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與生活的聯系逐漸增多,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獲得較好的教學評價。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小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本文對小學信息技術課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實踐分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34-01
小學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是學習的起始階段,承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利用生活化教學將小學信息技術課與學生日常生活連接起來,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可以為教師提供新的教學途徑,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1.生活化教學及其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生活化教學就是把課堂教學活動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及常識簡化課堂知識,增加學生的自主參與度。在素質教育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學校對學生的教學目標設定突破了應試的限制,正朝著服務生活變更,學生通過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及團隊合作學習驗證理論與實際的真正關系。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彌補了傳統教學辦法的不足。傳統的教學辦法過分強調“教”,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生活化教學的開展能夠結合實際生活營造一個體驗性較強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其中不僅可以學習到書本知識,更能夠增加自身素養(yǎng),獲得一箭雙雕的效果。二是,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F如今,信息技術的應用率逐漸提高,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社會各界對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漲,小學生正處在知識儲備的絕佳時期,學習能力相對較強,教師采用生活化教學法教授學生信息技術課可以為小學生日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技術基礎。三是,教學知識具體化。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將較抽象的知識實際化、具體化,增加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的效率。
2.小學信息技術課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應用
2.1課堂氣氛生活化
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目標就是希望小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際。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建立一個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將抽象的知識簡化到實際生活中去。例如:在進行《初識Scratch》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讓學生一起玩“打地鼠游戲”,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較強,面對游戲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時再引入課時教學的主要內容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
2.2教學內容生活化
想要生活化教學能夠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重視教師的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備課階段要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盡可能的收集與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教學輔助內容,利用日常生活的實例來解釋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將有限的40分鐘時間高效利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采用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經驗這兩種方法進行教學引入。
一是日常教學生活化。現階段,互聯網的普及率非常高,上至退休的老人下至剛剛認知世界的兒童,都在應用互聯網獲取訊息,小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利用互聯網來獲取各種各樣的知識,因此對互聯網的熟識度較高,而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都是簡單的計算機應用知識,這正是教師的教學切入點,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引入網絡素材,增加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是經驗教學生活化。就是將生活中的常識、經驗融入到小學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帶入抽象性較強的計算機知識,這種教學方式要比“填鴨式”課堂講授更加直觀,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而且鍛煉了理解能力,為今后的學習之路奠定基礎。例如:在進行《發(fā)送郵件》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與打電話、發(fā)短信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熟悉的短信互傳來解釋發(fā)送郵件的相關概念,還可以讓學生把傳統的信件郵寄及電子郵件進行比較,從發(fā)送速度、發(fā)送安全值等角度出發(fā)分析兩者的利弊,有利于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課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促使小學生與課堂學習產生更多的共鳴。
綜上所述,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是未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充分應用,活躍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艷.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迷,2018(10):64.
作者簡介:
葛興強,男,江蘇南通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任教課程:小學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