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新
摘 要:糧油作物多熟種植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光能,提高復種指數(shù),增加復種面積,合理調整種植業(yè)結構,實現(xiàn)農(nóng)民增產(chǎn)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幾年來我們在廣泛收集外地經(jīng)驗做法和當?shù)剞r(nóng)民種田經(jīng)驗的基礎上,先后在鄉(xiāng)鎮(zhèn)科技示范村、示范戶試驗示范復種栽培技術,主要有春小麥分別與大蔥、西蘭花、鮮玉米、早豆等復種;冬小麥分別與玉米、水稻、高粱、花生、谷子等復種;鮮玉米分別與大蔥、白菜、蘿卜等復種。我們在以上這些作物復種成功的基礎上,進行了春小麥與鮮玉米復種栽培,經(jīng)試驗又取得成功。
關鍵詞:春小麥;鮮玉米;復種;栽培技術
一、品種選擇
1.冬小麥品種選擇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耐旱抗倒伏,高抗條銹病、白粉病的品種,如京冬11、京9458等。
2.鮮食玉米可分為甜玉米和糯玉米兩種,糯玉米糯性強,營養(yǎng)豐富,最適于鮮食,風味獨特,清香可口。甜玉米果皮柔嫩,營養(yǎng)豐富,甜度高且口味純正。以調查糯玉米較受人們歡迎。因此鮮玉米品種應選擇抗逆性強,豐產(chǎn)性強,商品性好,早熟的糯玉米品種。如金銀糯、富爾金糯等。
二、栽培要點
1.冬小麥
冬小麥選擇早熟品種京冬11,該品種是北京農(nóng)業(yè)科學院雜交小麥所選育的新品種。
(1)整地施肥:深翻整地,畝施優(yōu)質農(nóng)肥5000公斤,把農(nóng)肥翻入土壤10-15厘米深耕層中,整平地塊,澆足底水。
(2)適期播種:2017年9月25日播種,畝播量15公斤,行距20厘米,畝施N、P、K復合肥25公斤,隨播種畝施甲拌磷顆粒劑2公斤防地下害蟲。
(3)凍前鎮(zhèn)壓:在冰凍到來之前,對小麥進行鎮(zhèn)壓,可使土壤緊實,不宜透風跑墑。同時鎮(zhèn)壓可促進早分蘗,使麥苗莖桿粗壯,增強抗旱抗寒能力,對于耕作粗放的麥苗還可防止冰凍死亡。
(4)澆越冬水:11月18日灌越冬水。灌水時間一般在日平均氣溫下降到4℃-5℃時進行,即夜凍晝消時為宜。適時冬灌,滿足麥苗越冬期的需水量,促進麥苗分蘗早發(fā)生、多發(fā)生,培育壯苗越冬,冬灌水量以當天灌當天滲為宜,切記大水漫灌,以免在地表結冰凍壞麥苗。
(5)鋤田松土:冬灌后及時合墑輕鋤。鋤田可除破土壤板結,彌補裂縫,保溫、保墑、促進小麥根系發(fā)育。
(6)摟苗壓青:春季用三齒耙清理行間雜物及枯黃葉片,深中耕,麥苗三葉一心期,壓青苗一次。
(7)灌水施肥:2004年3月26日澆返青水。返青水不宜早澆,當5厘米地溫回升到5℃左右時澆返青水,以免麥苗受凍。起身拔節(jié)期結合灌水畝施硫銨20公斤,孕穗期若無自然降水,應灌水一次,此時是小麥需水臨界期,不能缺水。灌漿期結合灌水畝施硫銨10公斤。
(8)及時防治病蟲害:防白粉病、銹病各一次,防粘蟲、蚜蟲各一次。
(9) ?6月25日收,畝產(chǎn)600公斤。及時整地為下茬玉米種植做好準備。
2.鮮玉米
(1)整地施肥:深耕18—20cm,耕后立即耙耢,翻、耙、壓連續(xù)作業(yè),達到耕層深厚、土壤細碎、土層疏松,肥力均勻、保水保肥。結合翻地,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三元復合肥30—40kg做底肥。將底肥充分拌勻在整地時撒施地面,深翻入土壤耕層。
(2)種子處理:播前曬種1—2天,然后用種子包衣劑包衣或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和玉米絲黑穗病等。
(3)播種:上茬小麥收獲后及時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左右,墑情好稍淺,墑情差的稍深一些,株距均勻,覆土嚴實。播種量以點播每穴2—3粒種子,精量播種每穴1—2粒;密度為3500—4500株/畝。
(4)適時間苗、定苗。在3—4葉期進行間苗,蟲害嚴重可托后到5—6葉期。定苗在5—6葉展開時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雜株,留下健壯植株。定苗時不要求等株距留苗,個別缺苗地方可在在定苗時就近留雙株進行補償,必須保證留下的玉米植株均勻一致。
(5)及時追肥:玉米拔節(jié)期畝追施尿素15—20kg。收獲前20天禁止使用化學氮肥。
(6)防治病蟲害。種植前防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螻蛄,可用50%辛硫磷乳油。適時防治粘蟲、玉米蚜、玉米螟、白星花金龜。
(7)及時收獲:9 月下旬及時收獲鮮玉米,以防老熟影響鮮食。
三、效益分析
上茬冬小麥畝產(chǎn)600斤,每斤按1.5元計算,畝收入900元,扣除成本200元,畝純收入700元;下茬鮮食玉米畝保苗3500株,每穗玉米按0.5元計算,畝收入1750元,扣除成本500元,畝純收入1250元;兩茬合計畝純收入1950元。普通種植玉米畝產(chǎn)600公斤,每公斤按1.6元計算,畝收入960元,扣除成本500元,畝純收入460元。綜上所述,兩茬栽培比普通種植玉米畝增收1490元。
由此可見,冬小麥與鮮玉米復種栽培經(jīng)濟效益高,社會效益大,可操作性強,是發(fā)展高效農(nóng)業(yè)的一項重大措施。
參考文獻:
[1]白艷紅, 鄒積田. 春小麥、青玉米、秋黃瓜復種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J]. 北京農(nóng)業(yè), 2005(4):2-3.
[2]楊春梅. 春小麥與鮮玉米復種效益高[J]. 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 2011(23):9-9.
[3]張曉麗, 李茂廷. 春小麥復種作物栽培技術[J]. 寧夏農(nóng)林科技, 2014(10):11-13.
[4]盛宏達, 時曉偉, 馮剛,等. 春小麥覆膜復種夏玉米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J]. 天津農(nóng)林科技, 2004(4):8-10.
[5]鄭梅玲, 余順和. 麥茬地復種育苗移栽鮮食玉米二熟制栽培技術[J]. 新疆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