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遲志萍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109)
冠心病指的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或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壞死性心臟病。冠心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因此,大部分病人由于擔心預后及經(jīng)濟負擔等,極易出現(xiàn)焦慮等不良情緒,這種不良情緒不但會給病人造成心理上的痛苦,還會進一步影響病情,不利于病人的預后。因此,及時緩解冠心病病人的焦慮狀態(tài)對改善病人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舒適護理干預主要是為了減少病癥或治療所致的不愉快,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均達到一個最舒適的狀態(tài)。近些年,舒適護理干預在臨床護理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研究中對冠心病病人施以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不錯的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隨機將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病人分為觀察組(n=58例)和對照組(n=56例),觀察組中男3 0例,女2 8例;年齡5 6~8 5歲,平均(68.28±4.42)歲;合并癥:慢性心力衰竭5例,高血壓23例,心律失常14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7例;年齡56~85歲,平均(68.22±4.39)歲;合并癥:慢性心力衰竭4例,高血壓24例,心律失常12例。觀察組及對照組病人的性別、年齡、合并癥等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病人予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1)健康宣教。將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誘發(fā)因素、基本治療方案與轉(zhuǎn)歸等詳細的解釋給病人,提高病人對冠心病相關(guān)知識的認知程度,以提高病人的護理依從性。(2)藥物指導。將藥物名稱、服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告知病人,同時囑咐病人定時定量服藥。(3)生命體征監(jiān)測。定期監(jiān)測病人的心率、血壓及血糖水平,指導病人合理飲食、用藥。
觀察組病人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予以舒適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環(huán)境舒適護理。保持病房的舒適、整潔、安靜,定時通風。保持床單的干凈、舒適,定期更換床單。病房內(nèi)濕度控制在60%,溫度控制在22℃~24℃。盡量簡化室內(nèi)的設施,減少監(jiān)護儀所造成的噪音。根據(jù)病人的喜好,為病人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病人放松身心。(2)鎮(zhèn)痛舒適護理。根據(jù)病人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予以個性化的鎮(zhèn)痛舒適護理。對于強烈克制疼痛者,告知病人無需克制,并可通過呻吟釋放疼痛的壓力。同時告知病人家屬在病人疼痛發(fā)作時應陪伴在旁,使病人能獲得心理上的舒適感。(3)排泄舒適護理。指導病人多攝入一些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等,避免便秘的發(fā)生。指導病人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如有必要可適當予以緩瀉劑治療。若病人需臥床排便,在其排便時做好遮擋工作,尊重病人的隱私。(4) 睡眠舒適護理。在病人睡眠期間,避免強光刺激,盡量保證室內(nèi)光線的柔和,同時保持枕頭及床墊的軟硬適宜。盡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期間進行護理操作,減少護理操作對病人的睡眠造成干擾。(5)心理舒適護理。病人由于擔心預后,極易出現(xiàn)焦慮等情緒,而焦慮情緒又會在一定程度上興奮機體的交感神經(jīng),從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癥狀。對于此類病人,應加強與病人的交流,耐心傾聽病人的疑問及擔心。同時可通過關(guān)愛性的觸摸、微笑等非語言護理滿足病人受尊重的權(quán)利。同時將冠心病的最新治療進展介紹給病人,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從而進一步緩解病人的焦慮情緒。
采用Zung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對護理干預前后兩組病人的焦慮狀態(tài)變化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對比分析兩組病人的護理滿意度。Zung焦慮自評量表由20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采用1~4分四分級評分法進行評價,總分分值乘以1.25后作為標準分,總分分值越低表示病人的焦慮程度越輕。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調(diào)查,量表包括20個項目,采用1~5分五分級評分法進行評價,分值<80分為不滿意,分值為80~90分為基本滿意,分值>90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度=(基本滿意+非常滿意)/各組總例數(shù)×100%。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均采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前,觀察組及對照組的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83%(55/58),其中不滿意3例,基本滿意20例,非常滿意35例;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71%(48/56),其中不滿意8例,基本滿意17例,非常滿意3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病人的SAS量表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病人的SAS量表評分比較(±s)
注:*表示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SAS量表評分(分)觀察組(n=58) 護理前 52.32±4.61護理后 32.14±2.22*對照組(n=56) 護理前 52.28±4.59護理后 46.67±3.15
有研究顯示[1],心理因素與冠心病的病情密切相關(guān),合并焦慮情緒者出現(xiàn)血脂、血糖水平異常的風險大大增加,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后。本研究中,通過舒適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舒適護理從環(huán)境舒適護理、鎮(zhèn)痛舒適護理、睡眠舒適護理、排泄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等方面進行護理,通過環(huán)境舒適護理,減少了不良住院環(huán)境對病人情緒的影響;通過鎮(zhèn)痛舒適護理及心理舒適護理,有效緩解了病人的疼痛感及焦慮感;通過排泄舒適護理,減少了便秘對病情的影響[2]。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病人施以舒適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焦慮情緒,并能有效提升病人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