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云
(中睿通信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廣州 510630)
可以說,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蜂窩結構的無線接入網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本文根據目前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發(fā)展情況,以5G 為研究對象,分析了5G 無線接入網架構的關鍵技術。
5G 網絡能夠為用戶提供真實的感知體驗以及個性化的服務內容,這使得5G 與3G 和4G 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而且5G 不再過于追求峰值速率,對于無線接入網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苛刻和嚴格。首先,大容量并且全覆蓋的無線接入網是5G 需要認真完成的任務。其次,需要保證更高的速率和更低的時延,尤其是視頻業(yè)務已經占據了網絡業(yè)務的半壁江山。再次,需要融合多種技術和多種架構,5G 不能單獨發(fā)展。最后,降低能耗,實現(xiàn)綠色通信。值得一提的是5G 與4G 區(qū)別可以從公式c=λν 看出差別,其中c 是光速,是固定值,而λ 是波長,而ν 是頻率,頻率越高,速度越快,相應的頻段也越寬。目前我國的5G 初始中頻頻段:3.3-3.6GHz、4.8-5GHz 兩個頻段,如果5G 用高頻段,那么覆蓋能力會大幅減弱,而通過空間復用技術,在相同的空間中提供更多的通信鏈路,極大地提高基站的服務容量。
C-RAN 的長遠目標是為運營商提供低成本的網絡架構,并且讓用戶享受高質量的服務,它是以集中化處理、實時云計算和協(xié)作式無線電為基礎的綠色無線接入網架構,主要利用高速的光傳輸網絡,通過在遠端天線和中心節(jié)點間傳輸信號,從而覆蓋大面積的基站服務區(qū)域。無線網絡環(huán)境比較復雜,而且用戶的行為屬性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這樣會降低無線接入網絡的性能,本文以基于C-RAN 的5G 無線接入網架構為例,它的承載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C-RAN承載方案
RRU 指的是射頻拉遠單元,它只負責信號模擬轉換后的射頻收發(fā)工作,并且通過布置大量的RRU,可以實現(xiàn)蜂窩網絡的全面覆蓋,所以一直以來,RRU 部署都是無線接入網的研究核心,當然也可以在RRU 的基礎上提高無線信號的處理能力,這樣能夠形成智能的RRU 部署方案,滿足業(yè)務需求量大的區(qū)域。至于普通區(qū)域,可以均勻部署RRU,而這時所有的RRU 都受到云平臺的統(tǒng)一管理,如果網絡的負載增多,無線接入網架構的自適應能力會增強,并對無線信號進行壓縮處理,適應鏈路帶寬的要求。RRU 級聯(lián)技術如圖2所示。
圖2 RUU級聯(lián)技術
云平臺是RRU 與服務器之間的紐帶,彼此通過光纖進行連接,云平臺主要負責對小區(qū)域的RRU 進行調度,比如異構網絡的融合、緩存內容的分發(fā)等,這樣可以降低C-RAN 無線接入網架構的復雜度。
1.4.1 感知模塊
不言而喻,未來世界的網絡一定非常復雜,那么存儲用戶和網絡的情景信息顯得至關重要,而通過感知模塊,優(yōu)先獲得用戶的位置、優(yōu)先級以及應用類型等信息,從而準確判斷和推測用戶的需求,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提高用戶的認可度。另外,在不遠的將來,“萬物互聯(lián)”將會極大地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接入網絡的設備數量會爆炸式的增長,對這些龐大的數據進行監(jiān)測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而通過情景感知的共享功能,可以減少這方面的開銷。
1.4.2 緩存模塊
將互聯(lián)網中的資源放在用戶觸手可及的網絡邊緣中,既能夠減少網絡流量,還能夠提升用戶的體驗。需要注意的是,網絡中的流量很多是音頻或者是視頻,可以反復下載,那么就可以使用和借助緩存技術,將這類內容存儲到中間服務器內,這樣可以滿足同一類用戶的需求,而且不需要通過遠程服務器,減輕了核心網的負擔。本地云平臺可以對感知模塊的數據進行分析,之后提高存儲內容的使用率,同時相鄰的云平臺可以存儲不同的內容,并且實現(xiàn)共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緩存不是越多越好,有些內容需要定時刪除和及時更新,這樣才能在緩存代價和效益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1]。
后臺服務器可以看作是服務器的數據中心,并且可以進行劃分,比如虛擬OTT 網、虛擬物聯(lián)網等,這樣可以更好地利用業(yè)務特性,開發(fā)不同的管理系統(tǒng)。以虛擬物聯(lián)網為例,需要考慮系統(tǒng)差錯率的敏感度,同時所有的算法都是為了降低時延,這使得能耗的權重較低。
在未來幾年,5G 網絡會與4G、Wi-Fi 技術并存,可以說基站的類型有了極大的豐富,但是這種情況下,網絡拓撲結構會變得十分復雜,那么為了提高頻譜的利用率,就需要形成超密集的網絡,這會給網絡的運營和管理工作制造不小的困難,而且對于頻譜共享和回傳網絡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進行動態(tài)調整,并且合理配置資源和系統(tǒng)的參數[2]。
網絡虛擬化可以降低運營的成本,同時開發(fā)出統(tǒng)一的硬件平臺,為系統(tǒng)的管理、維護以及升級提供便利,這樣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分析兩者虛擬化技術:第一種,基帶池虛擬化,這就需要涉及BBU 的內容,它是基帶單元,包含所有數字基帶處理功能,每個RRU 發(fā)送信號的處理工作都可以在BBU 基帶池中的一個虛擬的處理單元內完成,這種情況下,當RRU 上傳數據后,云平臺中的BBU 基帶池就可以進行調度計算,將信息分配到合適的BBU 中。第二種,服務器虛擬化,可以通過SDN 的網絡架構,實現(xiàn)分布式的控制,并且促進云應用和云數據的融合,也可以使用NFV 技術,對數據和控制平面進行分離處理,從而按照需求對網絡設備中的軟件進行卸載和修改,完成業(yè)務擴展工作。SDN 和NFV 技術的應用原理如圖3所示。
隨著網絡架構的復雜程度不斷加深,為了有效改善服務器到客戶端的延遲情況,需要解決資源的不對稱性,可以將內容代理服務器部署在多個ISP 中,并在網絡中使用緩存服務器,根據節(jié)點的連接情況和響應時間,將用戶的請求導入到距離用戶最近的服務節(jié)點上,這樣可以解決互聯(lián)網擁擠的問題??梢哉f,5G 無線接入網架構應用這種內容分發(fā)技術,可以提高系統(tǒng)運行的整體速度。
圖3 SDN和NFV技術的應用原理
在提高頻譜資源的利用率上,5G 有很大的施展空間,而且通過減少功率,可以降低能耗,同時避免產生額外的污染。比如通過認知無線電技術,對空置的頻譜進行監(jiān)測,加上應用先進的抗干擾技術,可以給RRU 設置不同的功率,并利用感知模塊的參數配置,提高網絡的性能。
綜上所述,5G 時代即將到來,并且為人們提供豐富的上網體驗,但是目前的接入網架構無法滿足5G 的要求,而借助C-RAN可以很好地克服5G 普及和應用過程中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