了,就是分內的活兒他也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其實,我們大家都挺為他可惜的。陳工是我們單位的“老法師”,名牌大學建筑專業(yè)畢業(yè),有著30年的從業(yè)經歷,經驗豐富,如果跟著他好好地學,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墒?,小沈偏偏抱著怕吃虧的心態(tài),不愿跑工地,寧愿對著電腦玩游戲,也不愿花費工夫去做額外的事情——做陳工的幫手,幫他一起用繪圖軟件繪制工程圖。他總以為自己這樣才不吃虧,殊不知他實際操作的本領都沒有學會,這個虧才是吃大了。
假期結束,小白和小沈也結束了實習。他們離開的時候,大家對小白都有些依依不舍,對小沈卻沒什么留戀。
兩年以后,我在路上偶遇小白。他已經大學畢業(yè),如今在一家行業(yè)內很有名的建筑公司工作。我知道那家公司很難進,只有非常優(yōu)秀的學生才有可能留用。在那樣的公司工作前景無量,但也素以高強度工作節(jié)奏聞名,小白卻像以前一樣很淡然:“適應了就好,趁著年輕多吃點苦、多學點東西?!蔽覇柶鹦∩颍胖浪驗闊o法適應建筑行業(yè)的節(jié)奏,最終選擇了出國繼續(xù)深造。
看著小白的背影我感慨良多,我相信按照他踏實肯干、不怕吃虧的精神,未來的前途一定很不錯;可是小沈呢,像他這樣的性格、脾氣,到哪里都一樣難以適應。身為職場人,小白和小沈的例子是極好的現實教材:肯吃虧,樂于吃虧,職場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遠;不肯吃虧,總是斤斤計較,最后往往適得其反,吃的虧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