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榮,王學良*,李 丹,王 華,何術琴,朱友妮,史羅寧
(1.西安交通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腎移植術已成為尿毒癥患者恢復正常人健康生活的最佳選擇,多尿期是大多數術后患者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由于速尿等利尿藥物的使用,術后多尿期腎小管近端小管的暫時性受損以及尿糖升高,會影響K+的重吸收,此外當尿素、尿糖、肌酐等滲透性利尿效果減弱時,經遠端腎小管和集合管也可分泌K+,從而造成K+的持續(xù)排泄[1],因此,為維持多尿期患者水電解質平衡,要根據腎移植術后患者電解質情況進行靜脈補鉀治療。鉀離子作為一種致痛的離子,進入組織后,它作用于神經末梢的感受器,使感受器去極化,誘發(fā)疼痛反射,使人體感受到疼痛[2],補鉀時外周靜脈使用普通單頭輸液器,可引起患者的穿刺部位靜脈及周圍組織發(fā)生疼痛,同時血管內膜損傷可引起靜脈炎,調慢滴速輸液疼痛會減輕,但由于多尿期患者同時需要補充大量的液體,會大大延長輸液時間,影響患者休息及順利恢復,增加患者痛苦。因此我科采用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對腎移植術后多尿期患者進行補鉀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7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腎移植科住院的腎移植術后60例多尿期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4~46歲,男36例,女24例,入選標準:①愿意參與此次研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②語言表達能力及感知覺正常;③腎移植術后進入多尿期并進行補鉀治療;排除標準:①原有肢體的血管發(fā)生損傷的患者;②有神經系統(tǒng)病變患者;③有心肺功能基礎病變患者;③應用CVC或者PICC進行靜脈輸液的患者;④有單側肢體功能障礙及損傷的患者。⑤觀察期同側上肢更換留置針的患者。60例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單頭精密過濾輸液法器(對照組)及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觀察組),應用安全性留置針在上肢外周靜脈建立靜脈通路,3天后拔出留置針,更換為另一側上肢,在輸液結束時進行評價。
1.2.1 輸液工具及輸液方法
單頭精密過濾輸液器及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輸液,均為同一公司生產。外周靜脈留置針應用24G安全型留置針。
含鉀組液體濃度均為0.3%,同一留置針均連接兩個精密過濾輸液器,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tǒng)方法常規(guī)補液治療,不含鉀液體滴速調節(jié)為60滴/分,含鉀液體滴速調節(jié)為40滴/分;觀察組采用雙頭精密輸液器進行靜脈補液,將含鉀組液體與不含鉀組液體同時插入輸液器兩頭,同時打開輸入,滴速調節(jié)為60滴/分;指導并監(jiān)督兩組患者不要私自調節(jié)液體的滴速,對于因疼痛原因要求調節(jié)滴速的患者,根據患者具體靜脈條件及其感受情況來適當調節(jié)滴速到患者可耐受的程度。
1.2.2 評價方法
觀察患者穿刺部位的局部異常情況以及輸液過程中NRS(0~10分法)的疼痛指數。本研究中穿刺部位局部異常情況主要包括有穿刺點的周圍皮膚發(fā)生紅腫以及穿刺的靜脈發(fā)生靜脈炎,而疼痛指數則用疼痛量表來衡量。疼痛量表采用數字分級法(NRS)衡量不同程度的疼痛:10為劇痛;7-9代表重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1-3代表輕度疼痛;0為無痛。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 檢驗,疼痛指數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無靜脈炎發(fā)生,穿刺點周圍皮膚紅腫有3例,占5%;對照組患者發(fā)生靜脈炎的有4例,占6.7%,穿刺點周圍皮膚紅腫10例,占16.7%。
表1 兩組患者穿刺部位異常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NRS疼痛指數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NRS疼痛指數比較(±s)
組別 例數 NRS疼痛指數(分)對照組 60 3.41±1.53觀察組 60 0.66±0.72 t值 9.942 P值 <0.001
腎移植術后的多尿期的出現,可能與尿毒癥患者術前就已經存在不同程度水鈉潴留,此外腎移植受者血尿素濃度高又進一步引起滲透性利尿,同時又有學者指出供腎的缺血及低溫保存環(huán)境也有可能影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3,4]。由于腎移植術后多尿期的存在,相應的補液治療對于維持腎移植術后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非常重要,而鉀離子的持續(xù)丟失也使得腎移植術后多尿期患者進行靜脈補鉀的情況在臨床護理中頗為常見。鉀離子是一種致痛因子,據臨床觀察發(fā)現,靜脈補鉀過程中,很多患者會出現局部血管劇烈的刺激性疼痛的癥狀,他們會要求護士調慢滴速或者甚至進行自行調節(jié),臨床還有部分患者會因已經發(fā)生的血管損傷及穿刺部位周圍組織的劇烈疼痛而拒絕補鉀的治療。
本研究中,給觀察組患者采用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將含鉀液和非含鉀液一起分別插到雙頭輸液器上并同時打開,主要原理在于稀釋了鉀的濃度,降低了鉀離子對血管的刺激性。觀察組發(fā)生穿刺部位異常情況低于對照組,NRS疼痛指數與對照組相比較也低,說明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的使用可以減輕腎移植術后多尿期患者補鉀時的疼痛程度,很大程度上避免穿刺周圍皮膚紅腫及靜脈炎的發(fā)生,增加患者的舒適感。
綜上所述,針對腎移植術后多尿期需要補鉀的患者,雙頭精密過濾輸液器的使用可以減少留置針穿刺點周圍皮膚異常及靜脈炎的發(fā)生,減輕輸注含鉀液體時的疼痛感,效果較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