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
如果單論手游市場的沿革,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從未缺席,但像《繪真·妙筆千山》這樣以如此直觀的方式讓玩家感受到國畫山水之美的交互作品卻并不多見。在制作團隊的細心打磨下,古老的繪畫作品似乎被重新注入了生命,得以用當下的姿態(tài)迎接后來者的仰望。
《繪真·妙筆千山》在敘事上頗有些傳奇話本的味道:樂于鉆研畫技的和尚“一修”仰慕聞名天下的畫師“妙山”,故欲拜其為師。妙山則告訴一修,學藝前需要他進入其曾經(jīng)的畫作之中,破解畫中謎題,從而完成一幅全新的作品。機緣巧合下,一修與一名“黑發(fā)妖童”結伴同行,就此展開了一段山水奇遇。
《繪真·妙筆千山》在美術上所達到的高度,得益于中國傳統(tǒng)繪畫技法的滋養(yǎng),游戲畫面取材于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此畫細致入微、著色瑰麗、煙波浩渺、山巒起伏。制作團隊從其構圖、線條和用色等多個方面入手,將青綠山水的各處細節(jié)重組成游戲中的場景。此外,《繪真·妙筆千山》在2D和3D的過渡上也非常協(xié)調,使原本平面化的畫幅更加立體,從而滿足了游戲體裁對空間感的需要。同時,電影級運鏡手法的加入,也使得《繪真·妙筆千山》的畫面的轉場切換更加自然,讓玩家的流程體驗更加沉浸,江山美景頓時變得觸手可及。
《繪真·妙筆千山》作為一款輕度解謎游戲,整個解謎邏輯淺顯易懂,并不需要多層思考,玩家根據(jù)線索將收集的道具放在合適位置,機關便會順利運轉,推動劇情發(fā)展。
某種程度上來說,《繪真·妙筆千山》用意在于弱化玩法,集中展現(xiàn)內容,在文字和操作上都在盡量避免對玩家的沉浸體驗產(chǎn)生干擾。不過就筆者測試來看,玩家在破解機關時,還是容易產(chǎn)生誤觸,好在整體上無傷大雅。
不得不說,故宮在“網(wǎng)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越走越順。從故宮淘寶到熱門綜藝,我們幾乎很難再找到那種老學究的影子。通過異業(yè)合作,故宮找到了一條讓傳統(tǒng)文化走向大眾,走向年輕人的新路子,對于年輕群體而言,傳統(tǒng)也能“很美很抓人”。
我們每一代國人都為璀璨的中華文明驕傲,向世界高呼這是我們的文化。但捫心自問,那些留存于世的歷史遺珠,誰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坦白講,如果沒有《繪真·妙筆千山》的問世,可能大家很難有機會去仔細體會《千里江山圖》背后的精致與厚重,一場游戲、一場洗禮,感謝這樣一款游戲,讓我們補上了如此重要的一課。
小編手記
總的來說,《繪真·妙筆千山》是一款藝術性大于游戲性的作品,也是一款安靜細膩值得品味的游戲。這幅畫卷所呈現(xiàn)的景象韻味十足,所探討的主題也能有多種解讀和定義。這或許并不是一款大眾向的作品,倘若能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美,就已是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