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娃
(山西大平煤業(yè)有限公司,山西 長治 046200)
我國煤礦工作面多采用全部垮落法處理頂板,當工作面頂板強度大、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程度差、完整性好時,采空區(qū)后方會形成大面積懸頂,使得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較大[1,2]。大量工程實踐已經(jīng)表明[3,4],初次來壓步距較大時,工作面礦壓顯現(xiàn)范圍及程度很大,嚴重時會引起工作面頂板冒落、設備損壞、甚至人身傷亡等。工程實踐中多采用爆破方式對頂板進行弱化,但在高瓦斯礦井,該方法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诖?,在大平煤業(yè)3111工作面開展高壓水致裂頂板,對頂板不同位置進行致裂,破壞頂板的完整性,減小工作面來壓步距,降低工作面初次來壓期間的礦壓顯現(xiàn)程度,保證初次放頂期間工作面人員及設備安全。
3111工作面位于一采區(qū)的南部,北面為三條大巷,東面為3109工作面采空區(qū),西面為3113工作面,南部為井田邊界。工作面埋深350~410m,煤層平均傾角10o,平均厚度6.19m,設計采高6.0m,煤層結構簡單,工作面最大瓦斯涌出量為25.11m3/min。
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綜合機械化放頂煤采煤法,可采長度為1457m,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工作面切眼及兩順槽均采用錨網(wǎng)索支護,直接頂巖層為泥巖,厚度為2.7m,其上覆厚度分別為10.41m、9.93m的細粒砂巖和粉砂巖,強度較大、完整性好,不易垮落,如不采取弱化措施,工作面初次來壓期間易發(fā)生強烈礦壓顯現(xiàn),影響工作面安全。
如圖1所示,高壓水致裂法是預先在頂板巖層中,采用割縫刀具形成定向裂縫,利用注水裝備向鉆孔注入高壓水,使巖體沿定向裂縫擴展,從而實現(xiàn)堅硬巖層的定向分層或切斷,弱化堅硬巖層的強度及整體性,使其能夠及時垮落,從而保證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的安全生產(chǎn)。
高壓水致裂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如圖2所示,主要由高壓泵、高壓管路系統(tǒng)、封孔設備等組成。
圖1 高壓水致裂原理圖
圖2 高壓水致裂施工示意圖
斷頂爆破與高壓水致裂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堅硬頂板處理技術。高壓水致裂在頂板處理方面的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小。在斷頂爆破產(chǎn)生的爆破震動作用下,圍巖錨桿錨固區(qū)的粘結可能發(fā)生損傷、破裂,引起巷道支護體破壞、圍巖力學性質劣化等,影響巷道、工作面切眼圍巖的穩(wěn)定性;切眼直接頂在爆破震動作用下,易發(fā)生破碎,直接影響支架的接頂效果,進而影響回采過程中支架對頂板的支撐作用。而高壓水致裂技術在斷頂過程中,由于僅對堅硬巖層進行弱化,對巷道支護體及圍巖介質力學性質影響很小,弱化堅硬頂板的同時又不影響巷道圍巖的穩(wěn)定性。
2)對采掘工作影響小。爆破時要求爆破點附近300m范圍內必須停止作業(yè)[5],嚴重影響了工作面的采掘工作,對礦井生產(chǎn)形成了很大的干擾。高壓水致裂技術施工過程安全,對采掘工作影響較小。
3)受安全管控影響小。斷頂爆破必須采用雷管、炸藥,其供應受地方安全形勢的影響較大,比如我國新疆、內蒙等地區(qū),極大影響了對工作面頂板的及時處理,而高壓水致裂技術不受此因素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對堅硬頂板弱化處理方面,高壓水致裂技術具有對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小、對采掘工作干擾小、可適應復雜的井下及社會環(huán)境等優(yōu)點。
高壓水致裂工作在切眼貫通后馬上實施,開孔位置位于工作面切眼正幫肩窩處,鉆孔采用ZQJ-1200型氣動鉆機,成孔直徑58mm,沿工作面切眼正幫共布置鉆孔30個,鉆孔間距10m。
鉆孔采用前進式單孔多次致裂工藝,致裂層位為工作面上覆堅硬巖層,由于堅硬巖層厚度較大,對其采用多次致裂以達到較好的弱化效果。如圖3所示,鉆孔傾角60o,鉆孔深度21m,致裂深度分別為9m和21m處,致裂壓力不小于25MPa,致裂過程中采用KJ327數(shù)據(jù)采集儀實時監(jiān)控致裂過程,記錄流量和壓力變化曲線,致裂時間一般不少于0.5h。
圖3 工作面切眼鉆孔施工圖
3111工作面切眼共施工鉆孔30個,單孔兩次致裂,總致裂次數(shù)為60次,圖4與圖5為人工預先形成的弱面。
圖4 第一次致裂預先形成的人工弱面
圖5 第二次致裂預先形成的人工弱面
通過對致裂壓力進行分析,致裂最大壓力27MPa,最小壓力 11MPa,致裂壓力多分布在15~24MPa,圖6為14#孔致裂壓力與時間的關系曲線,致裂過程起始壓力較大,人工裂縫起裂后,隨著裂隙的擴展,壓力逐漸降低,當致裂壓力開始降低時繼續(xù)致裂,致裂過程持續(xù)0.5h。
圖6 14#鉆孔致裂壓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根據(jù)微震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繪制微震事件頻次及能量隨工作面推進度的變化曲線,如圖7所示,當工作面推進至29.8m時,微震事件頻次和總能量大小均出現(xiàn)大幅增長,判定工作面正在處于基本頂初次來壓階段。來壓期間微震事件總能量較小,無大能量事件,說明基本頂初次來壓強度不大。
圖7 微震時間頻次及能量變化曲線
圖8 支架循環(huán)末阻力變化曲線
對工作面支架阻力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如圖8所示,當工作面推進至30.8m時,支架循環(huán)末阻力增大至32.9MPa,根據(jù)來壓判據(jù)計算公式[6,7]可知,基本頂發(fā)生初次來壓,另外現(xiàn)場觀測發(fā)現(xiàn),此時工作面38#~95#、108#~172# 支架安全閥大面積開啟,并在工作面后方伴有劇烈聲響,綜合判定基本頂初次來壓步距為30.8m。
將該工作面與同地區(qū)類似工作面對比可知,采取高壓水致裂頂板后,,基本頂初次來壓步距縮短了約25~30m,來壓期間的礦壓顯現(xiàn)程度大幅降低,保證了工作面安全回采,證明了高壓水致裂切頂技術是一項有效可行的工作面初次放頂技術。
1)與斷頂爆破進行對比,分析了高壓水致裂在頂板處理方面的優(yōu)越性,認為高壓水致裂技術具有對圍巖穩(wěn)定性影響小、對采掘工作干擾小、可適應復雜的井下及社會環(huán)境等優(yōu)點。
2)針對大平煤業(yè)3111工作面頂板巖層賦存條件,設計高壓水致裂鉆孔間距為10m,單孔深度21m,鉆孔傾角60°,致裂壓力不小于25MPa,單孔分別在10m及21m處進行致裂,致裂時間持續(xù)0.5h。
3)通過在大平煤業(yè)3111工作面切眼采用高壓水致裂技術,對比分析工作面初次來壓步距與來壓期間的頂板活動劇烈程度,可知高壓水致裂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工作面初次放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