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云,童賢明,麻理亞
(1.瑞安市植保站,浙江 瑞安 325200; 2.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21)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屬鱗翅目螟蛾科,是瑞安市的水稻主要害蟲之一,為常發(fā)且重的水稻害蟲,周年發(fā)生4代,其中1和3代為害分蘗期的早稻和連作晚稻造成枯鞘和枯心,2和4代在早稻和連作晚稻穗期為害造成白穗和蟲傷株,對水稻生產構成嚴重威脅。長期以來瑞安市的二化螟主要依靠化學農藥防治,致二化螟對殺蟲單(雙)、三唑磷、氟蟲腈及毒死蜱等殺蟲劑產生了高水平抗性[1-2]。近些年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等雙酰類藥劑也已產生高度抗藥性[3],防治效果急劇下降,造成目前防治二化螟已無高效藥劑可用的境地。為了控制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瑞安市從2016年開始,應用性誘劑防治二化螟等綠色防控技術的試驗和推廣工作。二化螟性誘劑防治技術是利用二化螟雌蛾在性成熟時釋放性信息素引誘二化螟雄蛾完成交配的習性,通過將含有人工模擬合成的二化螟性信息素化合物誘芯,放在特定誘捕裝置(誘捕器)中,將雄蛾誘入誘捕器并困死其中,達到減少田間雌雄蛾的交配概率,降低田間有效卵量和幼蟲數量,控制和減輕二化螟的危害,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水稻二化螟綠色防控的主要技術措施[4-6]。瑞安市近2年大面積應用了此技術,證明可有效減少二化螟為害,減輕防治壓力、每季水稻減少打藥1~2次。
在生產實踐中,發(fā)現要保證性誘技術對二化螟的防控效果,除使用時間要早,連片使用面積要大外,連續(xù)使用時間要長也非常重要,即要求在二化螟雄蛾整個的發(fā)生期要不間斷的誘殺,持續(xù)控制田間二化螟雄蛾的數量。根據瑞安市的監(jiān)測結果,二化螟雄蛾從越冬代3月下旬始見到10月底至11月上旬終見,發(fā)生時間長達6~7個月,因此對二化螟雄蛾性誘劑誘殺要持續(xù)6~7個月。然而,目前生產上使用的二化螟性誘劑誘芯持效期最長也只有90 d,要在使用中更換誘芯,這不但費工費時,如果因更換時間與農事操作發(fā)生沖突,造成未及時更換誘芯,而影響誘捕效果,會給性誘技術的大面積使用帶來許多不便,影響了二化螟性誘防治技術的推廣。因此,生產上需要一種持效期長,最好能達到6個月及以上的誘芯來替代目前的誘芯,以滿足生產實際之需。2017年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fā)了二化螟PVC固體誘芯,為了驗證這種固體誘芯在田間的誘捕效果和持效期,在瑞安市塘下鎮(zhèn)二化螟重發(fā)的雙季稻種植區(qū)開展二化螟固體誘芯誘蛾量和持效期試驗。
試驗共進行2年。2017年在瑞安市塘下鎮(zhèn)東洲村(27°48′24.68″N,120°43′47.22″E)的雙季水稻田進行,試驗時間為6月22日至11月2日,計134 d。2018年在塘下鎮(zhèn)鮑五村(27°47′51.33″N, 120°44′56.50″E)的雙季稻田進行,試驗時間從4月21日開始至11月6 日止共計199 d。
2017 年供試的二化螟性誘劑固體誘芯為 PVC800、PVC1000、PVC1200和PVC1500等4種。2018年固體誘芯為PVC1200B和PVC1500B 2種。固體誘芯長(90±5)mm,外徑(3.0±0.3)mm,內徑(2.5±0.2)mm。PVC細管內芯為高分子膠體緩釋材料,誘芯凈重(650±20)mg,每枚誘芯二化螟性信息素含量PVC800為800 μg、PVC1000為1 000 μg、PVC1200為1 200 μg和PVC1500為1 500 μg。對照二化螟性誘劑誘芯為PVC毛細管誘芯。2017年生產編號CS20164B3,持效期2個月,長80 mm,外徑1.1 mm,內徑0.6 mm;2018年生產編號CS20175B4,持效期3個月,長度(80±1)mm,外徑(1.8±0.1)mm,內徑(0.8±0.1)mm。二化螟性信息素的活性成分為順-9-十六碳烯醛0.05%、順-11-十六碳烯醛0.5%、順-13-十八碳烯醛0.06%。誘捕器為鐘罩倒置漏斗形(倒置開放式)飛蛾誘捕器。外殼尺寸總高度(32.0±0.2)cm、外徑(16.4±0.2)cm、內徑(14.8±0.2)cm;漏斗高度(19.8±0.2)cm、下口內徑(14.5±0.2)cm、進蟲口內徑(2±0.2)cm;誘芯柄長(12.8±0.2)cm;PVC材料塑料制品,白色。以上材料均由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
每年均以不同的誘芯材料為處理。2017年設 PVC800、PVC1000、PVC 1200、PVC1500,以及對照毛細管誘芯,共計5個處理,重復5次。2018年設PVC1200B、PVC1500B,以及對照毛細管誘芯,共3個處理,重復6次。固體誘芯在整個試驗期間不更換誘芯,對照毛細管根據誘芯持效期更換1次。2017年在 8月19日更換;2018 年在8月9日更換。
將供試誘芯安裝到飛蛾誘捕器中,每個誘捕器裝1枚誘芯,將誘捕器固定在桿子上。每一組處理的誘捕器順序交替排列在同一條田埂上,每誘捕器相距25~30 m。誘捕器插在田埂邊上的稻田中。誘捕器底邊高度離地面0.5~0.8 m。
每隔15 d調查1次,記錄各誘捕器中的二化螟誘蛾量。每次調查后清空誘捕器中的蛾子。
從表1可知,2017年二化螟性誘劑誘芯各處理74 d(6月22日至9月3日)的單個誘捕器平均誘蛾量無顯著性差異。從89 d開始至試驗結束的134 d,PVC1500誘芯處理的誘蛾量顯著高于PVC800處理,但與其他幾個處理的誘蛾量無顯著性差異。134 d各處理單個誘捕器累計誘蛾量分別為PVC1500誘芯507.0頭>PVC1000誘芯461.0頭>PVC1200誘芯459.8頭>毛細誘芯419.0頭>PVC800誘芯360.6頭,即固體誘芯中二化螟性誘劑含量越高,誘蛾量越大。
表1 2017年二化螟性誘劑固體誘芯各時段田間累計誘蛾量表現
注:同例數據后無相同的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組間差異達極顯著和顯著水平。表2同。
表2所示,2018年二化螟性誘劑處理從4月21 日開始至11月6 日止共計199 d的累計單個誘捕器誘蛾量,PVC1500B誘芯321.0頭>毛細管誘芯315.3頭>PVC1200B誘芯308.7頭,三者無顯著性差異。在整個試驗時間固體誘芯PVC1500B和PVC1200B與毛細管誘芯的誘蛾量均無顯著性差異。
表2 2018年二化螟性誘劑固體誘芯各時段田間累計誘蛾量表現
綜合2年田間誘蛾量試驗結果,與對照毛細管誘芯同期誘蛾量相比,除PVC800固體誘芯低于毛細管誘芯的誘蛾量外,其余的PVC1000、PVC1200、PVC1500和PVC1200B、PVC1500B固體的誘蛾量均高于毛細管誘芯或相近,PVC1500固體誘芯的誘蛾量高于其他處理的固體誘芯誘蛾量。
2017年以60 d持效期毛細管誘芯,2018年以90 d持效期毛細管誘芯同期誘蛾量為評判標準,供試固體誘芯的誘蛾量顯著低于同期毛細管誘蛾量時判定為持效期的截止期。除PVC800固體誘芯58 d后的誘蛾量低于毛細管誘芯同期誘蛾量外,其余固體誘芯處理的誘蛾量均比毛細管誘芯要多或相近,2017年的結果表明固體誘芯PVC1000至PVC1500的持效期達120 d以上,2018年的試驗固體PVC1200B和PVC1500B誘芯的持效期在180 d以上。
試驗結果表明,寧波紐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含二化螟性信息素化合物 1200~1500 μg PVC固體誘芯的持效期達到180 d及以上。在生產上可以替代毛細管誘芯用于田間二化螟雄蛾的誘殺。在瑞安市二化螟雄蛾整個發(fā)生期每667 m2只需放置1個誘捕器,且其中的固體誘芯無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