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楨
(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fā)展的晚期階段,是臨床中的常見病之一,是一種長期的肝臟疾病,其發(fā)作比較頻繁,治療時間較長,療效不夠明顯,并且容易受患者情緒、藥物治療依從性、壓力等因素的影響[1]。當前,對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尚無特效治療方法,通常以抗病毒療法對患者展開治療,延伸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主要針對出院且需長時間治療的患者,將護理服務開展到患者家庭中,通過專業(yè)化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從而改善患者的病情[2]。本研究主要分析延伸護理干預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選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與我院收治的1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99例),其中觀察組男56例,女43例,年齡為36~69歲,平均年齡為(49.47±4.03)歲,病程為1~11年,平均(7.98±1.23)年。對照組男55例,女44例,年齡為33~65歲,平均年齡為(47.98±3.53)歲,病程為1~10年,平均(7.82±1.13)年。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有差異,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工作方式予以出院指導,根據患者病情以及康復程度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及家屬家庭護理方面的相關事項,講解疾病發(fā)病機制、用藥、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知識。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延伸護理干預:
1.2.1 創(chuàng)建健康檔案,確定患者一般資料、實際情況以及聯(lián)系方式并加以記錄,預留工作人員聯(lián)系方式。
1.2.2 定期電話隨訪(至少1周一次),及時了解患者病情、服藥情況以及飲食情況,告知患者戒煙戒酒,設置合理的運動計劃,題型患者定期復診。
1.2.3 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訪問,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并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患者病情,指導患者用藥、飲食、生活作息,強化患者遵醫(yī)行為。
隨訪6~12個月,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主要有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等;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病情知曉(患者對疾病發(fā)生機制、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知識)、健康信念(患者對疾病預后的信心)、生活管理(飲食、作息等)、運動行為(患者日常運動狀況)進行評分,共0~100分,分數越高,護理干預效果越好。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用t來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用x2來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觀察組患者AST、ALT、TBIL等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要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肝功能指標改善程度比較(±s)
組別 觀察組 對照組AST/(U/L) 護理前 79.8±14.9 79.9±15.1護理后 35.9±12.8 57.1±13.8 ALT/(U/L) 護理前 113.2±36.7 113.7±36.6護理后 44.8±12.6 79.3±16.2 TBIL/( mol/L) 護理前 67.9±32.8 68.1±32.9護理后 18.1±4.1 33.1±7.1
對比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觀察組病情知曉、健康信念、生活管理、運動行為等方面評分明顯均比對照組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觀察組 對照組n 99 99病情知曉 94.03±11.06# 71.83±7.14健康信念 96.05±9.83# 80.97±7.02生活管理 98.52±11.03# 75.72±6.98運動行為 93.06±8.72# 82.04±5.98
乙型肝炎屬于臨床中極為常見以及多發(fā)的病癥,如果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導致病毒持續(xù)感染,就會造成乙型肝炎發(fā)展成肝硬化,甚至會發(fā)展成肝癌[3],影響患者生活自理以及身心健康,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現(xiàn)如今,在臨床胡總對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藥物抗病毒療法進行治療,病情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患者可以出院,但需要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具備一定的關于家庭保健的相關知識,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在患者出院后,其患者情緒,患者家庭等因素對于患者的病情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作用,從而影響治療依從性[4-5]。
延伸護理干預模式主要是基于出院后并且需要長期資料的患者,通過人性化的護理干預,通過延伸護理干預模式,對患者進行專業(yè)的家庭護理,以此來有效強化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有效的控制患者實際病情[6]。同時,使患者感受到相關護理人員的關心,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患者家庭護理效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總膽紅素(TBIL)等肝功能改善程度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觀察組病情知曉、健康信念、生活管理、運動行為等方面評分明顯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實施延伸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的重視,完善患者及家屬的保健行為,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以及生活作息,對于患者生理、心理有著良好的改善作用,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