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易偉建,胡嵐,馬克儉,3
(1.湖南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 長沙410082;2.嘉興學院 建筑工程學院,浙江 嘉興314001;3.貴州大學 空間結構研究中心,貴陽 550003)
鋼筋混凝土板柱結構在連接處往往因承受較大剪力和彎矩而發(fā)生脆性沖切破壞,已有研究表明,配置抗沖切鋼筋能顯著提高和改善板柱節(jié)點處的抗沖切承載能力和變形性能。板柱沖切問題一直是工程界較為關心的經(jīng)典問題之一,學者們對采用沖切鋼筋的板柱連接性能進行了大量研究[1-4],也嘗試研究過不同形式的抗沖切鋼筋,包括箍筋、彎曲鋼筋、型鋼剪力架、抗剪格柵、U形箍筋、雙頭錨箍筋、鋼筋連成的栓釘?shù)?。盡管抗沖切鋼筋形式多樣,但各國規(guī)范采用的抗沖切鋼筋形式卻不多,也不統(tǒng)一,如美國規(guī)范[5]推薦采用封閉箍筋和型鋼剪力架,中國規(guī)范[6]則推薦使用封閉箍筋和彎起鋼筋。為了安裝方便和提升抗沖切效果,學者們?nèi)栽趯π滦涂箾_切鋼筋進行不斷嘗試和研究,如Yamada等[7]對帽式鋼筋和雙鉤鋼筋兩種新型抗沖切鋼筋進行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帽式鋼筋安裝方便,但錨固不足,后者抗沖切性能尚可,但施工比較麻煩。
Ghali[8]最早提出栓釘雛形,并對工字形型鋼的小切段作為抗沖切鋼筋進行了較深入的試驗研究[9],結果表明,這種抗沖切鋼筋可有效防止沖切破壞。由于栓釘具有易于安裝、利于實現(xiàn)工廠標準化生產(chǎn)和良好的經(jīng)濟性,在歐美國家已得到廣泛應用。鑒于栓釘?shù)莫毺貎?yōu)勢,學者們[10-12]依據(jù)相關研究成果提出了設計建議。中國的研究相對較少,其中,舒兆發(fā)[13]、代偉明等[14]分別完成了配栓釘混凝土板的靜力和抗震試驗,結果表明,配置栓釘有利于改善試件的受力性能,但栓釘?shù)脑囼瀰?shù)相對有限,另外,中國規(guī)范對栓釘設計尚未給出具體針對性條文。按照設計規(guī)范的指導思想,當有可靠依據(jù)時,可采用栓釘作為抗沖切鋼筋。為了給抗沖切栓釘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提供依據(jù),對7個配栓釘?shù)匿摻罨炷岭p向板柱節(jié)點進行多參數(shù)試驗研究,分析各參數(shù)對板柱節(jié)點的沖切性能的影響,進而結合有關規(guī)范對試驗結果進行評估,驗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試件與加載柱尺寸分別為2 550 mm×2 550 mm×180 mm和250 mm×250 mm×300 mm,試件編號為SDB1~SDB7(即SDB系列),栓釘由栓柱、栓帽和栓底板帶組成,栓柱按照設計間距焊接在底板帶上,對成組布置的栓柱起定位作用,試件配筋及栓釘構造見圖1(a)~(c),栓釘布置形式為:正交布置1、正交布置2和放射布置,詳見圖1(d)~(f)。
圖1 試件構造Fig.1 Construction of specimen
表1給出了試件參數(shù),板柱節(jié)點采用整體澆筑,栓釘預先埋置于混凝土中[15],板下部縱向鋼筋采用HRB400級,fy=513 MPa,配筋率為1.28%。
試驗在湖南大學結構工程實驗室完成,試驗裝置如圖2所示。試件放置于剛性反力鋼框架上,板體柱頭向上,通過試件上方反力橫梁將軸心荷載施加在柱頭上,試驗采用1 000 kN液壓千斤頂(KD4050-1000 kN荷載傳感器)加載。試驗過程分為3個階段:預加載、分級加載和破壞加載,分級加載過程中出現(xiàn)開裂之前每級荷載增量為25 kN,試件開裂后改為每級荷載增量為50 kN,在接近計算破壞荷載的80%時,每級荷載增量為10 kN,直至試件破壞。采集每級荷載加載完成后的數(shù)據(jù),并觀察板底裂縫的開展。
表1 試件參數(shù)Table 1 parameters of Specimens
注:fcu為混凝土的抗壓強度;ft為混凝土的抗拉強度;fyv為箍筋的屈服強度。
圖2 試驗加載裝置
采用浙江黃巖測試儀器廠生產(chǎn)的BX120-1AA、BX120-2AA和BX120-80AA型應變片測定鋼筋和混凝土以及栓釘處的應變,應變片布置見圖3,應變數(shù)據(jù)通過日本東京測器TDS-530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采集。撓度采用LVDT位移傳感器測量。觀察裂縫并及時初步繪制和標記加載值,以便后期準確描繪裂縫發(fā)展趨勢[16]。
圖3 應變片布置Fig.3 Arrangement of strain
由于配置栓釘?shù)匿摻罨炷岭p向板在豎向荷載作用下裂縫開展過程基本一致,限于文章篇幅,不作逐一贅述。SDB系列試件在荷載約為150~200 kN(0.16Fu~0.24Fu)出現(xiàn)初始裂縫,且裂縫主要集中于柱頭附近徑向和環(huán)向,以徑向裂縫為主;增大荷載,試件徑向裂縫逐漸向板邊快速延伸,試件環(huán)向裂縫以柱頭為中心向板邊擴大,當荷載為450~550 kN(0.45Fu~0.65Fu)時,試件徑向裂縫基本延伸至板邊;隨著荷載的提高,主要以環(huán)向裂縫發(fā)展為主;當達到破壞荷載時,SDB系列試件均出現(xiàn)瞬間脆性斷裂聲,試件發(fā)生沖切破壞,但各試件延性表現(xiàn)差異較大。為了更好地研究試件失效模式,沿柱邊將鋼筋切斷,可以看到完整的失效剖切斷面,如圖4所示。依據(jù)剖切斷面測算沖切破壞錐體平均傾角,如表2所示。除試件SDB3平均傾角較大(33°)外,其他試件沖切錐體平均傾角在10°~19°之間,說明斜裂縫均不同程度地穿過栓釘,有利于改善試件的抗沖切性能;沖切錐體平均傾角較小的試件(如試件SDB1、試件SDB4和試件SDB5),板邊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鋼筋與混凝土的撕裂破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產(chǎn)生較大的滑移,從而使試件的破壞增加額外的延性,降低了破壞脆性程度;對于試件SDB3,由于增大栓釘間距,削弱了栓釘性能充分發(fā)揮,試件破壞嚴重,說明限制栓釘間距對于改善板柱節(jié)點破壞形態(tài)、提高承載能力很有必要。圖5給出了典型板平面裂縫圖,從圖5可清晰看出裂縫發(fā)展的全過程及沖切錐體外輪廓線。
圖4 SDB系列試件剖切圖Fig.4 Cuttings figure of SDB series specimens
試件編號f/mmFcr/kNFu/kN平均傾角α/(°)SDB132.0620089110SDB227.1915083918SDB323.120082033SDB432.1120090312SDB543.7517594611SDB632.1815090717SDB732.1215090519
注:f為極限荷載對應為的跨中撓度;Fcr為開裂荷載;Fu為極限荷載。
圖5 典型板(試件SDB6)平面裂縫圖Fig.5 Typical slab (specimen SDB6) plane fracture
分析結果表明,栓釘參數(shù)的合理性選擇是影響試件抗沖切性能的重要因素。通過栓釘有效抑制板柱節(jié)點斜裂縫的形成和發(fā)展,使斜裂縫穿過栓釘,栓釘參與抵抗沖切荷載,能提高板柱結構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
圖6 荷載撓度曲線
圖7 混凝土的應變荷載曲線Fig.7 Strain-Load curves of
表3 試件沖切破壞時典型測點應變值Table 3 Strain values of specimens’ typical measuring points when punching shear failure
圖8 鋼筋的應變荷載曲線Fig.8 Strain-Load curves of
為了測出各試件栓釘?shù)氖芰π阅?,按距柱頭由近至遠布置了編號為1~5的應變測點,如圖3(c)所示,并同時布置相應的校核測點,以防部分測點結果失效,實際布置見圖9。
圖9 栓釘測點布置Fig.9 Measuring points of
圖10 測點應變荷載曲線Fig.10 Strain-Load curves of measuring
試件編號σmax/MPa距柱面距離/mmSDB1282.0125SDB2148.5350SDB3111.7050SDB4148.5050SDB5394.4200SDB6443.1050SDB7161.7350
表5給出了規(guī)范計算值與實測值的比較,從表中不難看出,各國規(guī)范計算具有一定的離散性,這與不同規(guī)范在制訂時考慮的因素差異有關。中國規(guī)范[6]及美國規(guī)范ACI[5]公式中未考慮配筋率ρ對抗沖切承載力影響,而歐洲規(guī)范MC2010[17]和英國BS8110[18]均予以考慮。為彌補考慮參數(shù)影響不充分,中國規(guī)范公式對這一問題的處理方法是,計算公式取試驗結果的偏下限,以得到在同樣荷載分項系數(shù)和材料強度分項系數(shù)條件下沖切破壞失效概率小于彎曲破壞失效概率的結果。美國規(guī)范的抗沖切計算公式過于保守,這已在很多文獻[19-23]中有過討論。分析美英及歐洲規(guī)范中抗沖切強度計算公式的可靠度可知,在這些規(guī)范中普遍采用較高的可靠指標。由表5可知,除試件SDB5外,試驗值均大于規(guī)范計算值,從均值上看,中國規(guī)范GB 50010—2010和歐洲規(guī)范EN 1992-1-1:2007更接近試驗值,分別為1.19和1.12,而美國規(guī)范ACI318-14相對偏于安全,從變異系數(shù)看,英國規(guī)范BS8110為0.06,說明該規(guī)范計算較為穩(wěn)定。總體來說,根據(jù)規(guī)范計算配栓釘?shù)匿摻罨炷涟蹇箾_切承載力,安全儲備足夠,但對于反映試驗結果的實質(zhì)不夠充分,特別是栓釘對板的抗沖切承載力的貢獻有所低估。
表5 計算值與實測值比較Tabl 5 Comparing calculated values and measured values
通過在柱頭施加荷載來模擬配栓釘雙向板柱節(jié)點受力性能,對中柱節(jié)點進行沖切破壞試驗研究,并將其試驗結果與相關規(guī)范進行了對比,得到以下結論:
1)提高栓釘強度和增大栓釘直徑均有利于改善試件的抗沖切性能。在實際工程中,要滿足沖切破壞時栓釘達到屈服較為困難,因此,通過提高栓釘強度來增大試件承載力效果相對有限;對配置增大栓釘直徑的試件,其撓度提高幅度達36%,同時,抗沖切栓釘達到屈服,改善效果尤為明顯。
2)加大栓釘間距和減小栓釘高度均不利于試件的抗沖切性能,其栓釘峰值應變分別出現(xiàn)在距柱面第1排和第5排,其他排栓釘破壞過程中處于低應變水平,說明栓釘材料性能尚未充分發(fā)揮。
3)對比3種不同栓釘布置形式發(fā)現(xiàn),采用相同數(shù)量栓釘放射布置和增加每圈栓釘數(shù)量的正交布置,均有利于提高試件抗沖切能力,但兩種布置方式對試件抗沖切性能改善有限。
4)采用規(guī)范計算配栓釘?shù)匿摻罨炷涟蹇箾_切承載力安全儲備足夠,但對于反映試驗結果的實質(zhì)不夠充分,特別是栓釘對板的抗沖切承載力的貢獻有所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