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輝
每到臘月,山寨里各家就開始張羅著殺年豬。年豬一殺,年味一下就濃了。
婆婆家每年殺年豬都在臘月二十四“小年”這天,殺年豬,吃殺豬飯,是土家人的習俗,也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這一天也是婆婆家最熱鬧的一天,出嫁的女兒帶著女婿和外孫全都要回來了;在外工作的兒子兒媳也都趕回鄉(xiāng)下,大家都要參加一年里最為隆重的活動。
早上六點多,全家老老小小早早就都起床了,此時天剛剛亮,我們這些城里回到山寨的年輕晚輩,呼吸著山林里冬日潔凈的空氣,心情莫名其妙地興奮著。
公公蹲在大門前的柴垛邊抽著煙,邊張望著山路,等待著殺豬匠。灶里的火燒得旺旺的,灶上兩口大鐵鍋的水不一會兒就“咕嘟咕嘟”冒熱氣了,一時間滿屋子的水霧便暖暖地貼在臉上,潤潤的很舒服。灶屋中間火塘燒著一個大大的樹蔸,火塘的烘架上掛著幾塊去年吃剩下的臘肉,黃黃的臘肉皮已經(jīng)是半透明狀了。很快,今冬的豬肉又要上架了。
山路上叮叮當當響起了鐵器碰擊的聲音,是殺豬匠來了。于是,整棟木樓都漾起一陣騷動,孩子們眼尖,最先看到山路上過來的殺豬匠,就跳著叫:“來了,來了!”
公公站起身來,迎出一段路,臉遠遠地向殺豬匠笑著,手忙著掏煙。婆婆打了個手勢,家里的男人便到豬欄去趕豬。而婆婆自己卻遠遠地走開了,站到后院門外的菜園子里悠轉(zhuǎn)。婆婆是有意避開那殺豬的場面。
那被趕的豬似乎已經(jīng)預感到自己即將被宰殺的命運,死死地用前腳抵住,退在角落不肯出來。豬圈門一開,它竟然放開四蹄飛奔。經(jīng)過一番追逐之后,它還是被家里六七個身強力壯的男人“前簇后擁”拉了回來。這時殺豬匠登場,他在靠墻的地方放兩張長條板凳,男人們把豬按到板凳上。放了鹽水的木盆擺在豬頸下方,木盆是用來接豬血的。豬血可是個好吃的東西。山寨里兒孫們,雖然有很多的人遠離了山寨,到山外的城里生活去了,但有些習慣,卻是深入骨子里的,比如這愛吃豬血的口味,就改不了的。為了讓豬血吃起來鮮嫩,一定要在盆中放一點鹽。
殺豬匠用一只腳踏在豬頭上,豬已經(jīng)知道自己作為豬的使命到此要完結(jié),馬上就要由“豬”變成“肉”了,便開始拼命嘶叫。殺豬匠拿起一尺多長的殺豬刀,先在豬頸上輕輕點一下,接著一下子就捅了進去。整個殺豬過程只有短短幾分鐘。殺豬匠把殺死的豬放進槽盆,大家迅速地提來開水倒進去。一會兒工夫殺豬匠便把豬毛修干凈了,年豬變成了白花花的一大坨躺在槽盆里,我在一旁看著有些晃眼,神情也好像有點恍惚了……
男人們幫著把豬倒掛在門前的木架上,只見殺豬匠迅速地割下豬頭,斬去四肢,清出內(nèi)臟,將豬分邊,然后劈成條塊整整齊齊鋪在門板上。這時候,白花花的、肥膩膩的肉塊,整整齊齊擺在木板上。立即讓我聯(lián)想起秋日里剛剛收進家門的稻谷、苞谷、紅薯、洋芋們,一堆堆、一筐筐,讓整個山寨木樓充盈起收割后的喜悅,使土家山寨的日子,看上去顯得那么豐盈飽滿。殺豬匠走的時候,帶走了掛在門框邊一塊靠近肚皮的肉。(山寨的習俗:殺豬匠每次殺豬時都要切一塊靠近肚皮的肉,掛在門框邊,然后離開的時候帶走。)
看著鋪得整整齊齊的肉塊,婆婆臉上這才露出滿足的喜悅,她帶領(lǐng)著鄉(xiāng)下或是城里的女兒、兒媳們,用棕葉將肉塊串起來,抹上適量的鹽,然后將抹了鹽的肉放置在一口大陶缸中淹浸。淹浸年肉是很有講究的,得把肉皮朝下,層層疊壓。肉缸的最上面,還得壓上一塊很重的大石頭。這樣淹出來的肉,才能淹透。只有淹透了的肉,才能味正,放多久都不會壞。肉在大缸里淹上一周,就會見鹽水溢出,這個時候,便可以吊到烘架上去熏烤了。臘肉的熏烤也有技巧的,鹽肉一旦上架,半月之內(nèi),煙火要日夜不熄,肉條要離火塘五、六尺遠為好。如果冷熱不勻,就會將肉熏壞。婆婆邊做著手里的活,邊耐心地對女人、兒媳們晚輩傳授著她做了一輩子的事情。她不管現(xiàn)在居住城市的晚輩們,是否有殺年豬、熏臘肉的條件,她只是覺得,殺年豬、熏臘肉,這是過日子里的大事,她有責任教會自己的孩子們。
等婆婆把肉處理好,負責做飯的大小女人們叫著開飯了。殺年豬這一天的飯,也是有講究的:在堂屋中央的火塘上架一口大鍋,里面是一鍋熱騰騰的湯,湯里放了花椒、胡椒、辣椒等佐料,圍著火塘放著幾個木制的瓢,里面盛著洗凈切好的豬血、豬腸、豬肝、豬心肺,就著熱騰騰的湯放進鍋,兩三分種就可以撈起來吃了。而且能邊放生的,邊撈熟的。這種吃法,我們土家人叫作“三下鍋”,一般是可以在一只燙鍋里同煮三樣食物。
吃飯時,大人們圍坐在火塘邊,邊吃邊說話,孩子們則夾了菜端著碗,遠天遠地跑開了。盡管是一家子,當然也少不了自家釀造的米酒。俗話說,人大分家,樹大分叉,平常日子里,大家各自忙著各自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從四面八方趕回山中的老家,以二老為中心,以山寨的木樓為據(jù)點,大家歡聚一堂。
其實,臘月二十四殺年豬這一天,對山寨人們來說,既是舊的一年結(jié)束,也是新的一年開始。人們實際上是用“殺年豬”來進行一場過日子的慶典。所以,土家人的臘肉一般都是從年頭,吃到年尾的。當舊的一年的最后一塊臘肉被割下時,也就是新的一年豬肉上架的日子。有趣的是,殺年豬這一天的那頓“小年飯”也是從上晌,一直吃到傍晚。土家人過日子,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大圓圈,一切的春種秋收、風霜雪雨、喜怒哀樂都在某一個日子里,用一個圓給包容了!
這劃“圓圈”的日子,我想應(yīng)該就是殺年豬的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