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祥
這是一部直面書寫普通鐵路工人及其家庭生活狀況的中篇小說。小說從一則車禍事件入手,以鐵路職工馬竹和其妻子梅青,兩個普通小人物各自第一人稱口吻,講述了這個生動且痛心的感人故事。
人們習慣了按照線性思維方式認知世界,假如換個角度,依照旋轉的方式看世界,世界會是一種什么樣子呢?隨著小說敘述,我們看到,在潛在眼光打量下,小說并沒有就車禍說事,而是依照故事發(fā)展,改變了人物和事件原先的邏輯和走向,進而向精神地帶進發(fā),書寫出鐵路普通職工應有的一種純粹的精神品質。
小說虛實兩條線交錯并行,剛柔兼進,展現了一幅現實社會豐富的人情畫卷。從底層一路奮斗過來的馬竹,雖然只是一名小工人卻不怕嘲諷,不辭辛苦,兢兢業(yè)業(yè),對鐵路事業(yè)無比熱愛。他是一種近乎癡迷的熱愛,一種本能的專注。沒有人能夠理解,更讓人有些不信,馬竹不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工人嘛,他憑什么會對機械、枯燥、勞累的工作如此認真?用梅青的話說,他是把自己當成世界上最偉大的指揮家了。他把手里的鐵錘當成叮叮咚咚敲擊的揚琴,把鐵軌下的枕木比喻為一架通向天邊的大鋼琴,而一根根鐵軌,則是連接萬家的五線譜。艱苦的環(huán)境,浪漫的情懷。不是設身處地沒有人會相信并理解。當年戀愛的時候,馬竹的妻子梅青就想坐一次旋轉木馬,然而,甚至當孩子上了大學之后,馬竹仍然沒有踐行諾言??此埔粋€辛酸的底層敘事,甚至還帶著那么一點黑色幽默的成分,卻寫盡了小人物在現實狀態(tài)下真實的生活。應該說,以反映鐵路員工生活層面上的作品看,這是一部有力量有情懷的小說,作者的悲天憫人得到了充分體現。
在這部小說里,旋轉木馬作為一種意象性的存在,與之有關的歌謠數次穿插盤旋在里面,促成矛盾形成并推動故事轉折。同時,小說以此為題,宣告了這樣一個暖心題材所包容的人性溫情:主人公雖然生活并不富裕,卻生活在溫暖融融的鐵路大家庭之中,讓底層奮斗的人們看到了道路前方的希望。特別是徐站長夫婦、工會主席、鐵路同事身上散發(fā)出來的人性之光,靜水深流般,塑造出一幅幅鐵路員工的真實形象。
人們常說,換一種眼光看世界,世界將會是另外一種樣子。那么,通過閱讀《旋轉木馬》,我們是不是會改變以往的認知,在思想認知方面有一個飛躍呢?小說家不會簡單地把他的思考告訴讀者,小說家要把思考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變成具有審美價值的東西呈現給讀者。
很明顯,小說中的“旋轉木馬”,具有某種意義。每一個讀完小說的人應該會有自己的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