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潔
[摘 要]思維的有序性是學習中重要的思維品質,更是提升小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有序的思維平臺,并讓學生通過動筆標注、動手操作、合理分類、有序列表等活動來培養(yǎng)有序思維,從而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有序思維;標注;操作;分類;列表
[中圖分類號] G623.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7-0083-02
有序思維,即按照一定的順序、步驟、規(guī)律去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有序思維是重要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是良好的數(shù)學思維品質,也是體現(xiàn)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第二學段(4~6年級)學生在數(shù)學思維方面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地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其中“有條理地思考”指的就是有序思維。在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教材編寫者十分重視有序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一年級開始就編排了許多與有序思維相關的內容。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學生能夠解答一些問題,可是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時,他們的表達往往雜亂無章且含糊不清,比如有的學生能迅速計算出結果,但卻說不出算理。筆者在教學中還發(fā)現(xiàn),解題能力差的學生的思維基本都有無序、雜亂的特點,解答問題時他們會直接看結論和答案,對問題缺乏思考。
當然,有序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有策略地加以引導,循序漸進,幫助學生有序而正確地建立數(shù)學概念,使學生逐步形成有序思維。由于大部分學生的有序思維比較薄弱,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動筆標注、動手操作、合理分類、有序列表等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有序思考的習慣。
一、動筆標注,養(yǎng)成有序思考的習慣
在讀題時,教師可以要求并引導學生動筆標注重要信息,幫助學生有條理地解決問題,使學生初步養(yǎng)成有序思考的習慣。
例如,數(shù)一數(shù)下面圖形各有多少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盡量遵循從上往下、從左往右的順序數(shù),數(shù)一個就做一個記號,這樣既不易重復,也不易遺漏。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按順序標注出題中的重要信息,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第15頁有一道題: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一共來了221人,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一共來了239人,而巨幕影院有441個座位,巨幕影院能容納六個年級的學生嗎?解決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按順序標注出題中的已知信息:(1)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一共來了221人;(2)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一共來了239人;(3)巨幕影院有441個座位。在學生動筆標注信息的過程中,便梳理了題中的已知信息,厘清了思路,即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二、動手操作,促成有序思維的發(fā)展
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階段。學生在腦海形成數(shù)學概念、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過程中,大多依賴具體的感知、豐富的表象。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跟著操作的順序進行,動手操作的順序反映了學生的思維過程,也反映了一定的邏輯順序。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只有經(jīng)歷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有序思維才能得到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的“擺一擺,想一想”時,教師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數(shù)位表上擺3顆珠子,同時提出問題:“怎樣才能不重復、不遺漏地擺出所有的數(shù)?”結果教師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擺出12、21、30、3這四個數(shù),但是擺的順序卻不相同,有的學生是想到什么就擺什么,隨機擺出這幾個數(shù);有的學生注意到了“不重復,不遺漏”,按順序去擺珠子,比如把所有的珠子都先擺在個位上,再一顆一顆地搬到十位上,或者把所有的珠子都先擺在十位上,再一顆一顆地搬到個位上。按順序擺珠子的學生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嘗試用有序思維解決。在教師引導后,學生再動手擺4、5、6顆珠子時,幾乎所有學生都能有序地擺出所有的數(shù),這有效促進了學生有序思維的發(fā)展。
三、合理分類,形成有序思維的標準
學生在解答某些較復雜的題目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題意按一定的標準把復雜問題分成幾個簡單的問題,然后逐個解決,并對解題時出現(xiàn)的情況加以分析, 這是一種常用的解題策略,也是培養(yǎng)學生有序思維的重要方法。當然,確定合理的分類標準是保證有序解決問題的關鍵。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東東一家三口寒假準備去廣州探望外公,如果乘坐火車,票價為每人253元,如果乘坐飛機,票價為每人850元,如果往返的車費必須控制在3400元以內,那么東東該怎么買票?解答本題時,可以按照這樣的標準將該題分為幾個簡單的問題:(1)一家三口往返都乘坐火車;(2)一家三口往返都乘坐飛機;(3)一家三口去廣州時乘坐飛機,返回時乘坐火車,或去廣州時乘坐火車,返回時乘飛機。通過這樣的分類,再依次計算出所需費用,選擇符合題意的買票方式。
四、逐一列表,呈現(xiàn)有序思維的過程
列表法是一種強調有序思維的解題方法。教師應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并經(jīng)歷列表解題的過程,從中感知有序思維的重要性。
例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的租船問題: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現(xiàn)有 28 人,如果每條船都坐滿人,可以怎樣租船?如果租一條大船需要10元,租一條小船需要8元,哪種租船方案最省錢?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列表解題,從假設全部都租小船開始,逐一列出所有情況(如右表)。列表解題可以呈現(xiàn)完整的解題過程,清楚地看到各種答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有序思維能力。
總之,小學生正處于數(shù)學學習的啟蒙階段,他們能否形成有序思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有序思維的學習情境和機會,為學生搭建有序思維的平臺。在練習時,教師要善于挖掘題目的有序性,引導學生有序地解決問題,把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有機結合起來,將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思維落到實處。
[ 參 考 文 獻 ]
[1] 盧麗萍.培養(yǎng)有序思考能力 積累思維活動經(jīng)驗[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6(9):18-21.
[2] 鄭大明.學生僅有“從頭到尾的思考”是不夠的——關于數(shù)學有序思考的補正[J].教育科學論壇,2016(2):11-14.
[3] 張艷.有序思考,綻放異樣精彩,“趣”而“趨”,回歸數(shù)學本位[J].教育教學論壇,2015(16):273-274.
(責編黃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