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彬
昨晚,一個朋友給我發(fā)視頻,曬他朋友家的豪宅,從視頻中可以看出,房子很大,室內(nèi)裝修豪華,大型的水晶燈以及昂貴的實木家具充滿了每個房間,估計也花了不少銀子,可以看出,這主人應該不差錢。但視頻中的一個瞬間讓我有所感嘆:客廳主墻上掛了一件品位低俗的《家和萬事興》。低俗并不是說“家和萬事興”的內(nèi)容低俗,“家和”是我國“家文化”最基本而又最核心的內(nèi)涵,這內(nèi)容沒問題,而且“家和”才能“萬事興”,這的確是真理,只是那書法真的難以入眼。這樣的作品顯然與豪宅的裝修根本不配。我很納悶:“為什么不差錢的主舍不得買兩件高品位的書畫作品裝點門面呢?”在我看來,不管家裝如何,只要家里掛了幾件品位高雅的書畫作品,我真的不敢輕視主人,不管他本身的修為如何,從他家所掛的作品就可以判斷,這戶人家不是低俗之人!
很多朋友說,現(xiàn)在家里來的客人很少,掛不掛書畫作品、掛什么樣的書畫作品不是很重要,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家里掛書畫作品好像是給客人看的。其實,家是自己的,家里掛有品位的書畫作品是為了陶冶自己,不是為了炫耀。試問,家里擺紅木家具難道只是為了炫富?如果炫富,那應該雇輛卡車每天把自家的紅木家具拉上街去溜一圈,并要邊溜邊喊:“朋友們看看,我搬了新家,買套這家具行么?”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家里擺上高端紅木家具,尤其是做工精湛的紅木家具,更重要的是提升生活品位,每天看看這些有品位的紅木家具本身就是一種審美享受,同時也是一種財富積累,因為這樣的家具在有生之年是用不壞的,而且只會升值。同樣的道理,品位高雅的書畫作品不僅僅是家裝的必需品,也不僅僅能夠提升家文化的內(nèi)涵和審美格調(diào),同時也是可以升值的財富積累。但作品一定要好好裝裱,最好裝成玻璃框,這樣保存的時間會更加長久,真正好的書畫作品都具有升值空間,但低俗的書畫作品就沒有任何收藏價值了。
因此,一個人提升書畫審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綜合修養(yǎng)、文化品位和審美境界才是真正的富有,而不是家里那一大堆家具,尤其不是那所謂的真皮沙發(fā)。五百年的紅木家具現(xiàn)在還好好的,而且非常昂貴,見過五百年前的真皮沙發(fā)嗎?因為真皮根本就沒法保留這么久。家里收藏了名家的珍品,可以偶爾曬曬,這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種藝術身份;出版了真正的學術著作或文學作品,這樣要經(jīng)常曬曬,這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這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產(chǎn),更是作者的文化身份;創(chuàng)作出了好的書畫作品,也要拿出來曬曬,再好的藝術品,如果沒有欣賞者,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不完整,因為“藝術家——作品——欣賞者”才是一個完整的藝術過程,缺一不可!
很多人從來不看書畫展,但經(jīng)常跟我說希望提升書畫的審美能力。書畫審美是在不斷欣賞經(jīng)典作品中提升的,不看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書畫作品,我怎么給你提升審美能力?不要用“看不懂”敷衍自己,更不能用輕輕一句“我不懂藝術”錯過一生,在我看來,一個不懂藝術的人是最可悲的!吃得再好,也只有兩種功能,長身體(長高或者長胖)和變成“排泄物”,但如果把吃當作一種文化,甚至提升到藝術層面,就有第三種功能,陶冶和愉悅內(nèi)心。這方面,古人比我們今天吃喝的境界高。永和九年(353)的三月初三,王羲之看到天氣很好,就邀了包括他兒子們在內(nèi)的41個人在紹興山腳下的小水溝旁邊喝酒,非得弄個“曲水流觴”的游戲,結果好幾個人因為沒有寫出詩而罰了酒,他的小兒子王獻之也因為沒寫出詩罰了幾杯,醉沒醉要看他酒量了。唐代的柳公權非常羨慕這樣的蘭亭雅集,專門抽時間把這些蘭亭詩抄了一遍,共有37首詩和詩序。王羲之這次在小水溝旁邊喝酒可謂大展才華,不僅寫出了“適我無非新時”的蘭亭詩句,更是留下了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我們今天喝酒,除了偶爾把人灌醉,當場寫詩的估計不多了,至于要寫出個《蘭亭序》這樣的好作品,那就更不用想了。由此可見,真正有涵養(yǎng)的文化人,即便是吃吃喝喝,也要吃出品位,喝出境界,這才是生活的意義。
很多人明明知道,缺少藝術的熏陶,人生如同白開水,索然無味。但是,身邊的書畫展就是不進去溜一圈看一眼,這些展覽從來跟他沒有任何關系!非常奇怪的是,很多自己不喜歡藝術的家長居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學藝術,因為這些家長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也在學,這是“不能輸給別人家的孩子”這觀念在作怪呢。要孩子學藝術是好的,要他考級和比賽就少來點,學藝術是陶冶性情和提升審美能力,不是為了考級和獲獎,更不要用這種方式去激勵孩子學藝術,真正的藝術修為不需要這方面的激勵。孩子真心喜歡藝術,能夠自覺地學習藝術,更能夠陶醉在藝術里面,這就是最大的激勵,如果將來能夠創(chuàng)作出具有高雅品位的藝術作品,這就是藝術的成功!學習藝術更多的是審美教育,是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境界的教育,而不要局限于藝術技能的培養(yǎng)。目前的藝術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專注于技能傳授,而忽略了審美教育和文化傳承,所以當前的藝術教育非常功利。社會不需要太多的藝術創(chuàng)作家,但需要更多的藝術鑒賞者,提升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和水平是每個人的文化層次所需,但沒有必要去成為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者,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是需要天分的,更需要付出畢生的精力去打拼,這種毅力不是所有人能夠具備的。
最后想說一句,不要輕易開口跟書畫家索要作品,除非你已經(jīng)準備好了購買作品的銀子。遇到好的書畫展,只要有時間,一定要看一眼,看不懂就不要輕易評論,不管自己喜歡還是不喜歡;看到自己喜歡的作品展,動動手指分享一下,這不僅僅是對藝術的肯定和對藝術家的鼓勵,更是在做推廣藝術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