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欣雨
晨起,桂香遣散了屋中混濁的氣息,太陽斂了熱氣,秋風(fēng)送來涼意。所謂“陽光不燥,微風(fēng)正好”,外婆親摘的桂花也讓我體會到,何止是春天的寫照?
外婆與村里的每一個人都打過交道,與其說是村子,倒不如說是群山里恰好對門的農(nóng)戶們在這一片。村里的人們都很熱情,見過我的,更別提抱過的了,對我總是一副親熱的樣子:這個給牛奶,那個請吃飯,還有的直往口袋塞錢。外婆每天都從堂屋里搬個板凳坐在門口,就像李森祥老師家的第一代臺階那樣,三塊青石板,只是左、中、右各有一個,就是九塊石板。路過的人幾乎每個都會對著外婆打個招呼,那些不包含在內(nèi)的,自然就是那些“不問世事”的小屁孩。站在低處看著外婆,他們的眼睛里總閃著光芒,笑意牽連出眼角的褶皺。他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點著草煙,還有的提著大包小包,即使閑不下手,也會揚起下巴問:“要來點兒嗎?”意思是要送我們一些哩!
外婆是村里最慈祥的。這是鄰居兼小學(xué)同學(xué)悄悄告訴我的?!拔彝馄胚€說,你外婆年輕的時候長得很有富貴相,雖然一樣干農(nóng)活,但她就是好看,比我外婆好看好多好多?!彼€夸張地張開雙臂,原地轉(zhuǎn)圈圈比畫。我那時候是無比自豪的,覺得外婆的好人緣一定是年輕時就擁有了吧,到老了大家也還記得彼此最美的模樣。可現(xiàn)在想來,真的如此。
外婆的后院有幾棵樹,說得出品種的,其中就有兩棵桂花樹。等到秋天桂花的味道最濃時,外婆就會拿著竹篩挑桂花。滿山遍野的桂花,卻只挑院里開的。屋外成片的桂花長勢甚好,米白的,夾雜著幽黃,小小的指甲蓋一朵,捧在手心,香氣也很濃郁,問她為什么不摘林子里的,外婆笑著說:“若是每戶人家都去林子里摘桂花,秋天可就沒有花香了!”外婆看我皺著眉,又勸說:“沒有桂香的秋天,沒有桂花的林子,怎么會比現(xiàn)在美呢?”抬頭看見外婆額間的皺紋,黑發(fā)中半截銀絲,粗糙的手停在空中,剛才還撫摸著我的頭,這樣的外婆,美嗎?
一定是的!外婆雖然一輩子生活在山里,卻也懂得大道理:“做人可不能貪心,‘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可不行,兩棵樹還不能用?”外婆用桂花做成的糕點、茶品,多半是送了人,外婆也常常喝著桂花粥告訴我們:秋天真美?。?/p>
杯中撒入干桂花,承載著外婆牽掛的情感在杯中化開,磨碎的細花沉淀在杯底,外婆難磨的美也鐫刻在我心底。
點評:作者先寫外婆的好人緣,鄉(xiāng)親們的熱情友好:路過的人見了外婆,幾乎每個都會向外婆打招呼,見了“我”則是“這個給牛奶,那個請吃飯,還有的直往口袋塞錢”;接下來再寫外婆人緣好,是因為外婆不管做什么事,都心中想著他人:采摘桂花,只挑自家院里開的,用桂花做的糕點、茶品,多半是送了人。至此揭示出文章的主題:做人不可貪心。在語言表達上,對人物語言、動作的描寫,準確生動,恰到好處,符合人物身份,充分顯示出作者較好的語言文字功力。(特約教師:湖北省宜都市潘家灣民族中學(xué) 葉紹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