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玲,陳 華,張 超,曹沛宇
(江蘇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句容 212400)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抗生素被應用于動物飼料以預防疾病和提高生長性能。然而,抗生素的使用也帶來了耐藥性和抗生素殘留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尋找抗生素替代品成為研究熱點,益生菌因安全性和環(huán)境友好性受到研究者的青睞。據(jù)報道,某些益生菌可以提高動物的營養(yǎng)利用率、生長性能和免疫力,抑制致病菌如大腸桿菌等的生長,促進抗炎因子的形成,降低腹瀉率,保持動物健康(金爾光等,2018)。新生仔豬胃腸道微生物群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腹瀉等疾病。早期使用適當?shù)囊嫔M行干預可能有助于乳豬建立穩(wěn)定的腸道微生物環(huán)境,促進動物早期的免疫發(fā)育(劉虎傳等,2012)。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是兩種常見的有益菌,作為飼料添加劑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但其在乳豬上的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試驗旨在探究新生乳豬口服兩種益生菌對其生長和免疫的影響。
1.1 試驗材料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購自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在MRS培養(yǎng)基中于37℃靜置孵育48 h,測定菌液活菌數(shù)后于4℃保存待用,菌液中活菌數(shù)為1×109CFU/ml。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某規(guī)?;B(yǎng)殖場進行,選取15頭經產母豬(2~4胎),產仔后每窩各選取8只乳豬平均分配到4組,每組30頭乳豬。對照組口服生理鹽水,試驗1、2組分別口服干酪乳桿菌、糞腸球菌,試驗3組口服兩者的混合菌液(3∶ 1),在出生后第 7、14、21天各灌喂 2、3、4 mL生理鹽水或菌液。乳豬在7日齡時開始飼喂教槽料,教槽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3 指標測定
1.3.1 生長性能測定 稱量仔豬出生時及出生后第7、21、28天體重,計算出生21 d的平均日增重(ADG21)、出生21~28 d的平均日增重(ADG21~28)。
1.3.2 免疫功能測定 每天對乳豬進行腹瀉評分,計算腹瀉率。仔豬28日齡時每組選取與平均體重相近的乳豬各15頭,屠宰后心臟采集血液樣品,靜置離心后取上層血清。用ELISA試劑盒測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濃度。
表1 教槽料配方及營養(yǎng)水平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試驗數(shù)據(jù)用SPSS 20.0進行方差分析,Duncan’s法多重比較,GLM多因素方差分析計算交互效應。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值±標準誤”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
2.1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相比于對照組,試驗1、3組21日齡體重分別增加11.5%、13.4%(P<0.05),試驗 1、2、3組 28日齡體重分 別增加 10.2%、9.2%、11.0%(P< 0.05),ADG(21 d)分別增加16.7%、15.8%、17.6%(P<0.05),ADG(21~28 d)分別增加17.5%、19.3%、27.7%(P< 0.05);試驗2組21日齡體重較對照組有所增加,但未達顯著水平(P>0.05)。
2.2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免疫功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益生菌處理組顯著提高了乳豬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試驗 1、2、3組血清中IgA 濃度分別升高99.2%、77.8%、121.7%(P< 0.05),IgG濃度分別升高54.0%、69.9%、50.3%(P< 0.05)。除此之外,試驗1、2、3組腹瀉率較對照組分別降低58.8%、52.5%、63.9%(P < 0.05),試驗 1、3組腹瀉率顯著低于試驗2組。乳豬血清中IgM濃度未受到益生菌處理的顯著影響,兩種益生菌間無顯著交互作用(P> 0.05)。
3.1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仔豬消化道為微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huán)境,新生乳豬腸道微生物主要來自母豬和周圍環(huán)境,益生菌對動物腸道發(fā)育、健康及生長有積極作用。其中,干酪乳桿菌是乳桿菌屬的一員,能耐受機體唾液中的酶、胃液中低pH、小腸的膽汁酸等防御機制,從而在腸道中存活率較大(曹瑞博等,2009)。糞腸球菌作為另外一種益生菌對環(huán)境也有較強適應能力及抵抗力,并且能耐受多種抗生素(鮑延娥等,2013)。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均被列入我國飼料添加劑目錄,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均能促進腸道發(fā)育,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提高動物生長性能和養(yǎng)分消化率,對機體健康有改善作用(王四新等,2018;劉松等,2017)??诜蝻暭Z中添加益生菌,使其定植在乳豬或斷奶仔豬腸道中能調節(jié)腸道微生物群,從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減少消化疾病、改善營養(yǎng)消化和吸收。本研究中對新生乳豬分別灌喂干酪乳桿菌、糞腸球菌、兩者混合菌液發(fā)現(xiàn),益生菌處理組21日齡和28日齡體重顯著高于對照組,ADG(21 d)和ADG(21~28 d)也顯著增加,生長性能顯著提高。王四新等(2018)研究發(fā)現(xiàn),在32日齡北京黑豬飼糧中添加干酪乳桿菌制劑仔豬ADG顯著提高,料肉比降低,腸道微生物豐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白秀梅等(2017)報道,在14日齡的三元雜交乳豬飼糧中添加干酪乳桿菌處理28 d,仔豬ADG和料肉比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但添加量為107CFU/g時,仔豬總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相似的研究報道,在1日齡肉雞飼糧中添加干酪乳桿菌肉雞生長性能未發(fā)生顯著改變,但抗氧化能力顯著提高(李陽等,2016)。魏清甜等(2014)以斷奶仔豬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糞腸球菌顯著改善斷奶仔豬ADG和料肉比。史自濤等(2015)在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0.02%、0.04%的糞腸球菌處理31 d,仔豬ADG、平均日采食量均顯著提高,而處理21 d時無顯著影響。本試驗結果與目前干酪乳桿菌在畜禽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可能是由于處理日齡及處理周期不一致,本試驗對乳豬處理的時間較早,對乳豬腸道微生物群落的建立及生長性能影響更大。以上結果表明,干酪乳桿菌、糞腸球菌及兩者聯(lián)合使用均能促進乳豬生長
表2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免疫功能的影響
3.2 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對乳豬免疫功能的影響 免疫功能低下、腹瀉是影響新生和斷奶仔豬生長的主要因素。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等,均由B淋巴細胞產生,是體液免疫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體液免疫預防和抵抗感染的主要影響因素。新生動物的免疫物質主要來自于母乳,隨著年齡增長和器官發(fā)育,動物自身的免疫力變得越來越重要。胃腸道提供的免疫細胞數(shù)量最多,因此,任何改變腸道狀況的因素都會影響機體免疫。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能刺激機體增加黏膜表面和血清中IgA、IgG、IgM水平,糞腸球菌還可以代謝產生有機酸和細菌素,抑制大腸桿菌生長,緩解仔豬腹瀉(劉歡歡等,2018;史自濤等,2015)。本研究結果顯示,乳豬口服干酪乳桿菌或糞腸球菌均能顯著增加血清中IgA、IgG濃度,并且能降低腹瀉率。伊淑帥等(2015)在1日齡肉雞飲水中添加干酪乳桿菌,肉雞14日齡時胸腺指數(shù)顯著高于對照組,21日齡時外周血中IgG含量顯著升高。在14日齡的乳豬和1日齡肉雞飼糧中添加干酪乳桿菌顯著增強動物機體抗氧化能力,間接說明干酪乳桿可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白秀梅等,2017;李陽等,2016)。魏清甜等(2014)在25日齡斷奶仔豬飼糧中添加糞腸球菌,血清中IgG含量顯著升高,IgA含量有升高趨勢,仔豬腹瀉率顯著下降。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均能增強乳豬免疫功能,降低腹瀉率。
綜上所述,新生乳豬口服干酪乳桿菌或糞腸球菌均能增強其免疫性能,降低腹瀉率,從而促進生長,其中單獨使用干酪乳桿菌,聯(lián)合使用干酪乳桿菌和糞腸球菌效果最好。