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劍釗
汪劍釗,196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詩人、翻譯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現(xiàn)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著譯《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紀中國的現(xiàn)代主義詩歌》《阿赫瑪托娃傳》《詩歌的烏鴉時代》《比永遠多一秒》《俄羅斯黃金時代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等,總計四十余種。
春分
時間揮動一把卷刃的鈍刀,
不緊不慢地切割白天與黑夜,
把年或者歲的序列
進行非物質(zhì)遺產(chǎn)式的平均分配,
就像打劫歸來的山匪,
爭先恐后地處理
一次次用性命博來的贓物——
如果失去公平,
桃花源式的山寨將變成一片廢墟……
它(也可以嘗試用作“她”,
借以強調(diào)生命的柔軟性)
是一個足以產(chǎn)生歧義的單詞,
指向一段果斷的季節(jié),
實際上更強制性地暗示某個行動:
劃分?分裂?瓜分?
消費者能夠隨心所欲地享受,
或者進行精確的計算,
最終確定一個目標長遠的計劃?
日子的黑眼圈噙住淚珠,
如同樹枝攥緊枯黃的葉子,讓它
只在眼眶里棲停,
或者滾動、翻轉,
冬夜遺留的雪花耐不住寂寞,
從天空砸下來,
緊緊抱住迎春的花骨朵,
親吻,從寒氣中
孕育一枚綠色的太陽。
春分,被驚蟄刺激過的征象,
語言是一座神秘的森林,
每個詞都在守護自己的一枝一葉,
一個含義指向一條路徑,
筆劃如同樹的紋路,為鮮花的誕生
再次回到粗大的根須,
召喚它們一起成為合格的配角,
一陣春風刮過,幽深的水潭
遂泛起小小的漣漪。
烏石巷
烏石壘成的一座村莊,
相比古堡嘛,稍微新一點,
若說是新村就會顯得更加陳舊,
竹葉翻飛,恰似無數(shù)綠色的小旗,
在迎接不速自來的春風;
兩只大缸側立在農(nóng)家的庭院,
猶如繃緊的兩面大鼓,
但不能隨意敲擊,
否則,清脆的聲音會進裂,
母雞隨即開始飛翔,
護院的黑狗會跳上魚鱗遍布的屋脊。
一組缺乏安全感的現(xiàn)代人,
在石頭里居住,
與清涼的溪水一路同行,
心不由自主地柔軟,
任憑眼睛在風景的背后漂移。
科學總是一而再地遲到,
性急的石頭只好書寫象形的文字,
相傳,烏石是玄武巖的乳名,
輕輕地觸碰,便有
恐龍的吼叫在耳畔響起,
講述白堊紀,那史前的歷史……
山坳深處的巖石與黃土
相互簇擁,拱成梯形的草場,
五只母雞相互追逐,
兩只鴨子卻悠閑地踱著方步;
參天的古楓撲閃樹葉,
仿佛張開無數(shù)翅膀,
樹蔭下,一灘灘青苔倔強地伸展,
接續(xù)億萬年的余溫。
黃昏,一朵彤云掠過樹梢,
對著烏石巷行了一個注目的大禮,
宣布黑月亮升起的消息……
敖包
呼麥在曠野上響起,仿佛
喉嚨含著鐵哨;幸運樹低矮而粗壯,
綠葉稀疏的枝杈掛滿祈福的彩條;
紛亂的欲望烙刻在石頭的
縫隙,平鋪在原野被焚燒過的灰燼上,
留下懺悔,留下對天堂的羨慕。
敖包的基座,男女對歌留下了誤讀的余音……
遠飛的雄鷹銜走草籽的夢想,
蒼狼在曠野里悲聲嚎叫;
祭拜的人群繞著圈緩慢地前行,
恰似旋轉的一只只經(jīng)筒,
積累水火風物的一件件功德。
礎石與泥土壘起的大鄂博,
敖包只是小名,來自一首歌的普及,
韓秀英是科爾沁的蘭花花,
至死深愛著英俊的小伙色扎布,
生命是瘋狂影子絮叨的一則不完整的故事,
并且總會在白癡的口中流傳。
倘若沒有雨水歡暢淋漓的澆灌,
斷腸的海棠就獨自枯萎,
善良的羊群離開牧場就任人宰割,
聽說達爾罕旗存有一塊錚亮的磨刀石……
中年歌手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zhàn),
走上崎嶇的歸程。
貧瘠的沙土埋藏著稀世的紅瑪瑙,
阿古拉嘎查的活佛目睹
天地相吻的奧秘,合攏了雙掌,
仿佛就此捧起雙合爾山頂那座純潔的白塔。
互為支點的大小石頭筑起上升的梯級,
彩色的經(jīng)幡張開飛翔的翅膀,
敬畏長生天的露珠在青草上滾動,
一朵啁啾的錦云飄然而至,
揭開霧嵐遮蔽下的真相:
所謂愛情,不過是善意的敷衍,
經(jīng)濟學為藝術加冕的儀式,
敖包呵,其實是人與神相會的處女地。
西遷
羅家山更名為珞珈山,
或許有菩薩與羅漢的加持,
山雖說還是山,水仍是那湖水,
山坡上卻已響起瑯瑯的書聲,
猶如經(jīng)輪轉動,又一次生命的覺醒。
而從珞珈山到樂山,
這是命運的偶然,更是仁者的作為,
不是膜拜神秘的大佛,不為取經(jīng),
一路向西,只求撥開
亡國哀音的迷霧,尋找一張安靜的書桌……
為此,需要躲避突然降臨的炸彈,
需要躲避明晃晃的刺刀,
仿佛一群善良的綿羊千里轉場,
頻繁遭受無情的皮鞭驅趕,
而挺舉太陽旗的餓狼始終尾隨在身后。
一張舊照片:溯源而上,
逆流,在李白輕舟漂游過的清江,
身著旗袍的女生拋灑滾燙的淚水,
包裹揪心的鄉(xiāng)愁,融入冰涼的波浪,
就像骨頭,被深深埋進泥土。
是的,這是一場教育的遷徙,
與一個國家的存亡有關,
一座山贏得另一座山的支撐,
共同凸顯石頭的尊嚴,
浴火重生,灼燙的血液正在地底流動。
(抗戰(zhàn)期間,武漢大學曾西遷到四川的樂山,以保文脈不斷,它
與西南聯(lián)大、浙江大學等高校有過同樣艱苦卓絕的歷史。)
可可托海-三號坑
未名的大山睜著一只巨大的眼睛,
持久的傷痛讓它無法閉合。
當我站在山腰,
俯視山巖下的大坑,
使勁擠了擠腎上腺素,仍然無法驕傲,
唯有懺悔和謙卑一齊涌出。
是的,碧璽、石榴子、海藍的寶石
如有神跡附著,
但必定含有礦工的骨髓。
三號坑,作為感恩,
我必須銘記那些整日躬起腰身的人,
那些被數(shù)字抹去具體的存在,
被銷蝕了的血液、骨頭和粗糙的皮膚。
無名的人,習慣與未名的大山相依相伴,
最終化作塵土融入山體,
希冀讓險峻的頂峰為此增高一毫米;
實際呢,連一個飛米都不到,
某種經(jīng)濟學的真相喚起蕁麻暗藏的蝎刺,
此刻,沉默的痛感說出了一切:
他們已經(jīng)盡力,并且遠遠超出了本分。
(飛米,計量單位。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納
米,1納米=1000皮米,1皮米=1000飛米。)
額日布蓋峽谷·山羊與我
褐紅的山脊,
空心的巖層下靜躺著恐龍的骸骨,
巖頂,石質(zhì)的獅子已蹲伏了數(shù)萬年。
無意間走到木棧道的邊緣,
驀然,我的目光撞到了一只山羊的眼神,
彼此對視了三十秒,我不由得讀出了異類的不安與驚
恐,
這恰好與峻厲甚至猙獰的峰巖形成鮮明的對照。
顯然,我的腳步驚擾到周圍的寧靜,
使它不能專注地享用草的美味,
那標志性的胡須似乎飄動著一絲兒不滿。
僅僅只有一秒,這不安就傳染到我的身上,
為此,我羞愧不已,后退,
并把三十分鐘前揀到的一塊鵝卵石
輕輕放下,順勢也輕輕放下好奇的初心,
踮起了足尖,退向峽谷的入口。
此刻,山羊似乎讀懂了人的心意,
敏捷地攀爬在山腰,繼續(xù)享用美味的青草,
不曾說再見,也無須說再見,
事實上,它和我大概真的永不會再見,
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
獅子依然肅穆地蹲伏,
遠處,意外地閃現(xiàn)一道祥和的白光……
額日布蓋·砂巖與我
眺望,一片海市蜃樓,
時隱時現(xiàn),仿佛宏大的遠景……
彩色的旗幡剎那間被定格,
于是,沒有形體的秋風也就擁有了自身的重量。
哦,一株草可以沸騰整個江南的綠意,
一粒沙子跳動著土地的脈搏。
砂巖崛起,將天空擠壓成一條細線,
問天的石蛙卻一反常態(tài),不住地追詢來世,
鼯鼠與巖羊是相安無事的,
憨厚的駱駝居然昂首睥睨兇猛的獅子,
拐角,一只鷹的尖喙銜起歷史蛇的斷尾。
彎弓搭箭的騎者空對泥質(zhì)的酒樽,
峰頂?shù)那嫣煲恢吲e這片土地對圣水的欲望;
牧童遠遁,遺留半根磨爛的韁繩
和一支麥秸制作的笛管,
他臨行前抹去了所有的足跡。
兩只兔子遠離塵囂,
走過沙漠,走過湖畔,走過地震帶,
闖進無人的禁區(qū),
在團塊的砂巖上留下它們的尿液,
為后代留下它們的密碼。
若干年以后,
我會成為兔子的一個莊周夢,
而這里,或許是一片廣袤的草原,
一匹白馬奔馳而來……
也可能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一葉扁舟漂來,停泊在名叫兔兒的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